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热点、前沿及其演进探析
——以国家社科基金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资助项目文献为例
2020-11-11郭秀晶房宏君
郭秀晶 房宏君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教育科学研究担当起时代的使命,切实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参谋部、宣传队的重要作用,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供给,为繁荣教育科学做出重要积极的贡献。历史表明,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研究文献数量迅猛增长,研究质量逐步提升,研究主题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凸显,教育研究演进呈现出纵向与时俱进、横向均衡发展,主动发展与被动推进相结合,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相统一的规律特征。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资助项目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教育研究热点及其前沿演进规律进行探索,以期为国内外教育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在该数据库中,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2018年,检索文献类型为研究论文,分别检索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的“教育学”领域研究文献6585篇和7476篇。通过对这两类项目资助的教育科学研究文献进行查重和筛选处理后,最终获得13956篇文献,这些文献对于科学、客观界定我国教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其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为便于表述,在本文中将其统称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文献”。各年份文献数量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2000—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统计表(CSSCI)
(二)研究方法
依据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和图书情报学基本原理,以及先进科学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利用当今国际较为流行的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4.0,使用关键词共现分析等功能进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与分析,科学、准确地展示我国教育研究热点、前沿及其演进情况。
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文献主题热点及其演进历程、演进机理
(一)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主题热点
众所周知,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频次高的一些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关键词共现是指2个不同的关键词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章之中,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过程中,关键词共现网络能够展现一段时间内相关文献集中反映出的研究热点词汇,体现出该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热点内容。因此,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已经把关键词共现方法作为分析某一研究领域主题热点的科学、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Citespace4.0信息可视化软件对从CSSCI数据库中下载的13956篇“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Keyword Co-Occurrence Analysis)。绘制出2000—2018年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主题热点图谱(图1),在我国教育研究主题热点图谱中,共出现425个关键节点(主题热点),节点间连线879条(热点之间联系)。
1.关键词共现频次及其影响力分析。图1显示的2000—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文献中的高频共现关键词包括:高等教育(437)、大学生(397)、高校(254)、思想政治教育(204)、美国(172)、职业教育(139)、义务教育(138)、教育(134)、教师(123)、教育研究(121)、教育公平(121)、基础教育(120)和教育改革(114)等,这些关键词是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热点。
2.关键词共现聚类与归属范围分析。结合我国教育实际,以图1聚类图谱为基础,按照主要关键词共现频次及其影响力,可将2000—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主题热点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聚类1: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关键词如“高等教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等。聚类2:关于大学生的研究。高频关键词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聚类3:关于高等学校的研究。高频关键词如“高校”“高等学校”“办学体制”“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聚类4:关于国外教育经验借鉴研究。如“美国”“美国教育”“英国”“启示”“大学治理”等。聚类5: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如“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等。聚类6:关于基础教育的研究。如“中小学”“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等。聚类7:关于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如“教师”“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教师发展”。聚类8: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慕课”“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等。
3.重要主题热点相关领域分析。本研究选取2000—2018年排序位于前列的高频关键词,因其影响力较大,所以对其相关研究领域或范畴进行深入挖掘(表2),以充分了解这些重要主题热点所涉及的相关内容。
图1 2000—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主题热点图谱(CSSCI)
表2 2000—2018年全国教育研究主题热点共现相关关键词统计表
续表
(二)2000—2018年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热点演进历程
利用Citespace4.0可视化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在绘制出2000—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科学主题热点图谱后,软件图谱显示方式选择“timezone”(时区),运行软件后生成“2000—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主题热点演进图谱(CSSCI)”(见图2)。
图2 2000—2018年全国教育研究主题热点年份演进图谱(CSSCI)
图2展示出2000—2018年19年间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各年份主题热点及其演进轨迹,本文从时间先后视角对2000—2018年间12个主题聚类热点的演进情况进行分析。
主题1: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2000—2001)。代表性研究如霍涌泉探讨了教育现代化与高校教师素质规范的关系①霍涌泉:《教育现代化与高校教师的素质规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王晓辉描述了法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沿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②王晓辉:《变革中的法国职业教育》,《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米红、肖猛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并进行了国际比较①米红、肖猛:《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国际比较研究》,《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3期。。
主题2: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研究(2002—2003)。该阶段关于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2003年。蓝劲松分析了西方一流大学办学理念,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对策②蓝劲松:《大学办学理念: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李龙基于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深入讨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③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张舒予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逻辑体系问题④张舒予:《信息文化概念辨析与信息技术教育逻辑体系》,《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主题3:关于义务教育的研究(2003)。代表性研究如刘正伟分析了近代山西村政建设和义务教育的崛起进程;徐文探讨了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产权问题;沈百福分析了区域层次与中小学生均经费地区差异的问题。
