APP下载

全球近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足等

2020-11-11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10期

全球近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足

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2020年9月15日

(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5)

人类正站在自然保护的十字路口。针对2010年设定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全球仅“部分实现”了20个目标中的6个,包括防止物种入侵、维持现有保护区、获取和分享遗传资源、制定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共享信息和调动资源。然而,没有1个目标“完全实现”。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仍然严重,特别是在森林和热带地区;全球湿地正在减少,河流呈现碎片化;污染仍然猖獗,如海洋中的塑料和生态系统中的杀虫剂;自1970年以来,野生动植物数量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并且在过去十年中持续下降。

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增长至20%-60%

《世界能源展望2020版》bp公司2020年9月14日

(Energy Outlook 2020 edition)

随着世界低碳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能源系统结构出现根本性调整,将更加多元、更为客户需求所驱动,不同燃料品种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能源消费将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后者将迅速增长。为了持续降低能源使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坚定实施相关政策,例如显著提升碳价。在2050年之前,全球能源需求仍将增长约25%。与此同时,能源需求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到2050年油气煤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由2018年的85%分别降至65%-20%不等,而可再生能源将相应增长至20%-60%。

2030年实现人类互连互通需要4280亿美元

《实现全人类的互连互通》国际电信联盟2020年9月17日

(Connecting Humanity)

全球未实现互联网连接的人口中超过12%居住在边远农村地区,其中大多数位于非洲和南亚。欲实现到2030年,十岁以上的其余30亿人口均能与宽带互联网相连,需要近4280亿美元。国际电联秘书长赵厚麟表示,要想在今后十年结束时实现每个人都能上网,投资必不可少,这要求公有和私营部门做出前所未有的协调努力。国际电联牵头开展的《实现全人类的互连互通》新研究是急需的路线图,它将引导决策者们走上实现为所有人提供无障碍获取、负担得起、可靠且安全的数字化技术和服务的前进之路。

中国是亚太地区少数成功摆脱经济低迷的经济体之一

《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亚洲开发银行2020年9月15日

(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 2020 UPDATE)

亚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体在2020年和2021年的经济做出最新预测,2020年发展中的亚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0.7%,这是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首次出现负经济增长。预计在2020年,该地区约四分之三的经济将出现负增长。中国是亚太地区少数成功摆脱经济低迷的经济体之一,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1.8%,2021年增长7.7%。此外,2021年亚洲经济增长将反弹至6.8%,但经济产出仍低于疫情前的预测,说明经济将呈“L”形恢复,而不是“V”形恢复。

新冠疫情将使妇女貧困率上升9.1%

《从见解到行动:新冠疫情暴发后呈现的性别平等问题》联合国妇女署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0年9月3日

(From insights to action: Gender equality in the wake of COVID-19)

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妇女贫困率原来预计下降2.7%,受新冠疫情影响,这一比率预计将上升9.1%。到2021年,新冠疫情将导致96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其中4700万是女性,这将使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女性人数增至4.35亿。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姆兰博·努卡说:“妇女收入更少,储蓄更少,工作更不稳定。总体而言,女性的就业风险比男性高1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齐姆·施泰纳呼吁各国政府采取包括提供更多教育、提高工资待遇等让妇女摆脱贫困的措施。

大流行推动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创造力

《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年9月3日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20)

虽然疫情对全球创新长期积累的增长造成了压力,但同时可能对其他一些方面的创造力起到推动作用,特别是卫生、教育、旅游和零售业。新一轮的支持必须优先考虑创新,特别是对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支持。全球经济体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年度排名,前十名以高收入国家为主。瑞士、瑞典、美国、英国和荷兰位居创新排名前列,韩国首次成为第二个进入前十的亚洲经济体,另一个国家是新加坡,排名第八。随着一批亚洲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印度、菲律宾和越南的显著进步,创新核心区域逐渐东移。

由“企业包县扶贫”转变为“支持丹寨致富”

9月12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2020丹寨论坛发布演讲

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今年万达制定了2020年至2025年帮扶丹寨新规划,定位由“企业包县扶贫”转变为“支持丹寨致富”,重点是支持丹寨发展全域旅游。目前,万达丹寨扶贫项目除了扶贫基金外,其他项目也在创造就业、税收和利润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王健林说:“除了扶贫资金投入,更要创新扶贫模式,形成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用实际行动证明民营企业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激励年轻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9月18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青年领袖名单

本次选出的青年领袖年龄在18岁到29岁之间,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西、美国、中国、哥伦比亚等国。17名青年倡导者将协助推动应对世界上一些最紧迫的挑战,并激励年轻一代为所有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来自中国的是“光盘打卡”创始人柳济琛。2017年,清华大学学生柳济琛和团队用一年时间开发出一款“光盘打卡”微信小程序。用户通过小程序对餐后光盘进行拍照识别,获得积分奖励,积分可用于公益捐赠。

今天世界面临三个巨大战略性机会

9月25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马云在第三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演讲

