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待扬鞭自奋蹄
——初中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路径探讨

2020-11-11

报刊精萃 2020年9期
关键词:龙港毕业班中考

浙江省龙港市第三中学

龙港三中是浙江省示范初中、温州市办学水平一级学校,近三年,荣获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奖项,具有十分鲜明的办学特色,而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目前,龙港三中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革,实现“教育,为了生命的意义”的办学理念。

在进行学校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紧跟时代的教育发展潮流与前沿,学校的相关工作者对学校教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既符合我国教育标准的教育理念、又紧跟国际教育前沿的教育理念,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力;在完善学校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学校又不遗余力打造一流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师团队,使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塑造内驱力、打造较完整的培养优秀教师团队的机制下,学校又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学校相关政策,下面将详细的阐述这些相关政策。

一、有序竞争,适时激励

在教师的奖励机制上,我们制定了如下的相关政策:

1.大力宣传优秀老师的教学成绩。大型考试年段前80名张榜公布,会议表扬,通过微信群发送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及其家长知道,形成名师效应,下届很多孩子慕名要坐他的班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学校乘机邀请他们担任班主任,盛情难却,名至实归。

2.奖教金的发放充分体现优绩优酬。我校的奖教金发放定有详细的制度,根据中考成绩的优劣各有不同,毕业班中考学科占主导,七八年级按比例,音体美等学科按课时,行政后勤按岗位贡献,哪怕同一班级不同学科老师所得奖金也是不同的。其实老师在乎的不是钱的多少,而是优秀者收获的无限荣光。

3.及时营造适度的迎考氛围。根据毕业班的不同时段分别召开不同会议,如进入九年级时马上召开毕业班教师会和学生大会,及时加大课堂容量和加快课堂节奏,以实际行动营造不同于七八年级的氛围,制造适度的紧迫感;3月上旬召开中考百日动员大会,4月召开体育中考动员会,随着中考时间的临近和气温的上升,厌学情绪开始滋生,需要安慰、激励和刺激,黑板报介绍厌学情绪的解决办法,公布每位同学的奋斗目标,写上中考倒计时,教室内悬挂激励对联,但拒绝“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极端语句;当然毕业班老师此时也会出现疲劳现象,我们通过召开考后成绩分析会鼓励,有时也会聚餐犒劳,日常最有效的是领导的陪伴、倾听和幽默,只有看到领导来的比他们早,回的比他们迟,他们心中的情绪就会得到释放,因此这一阶段校长和主要领导要经常在毕业班走动。

二、四方联动,精准施策,

我校现有两套云阅卷扫描系统。采集的数据有近三年来全县联考、学区联考和联盟考成绩,根据需要,向教研室讨要更多数据。通过大数据比对,重点关注县前400名、1500名、1700名和学区前80名、350名、500名以及联盟校前100名、300名和前400名我校学生数据纵横二维变化,得出初步判断。再具体到本校总体、各班级、各学科、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后20%)、特长生乃至边缘生等类别,予以逐一把脉,又落实到各班主任、科任教师乃至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学生也可通过互联网查看阅卷痕迹,找出会做而又失分的原因,形成错题本。做到各相关对象了然于胸。

在 “服务、责任、质量”的管理理念的驱动下,开足马力,“研、管、教、学”四方联动,呈波浪式层层推进,呈现良好态势。“研、管、教、学”看似独立,实则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彻底划清界限。为了便于表达,只好姑且将其割裂。

研,就是读《导引》,析学情,猜考法,群论证,定对策。读《导引》就是研读《中考说明》和《复习导引》,我们不止让毕业班老师研读《中考说明》,每学年伊始,利用教研组会议,由毕业班资深老师引领,七八九年级教师共同研读,落实到近三年来每个考试条目中一个字的变化可能导致的考试形式的变化。析学情就是根据大数据提供的信息,分析我校各档次的人数、各学科的优劣、相关学生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短板及其应对措施。猜考法就是就是猜题,但不是为了猜中,而是引起多方位的思考。群论证,除备课组内讨论外,每年中考命题前夕,我们都要聘请温州中考命题资深专家到我校讲座、指导,会后与教师交流。市县教研活动不许全员出动,而是派代表参加,回来后通过反思,在学校论坛上报告、交流。定对策,我们主要抓教学常规,抓集体备课,让集体智慧为我们的教学质量保驾护航。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各班实际突出教师上课的个性。

管,就是听课,检查,巡视,开会。听课和检查人人都在做,不再赘述。巡视一圈又一圈,我们观察什么呢?观察学生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求知欲望。通过听课,检查和巡视,把发现的问题通过会议予以解决落实。行政领导全方位为毕业班工作做好服务。

教,就是定难度,定进度,讲方法,重反馈。本校备课组和联盟校备课组经过商量讨论,确定统一的进度和难度,确保在相同区域范围内进行联考,更有可比性。在教学、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课前多思考,勤下水,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以提质减负,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反馈分口头反馈和作业反馈,口头反馈就是平时多聊天交流沟通,个别作重点谈话;作业反馈就是制订并实施《龙港三中教师作业设计、布置与批改、讲评规范》,推行分层作业。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五精五必”:精编、精选、精批、精评、精练;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屡错必测”。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重视对学生作业的面批和二次面批,养成以作业分析结果为依据改进教学方法的良好习惯。突出“以生为本、学为中心”。实现“有效作业”。

学,就是订计划,守习惯,争细节,重规范,多提问,勤反思。研、管、教都是为了“学”,因此学很重要,必须要有严密的学习计划,而这计划是指认真听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制订的自己的复习计划。为确保有效执行,必须订得很详细,什么时间段刷题第几页第几题到第几页第几题,并且要留有足够的反思时间。为确保学习质量、提高学习、睡眠效率,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科学的生物钟,关键是充分利用好碎片时间,其实很多人高喊课业负担太重,主要是习惯差,碎片时间浪费大和动作慢。同时,要求学生非常注意回答问题的高度和细节,注重规范回答问题,做到分数应得尽得,对于经常失分和屡错现象及时载入错题本并经常翻阅。我们不主张学生碰到难题,花大量时间冥思苦想,以求顿悟,因为这不是科学前沿的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多提问,上课提问,课间追着老师或同学问,晚上10:00以前大胆借家长的手机问老师,有时间多从全局的宽度和高度反思,鼓励奇思妙想。

当然,“研、管、教、学”四方联动,肯定离不开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包括中考信息和大数据的获得,学生习惯的养成、家庭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过程的监督以及学生营养的保证等等。

三、家校协同 共创最佳学习状态

家庭教育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学校教育永远无法完全替代。那么,让两种教育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校历来重视家长学校的工作。每学年,根据不同年段不同情况制订统一的工作计划,推出家长学校菜单式课程服务。校内20多位老师根据平时积累沉淀形成固定课题供各班选择,学校不时聘请一些校外专家予以补充,而本人则做课程绪论式大型讲座《让我们陪伴并引导孩子一起成长》。平时则通过《龙港三中家校联系本》保持与家长的互动,及时发布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考试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学习习惯、作业量和完成作业时间等情况。九年级时还要增加学生营养情况、学习(睡眠)状态、体育锻炼情况、人际关系及女生生理期情况等,做到及时掌握并有效处理。通过家校互动,校—师—生—家之间配合更默契了,感情更融洽了,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猜你喜欢

龙港毕业班中考
尴尬
走进龙港
小学毕业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优秀教师“留级”弥补不了师资短板
户外课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点津
中考“三数”大扫描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