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常频通气早期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2020-11-11陈新华

医疗装备 2020年20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动脉血血气

陈新华

泉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福建泉州 3620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早产儿中多见,是一种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呼吸衰竭是导致此类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2]。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有效方法,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存在一定创伤,易导致患儿发生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故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方法对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比较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与常频通气早期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胎龄30~36周,平均(32.10±1.46)周;分娩方式,剖宫产20例,自然分娩30例;体重1 500~2 245 g,平均(1 658.52±101.37)g。试验组男31例,女24例;胎龄30~37周,平均(32.16±1.53)周;分娩方式,剖宫产23例,自然分娩32例;体重1 503~2 250 g,平均(1 659.05±100.48)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胎龄28~37周,且出生体重<2 500 g的患儿;(3)具备呼吸机使用指征的患儿;(4)患儿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存在先天性疾病、遗传代谢疾病;(3)多胎患儿;(4)呼吸微弱、无法自主呼吸。

1.2 方法

两组在治疗前先将口鼻腔中的分泌物清除,将经过加温的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29)100~200 mg/kg经气管插管注入患儿肺内,分5次注入,每次注药后进行气囊加压辅助通气,注入表面活性物质后6 h内不得进行吸痰、翻身等操作。

对照组实施常频通气早期治疗:选择压力控制模式,采用正压呼吸、呼吸末正压通气方式;设置呼吸频率为40~60次/min,吸入氧浓度为60%~80%,吸气峰压为20~25 cmH2O,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调整参数,在其呼吸、生命体征稳定后,向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过渡,降低呼吸频率,撤呼吸机,予以面罩吸氧。

试验组实施NCPAP早期治疗:为患儿选择合适的鼻塞,与北京康都医疗公司生产的KD300CPAP机连接,调整呼吸机参数,吸入氧浓度、呼吸末正压分别为30%~60%、3~6 cmH2O,根据患儿血气分析结果适时调整CPAP参数;当患儿的吸入氧浓度、呼吸末正压分别在80%、8 cmH2O以上,动脉血压分压<50 mmHg时,则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1.3 评价指标

(1)应用由普朗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PL2200锐锋血气分析仪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2)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处于安静状态,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有效,临床症状稍有好转,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气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出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会引起肺泡进行性萎缩,好发于出生后4~12 h的新生儿,患儿表现为呻吟、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暂停等严重并发症。该疾病发病早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故临床及时采取措施逆转患儿的病情十分重要[3]。

临床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使氧浓度提升,促使低氧血症得到纠正,但存在较大的损伤,且并发症发生风险高。近年来,临床更推荐根据患儿病情变化采用NCPAP治疗[4-5]。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试验组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NCPAP可在取得与常频通气疗效相当的同时,较好地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预后。分析原因在于,NCPAP可使患儿的呼吸周期处于正压状态,扩张萎缩的肺泡,促使气道阻力降低;同时,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快速改善患儿的组织供氧、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降低气管插管率,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CPAP机具有加热、湿化以及自动报警功能,不仅能提高患儿舒适度,还可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有助于维持患儿各指标的正常以及平稳。

综上所述,将NCPAP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与常频通气更有利于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动脉血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勘误声明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黑珍珠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