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20-11-11

报刊精萃 2020年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理念

金陵汇淳学校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全社会都开始更加重视德育教育。作为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小学德育和法治教学对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法治观念的增强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该课程的教育价值,并且抓住时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德育教育进行合理的渗透,从而更好地发挥本课程的德育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有能力、有品德、有素养的优秀人才。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为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教育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全面地增强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与安全防护能力。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全民守法”的政策理念[1],要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法治理念,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其次,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合理地开展法治教育,采用实践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等模式。而且,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法律问题、法治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得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把握与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教育目的。

二、科学渗透核心价值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开展课堂对话。利用师生对话、自我对话与生生对话等方式,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更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三观。1.自我对话。即要求学生与自己进行对话,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认知。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生活经验较少,而且社会阅历也不丰富,认知水平有限,另外其也会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所以很难以快速、彻底地接受教师的说服性话语。如此一来,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正视自我,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2.师生对话。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对话,创设出开放、自主的教学环境,采用相互提问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法治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且通过科学的师生对话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学生更加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听从教师的指导[2]。3.生生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对话,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更加自由、更加民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之间进行高效的交流。

三、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为了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那么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参与大量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道德行为。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情感与道德认识,引导学生从思想上了解道德,从情感上充分认可道德,并且产生道德行为[3]。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课程的基本特征,科学地优化设计道德实践活动,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挖掘学生资源、家庭资源与社会资源,为道德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推动学生的良好发展。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相关内容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得这些老人可以得到关爱、得到温暖。另外,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回家帮助父母为家务,打扫卫生、铺床、叠被等,也可以为父洗脚与捶背等。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身边患有重大疾病或者是残疾的人进行探望,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对生命、对健康的渴望。通过对这些实践活动的参与可以引导学生对个人行为与思想进行反思,使其充分认识到美德的重要性,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人、温暖他人,在思想与行为上严于律己。而且通过实践活动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珍爱生命。

四、结合生活案例渗透德育教育

为了高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关联。要为学生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拉近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这样一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法治理念,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4]。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不能够对自己与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吸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性极大,现在一些家长还有着吸烟的坏习惯,请问同学们你们的父母会吸烟吗?在家中你们会吸到二手烟吗?”部分学生回答:“有”。然后,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为学生播放吸烟对人体的肺部构成危害的视频与图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吸烟对身体构成的威胁,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珍爱生命,并且鼓励学生回家与家长进行沟通,希望家长为了自己与家人的健康,能够做到少吸烟、不吸烟。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人们在吸毒前后的对比照片,为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刺激,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拒绝烟酒、拒绝毒品。

总之,德育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的道德法治理念,有效地发挥这门课程的德育教育价值,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