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解”的能力

2020-11-11

报刊精萃 2020年9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

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民族小学

在数学课堂学习当中,数学问题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教学内容,问题解决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基础的重要方式。数学问题能够考查学生们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也能够让老师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但是对于如今许多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数学基础不够深厚、数学能力发展还未完善,所以有许多数学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导致数学问题逐渐成为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加重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指导,锻炼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留心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解的能力。

1 读中悟、悟中解的重要运用和重要地位

1.1 它是数学创新的实践方式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做为小学基础科目之一的数学,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数学课程需要转变以往的传统教育理念,淡化老师的主体地位,加强老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们的课堂主体性得到加强。而在学生们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读中悟、悟中解的素养,就是学生主体地位加强的重要体现,也是课程教学理念改革的重要实践。

1.2 能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

老师在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解的能力的过程当中,能够让学生们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和表达,让学生们学会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充分的领悟和感受数学的魅力之处,让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再是负担,而是兴趣所在。

2 怎样对学生读中悟,悟中解的素质进行提升

2.1 加强主体性,大力提倡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老师更加看中学生们问题解决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这种过于重视答案和结果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老师忽视了学生们进行问题解决的具体过程,也忽视了对学生们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成为被动学习者,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开展,根据其所带来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老师应当认识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所以老师在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们能够先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阅读。例如在四年级教材中的一题:“红红和明明一起在学校的环形跑道上赛跑,两人的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相同,但是跑步的方向相反。已知红红每一秒钟可以跑四米,而明明每一秒可以跑六米,跑了四十秒钟之后,两个人相遇了,那么请问这一条环形的跑道一共有多长呢?”老师在对这一道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先不用将题目的思考思路和解题方式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们进行自主的阅读,找出题目的关键条件,然后再尝试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一些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之后再根据学生得出的结果为学生讲解分析问题。读中悟,悟中解,抓住题中的关键词,理解题目的大意,最后解决问题。

2.2 创立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问题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意识。那么,在小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学习小组,据此组织学生小组之间对问题进行讨论,让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思想,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并且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例如,在小学数学中《观察物体》一节中,可以由小组成员交流合作学习,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但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之后互相交流讨论自己观察的结果,老师在同学们讨论交流完之后,对于各小组观察出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小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知识。

2.3 整体领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那在学生完成了自主分析问题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之后,可以由老师组织不同小组之间再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老师对于这些不同的思想观点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或者指导。以一道数学问题为例,“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0平方厘米.如果将这两个长方体换为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求大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种:因为原来拼成的正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而计算所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计算7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所以可先求出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再求7个小正方形的面积。60÷6×(6+1)=60÷6×7=70(平方厘米)。第二种:因为拼成大长方体后,它的表面积实际上比之前增加了一个面的面积。60+60÷6=60+10=70(平方厘米)。在最开始时,向同学们展示这两种解法,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这两种解法都是怎样算出来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让出错的同学能够知道自己的思路为什么错,这样能够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同时在交流中可以学习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还可以让同学们通过比较,找出最简洁方便的一种算法。而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让小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够形成一定的解答问题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更好的帮助。

老师在进行数学授课时,需要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解的素质,这是数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而在新课堂改革的背景下,老师可以通过运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
“画图”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量率对应 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