尽管许多人对疫情后的世界感到迷茫和困难,但今天世界面临三个巨大的战略性机会:数字化变革、中国强大的内需和新一轮全球化的开始。关于数字化,马云说,中国和世界一定会走向数字化。其次,中国依靠自身强大内需,肯定会诞生大量国内品牌,关键在于能否用创新方式挖掘内需。因此,他提醒青年企业家,应该具备未来观、全球观和全局观。要用面向未来的方案解决今天的问题,推动新一轮全球化。

中国在第75届联大指明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立场与方案

9月15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拉开帷幕。中国围绕全球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性别平等等全球性挑战发表立场文件,并提出中国方案。

10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提出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全球生态文明。21日,外交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峰会中方立场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在行动》,从生态文明思想、国内政策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社会广泛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系统阐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成就和立场主张。

中国还宣布了支持联合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将向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提供5000万美元、设立规模5000万美元的第三期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将在2025年到期后延期5年、未来5年内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设立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和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欧决定打造绿色合作伙伴、数字合作伙伴

9月14日,中欧双方宣布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确认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中欧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和数字领域高层对话,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数字合作伙伴关系。

最高法发布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

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并发布保护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典型案例,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相关工作,保护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要求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犯罪活动。

新西兰推动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

9月27日,新西兰总理、工党领袖阿德恩宣布新的环保政策,将推动在2025年之前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苹果标签贴纸、塑料餐具、一次性咖啡杯和塑料柄棉签等。此外,设立一项5000万新西兰元的基金,用于研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韩国公布609亿美元绿色新政计划

9月3日,韩国总统文在寅主持第一次韩国新政战略会议时介绍,韩国出台了73.4万亿韩元(合609亿美元)的绿色新政。该战略将经济从碳依赖转变为低碳,并为后疫情时代做准备,计划在五年内创造19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欧盟上调减排目标:到2030年减55%

9月17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及政策影响评估报告。相较于1990年水平,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30年拟至少降低55%。此前,欧盟设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

欧美非12座城市承诺从化石燃料撤资

9月22日,以纽约、伦敦为代表的北美、欧洲和非洲的12个国际大都市的市长签署了一份宣言,承诺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中撤资,转移到绿色能源、建筑、交通和其他投资上,以帮助这些城市从大流行中恢复过来并应对气候变化。

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联合多部门启动“绿动计划”

9月8日,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联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共同启动“MaaS出行 绿动全城”行动,基于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平台)推出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为国内首次以碳普惠方式鼓励市民全方式参与绿色出行。

联想集团智能循环经济十年减排92%

9月24日,联想集团发布首份《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与2009/10财年的数据相比,联想2019/20财年所有业务减少了92%的温室气体排放,超额完成了40%。同时提出新目标:到2030年,实现公司运营性直接及间接碳排放减少50%、部分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降低25%、达成接近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蚂蚁集团公布Trusple平台解决国际贸易信任难题

9月25日,蚂蚁集团公布最新产品Trusple平台,该平台用区块链技术重启了19年前内部的一个保密项目,解决了国际贸易中买卖家之间的信任难题。据了解,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银行、星展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成为Trusple首批五家合作伙伴。

谷歌承诺2030年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

9月14日,谷歌承诺到2030年使用无碳清洁能源,从而成为全球承诺放弃煤炭和天然气电力的最大公司。谷歌将投资新技术,使制造业地区获得50亿瓦的新型清洁能源,还将推出新产品,帮助10亿人做出更可持续的选择。

100多个国家的商界领袖承诺支持多边主义

9月21日,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企业首席执行官签署了《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团结起来》的声明。声明称:“和平、正义和强大的机构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能力,是维护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引导我们的世界走上一条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道路。”

亚马逊推出环保承诺使客户更容易发现和购买可持续产品

9月24日,亚马逊推出了一个新的“气候承诺”标签,以鼓励其卖家“创造可持续的产品”。即日起,超过25000种产品涵盖时尚、电子、美容、食品杂货和家用等类别,将获得亚马逊新的气候承诺标签。这一举措是零售商承诺的一部分,该承诺于2019年宣布到204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首个上市公司ESG石油和化工行业评价标准立项

9月7日,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牵头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评价指南》团体标准制定正式立项,将填补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评价标准领域空白,为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评价提供依据,也为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中國首个儿童人工智能发展原则发布

9月14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人工智能企业和联盟组织,共同发布了中国首个针对儿童的人工智能发展原则《面向儿童的人工智能北京共识》。涵盖了“以儿童为中心”“保护儿童权利”“承担责任”和“多方治理”四大主题。

世卫组织与儿基会达成新战略促进人口健康

9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签署全新战略合作框架,旨在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和社会心理福祉,普及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治疗,提高儿童、青少年及其监护人的生活质量。重点关注四大急需采取行动的重点领域:通过初级医疗保健体系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精神健康、社会心理福祉与发展,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以及母婴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