主题4:教育技术信息化研究(2004)。刘世清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方案设计与培训方法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张一春等构建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模型;李长著和俞树煜研究了我国西北民族教育信息化进程。
主题5:大学生及德育相关研究(2005)。谢舒潇等对我国在校大学生数字化学习的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冯纪明、吴克明对大学生就业难与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进行分析;唐汉卫探讨了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内在张力及其表现;朱小蔓等分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面对的挑战问题⑤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主题6:高校(2006)和教育公平研究(2007)。高校相关研究方面:杨忠泰分析了“大科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的科研定位问题;王冲、王晓明从规模效益视角对高校负债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教育公平研究方面:庞国斌从公平理论视阈下分析了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问题⑥庞国斌:《公平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若干思考》,《教育科学》2007年第4期。;孙刚成等探讨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⑦孙刚成、王婷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城乡教育公平探究》,《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主题7: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相关研究(2008—2009)。王威孚等提出要加强与创新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⑧王威孚、朱梅梵:《加强与创新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5期。;梁金霞从现代化中国的深切诉求与德育转型视角出发,对公民教育内涵、意义及推进的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⑨梁金霞:《公民教育:现代化中国的深切诉求与德育的转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主题8:高职院校相关研究(2010)。明航分析了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与考核问题;王博、庞学光探讨了高等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及适应性专业教学组织形式(10)王博、庞学光:《论高等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及适应性专业教学组织形式》,《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8期。;李福华探讨了高等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问题(11)李福华:《高等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主题9:国外教育成果借鉴(2011)和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2012—2013)。陈禹、谷峪分析了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及特征;王定功、路日亮探析了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如健康教育、品格教育、挫折教育等,以及对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启示(12)王定功、路日亮:《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及其启示》,《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1期。;李先军分析了英国教师职前培养资助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13)李先军:《英国教师职前培养资助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徐小洲、张敏探讨了创业教育的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问题,强调创业精神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创业技能是创业竞争力的基础,创业教育链是摆脱创业教育封闭状态的突破口,知识创业是实现创业转型的关键(14)徐小洲、张敏:《创业教育的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苏丽锋、孟大虎从强关系、弱关系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利用情况,发现强关系的力量更多地体现在有助于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但并不能确保大学生可以获得一份高薪工作;岳昌君、程飞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求职途径的影响过程①岳昌君、程飞:《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求职途径的影响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10期。。
主题10: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模式研究(2014)。黄琰等探讨了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问题②黄琰、蒋玲、黄磊:《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4期。;陈燕、王祖浩通过对多年来国内外科学教科书难度的各种评价方法的梳理和分析,揭示科学教科书难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建议③陈燕、王祖浩:《科学教科书难度评价方法探析》,《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3期。。
主题11: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016)。顾明远强调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需要在长期的教育中慢慢养成④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人民教育》2015年第13期。;张世善提出区域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高地分析了“慕课”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董平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评价模式的建构理路⑤董平、丛晓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评价模式的建构理路》,《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
主题12:新时代立德树人相关研究(2017—2018)。孙立军等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⑥孙立军、刘爱军、王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17期。;钟启东分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研究的指导思想、主要使命及理论内涵⑦钟启东:《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研究的指导思想、主要使命及理论内涵》,《思想教育研究》2018第6期。;赵立莹、刘晓君从目标体系、实施路径、问责改进方面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问题⑧赵立莹、刘晓君:《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目标体系、实施路径、问责改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年第8期。;陈秉公提出要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探索高校立德树人创新体系⑨陈秉公:《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索高校立德树人创新体系》,《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
三、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前沿及其演进
普赖斯最早提出来研究前沿这一概念,主要用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的动态本质。Citespace4.0可视化软件开发者、国际著名可视化专家陈超美博士认为,突现词是指出现频次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的一些关键词语,其可以用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可以利用突现词来探测某一领域研究前沿。在Citespace4.0可视化软件中研究前沿是基于从题目、摘要、检索词、被引文献主题的单元词或词组和文献记录的标识符中提取出的突变专业术语而确定的(10)陈超美著、陈悦、侯剑华、梁永霞:《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情报学报》2009年第3期。。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4.0软件的突现词分析功能(detect bursts),科学设置阈值,得到2000—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前沿统计结果(见图3)。
从研究前沿突现数值上看,“教育研究”突现值最大,为41.9628,排在第一位;“思想政治教育”突现值为26.6781,排在第二位,其主要涉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突现值为19.4823,排在第三位。其他关键词突现值排序依次为“美国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教育理论”“教育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职教育”“翻转课堂”“青少年”“MOOC”“协调创新”“课程改革”和“大数据”。
从研究前沿形成时间上看,2001年,“教学改革”作为研究前沿开始出现;2004年,“教育研究”“教学研究”“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开始备受关注;2014年,“翻转课堂”“MOO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创新”成为新的研究前沿;2016年,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开始关注“核心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数据”;2017年“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青少年”作为新的研究前沿出现。
图3 2000—2018年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前沿(CSSCI)
从研究前沿持续期限上看,“课程改革”研究前沿持续期限最长,从2003年延续至2013年,长达11年之久;“教学改革”研究前沿持续时间为 9年(2001—2009);“远程教育”持续期限为7年(2003—2009);“美国教育”持续期限为6年(2004—2009);“教育研究”“教学研究”“翻转课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期限均为5年;“教育理论”“高职教育”持续期限均为4年;“高等教育”“MOOC”“协调创新”“核心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持续期限均为3年等。需要注意的是,持续到2018年的研究前沿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翻转课堂”“核心素养”“青少年”“大数据”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其更值得学者们高度关注。
四、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主题热点、前沿演进机理
(一)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主题热点、前沿演进的主要特征
1.纵向与时俱进。纵观2000—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题热点、前沿及其演进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教育科研热点及前沿均是在不同时代教育政策、社会环境及教育实践等因素基础上进行的,其积极满足不同时代教育环境的需要,具有明显的与时俱进特征。
2.横向均衡发展。2000—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题热点及前沿发展,使得今天的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更加丰富和健全,研究主题热点和前沿覆盖面较广,研究领域深入具体,学科结构完善,框架体系健全,研究手段科学,有效推动了教育科研不同领域的均衡发展。
3.主动发展与被动推进相结合。2000—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题热点、研究前沿并不总是处在主动的前进和发展过程中,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内外环境的变化、教育本身的需要等也在推动教育科研向前发展,主动发展与被动推进是其演进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
4.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相统一。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题热点、研究前沿的纵向前进和横向均衡发展更多是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近些年来,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更多地体现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确保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思路更加科学、合理,研究过程更加严谨、有效,研究结论更加精确、可靠。
(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热点、前沿演进的影响因素
1.教育环境变化因素。随着不同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教育科学研究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尤其在当今新时代环境影响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迅猛发展,要求教育科研人员深入探索该情境下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方法和育人模式等,由此产生了相应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
2.教育政策影响因素。教育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国家或地方教育政策或教育制度为指引进行的,如依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国家不同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和纲要,以及科研领域的政策性文件,这些规划纲要、制度政策或相关文件推动着教育科研热点和前沿的发展。
3.教育实践需求因素。教育实践及其需求是教育科学研究热点、前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总结教育规律、形成教育理论的主要依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实践均有各自特征,不同年代的教育实践也各具特色,这使得教育科学研究在横向和纵向维度上能够不断深入和发展。
4.教育科学发展因素。教育本身是一门科学,有其独特的框架、结构和体系。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等都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这就推动着教育科学研究需要均衡考虑学科结构、框架体系的构建和成长,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五、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在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题热点、前沿及其演进历程进行可视化探析的基础上,挖掘教育研究主题热点、研究前沿及其演进机理,从宏观上反映出我国教育科研规划和课题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的规律,从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事业发展,以及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热点体系与结构、研究前沿发展历程,科学制定我国教育科研发展规划,提高教育科研管理决策水平提供参考。基于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新形势
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全面系统地规划和部署了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标志着我国教育科研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前,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的背景下,教育功能、教育形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面临着富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变化,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征程中,教育科研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
(二)教育科研工作应进一步充分发挥教育科学规划的优势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规划的质量和水平。科学把握教育科研规律,充分发挥教育科学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研究制定富有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规划课题指南,体现关于教育的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的需求导向,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教育科研回答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推动教育科学繁荣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贡献。
1.教育科研要充分发挥创新理论、繁荣学术的作用。教育基础理论类课题要深刻把握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发展创新教育理论,推动学术发展,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不断推进、指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教育科研要充分发挥服务决策、智库咨询的作用。教育决策咨询类课题要紧密围绕中央、市委重大决策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科研的支撑作用;加强对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不断提升对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与水平,着力提高服务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3.教育科研要充分发挥指导实践、服务一线的作用。教育教学实践类课题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方面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在指导实践、改进实践方面的作用。注重总结、提炼、推广实践经验,扩大研究的影响力,提高指导实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