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1

报刊精萃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法生活化学科

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

随着当前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创新,通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让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得到增强。很多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都将教学有效地融入生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地积累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和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地理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也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当代社会面临着能源危机、环境破坏等各样影响人类正常生存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然要求新时代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能将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而地理属于人文自然学科,与人类生活生产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初中教师更应该利用学科特点,将课堂知识带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充分体会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及有效性;并能通过实际例证,感受地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好地理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2.满足新课改革标准。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其学科学习能力,为高中学习做好准备。而生活化教学,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能丛实际生活中发现地理的影子,如在游览名山大川时能想到地球运动造成地理环境的变化,看到下雨天气时,可以联想到降雨量进而想到季风气候界限、河流界限等知识点,从而发现学科的趣味性,增强自主探究能力。使地理学习不仅能帮助其在中考时脱颖而出,还能作为爱好伴随一生。

3.改善教学目前困境。初中是小学到高中的重要过渡时期,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只学过《自然与科学》,并没有系统接触过地理学科,因此没有学科认知感,再加上初中地理需要记背的知识点较多,使很多学生学习观念较为固化,认为地理学习就是概念背诵,因此丧失了学习兴趣,造成了厌学情绪。而生活化教学法,增强了地理学习的实践性,从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看到课堂外的地理世界,充分体验地理魅力。而且教师在生活化教学法应用中,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得到更多的教学反馈,反思教学不足,进一步改进教学思路。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1.点滴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地理学科涉及到地球运动变化、不同气候形成,及各地地理差异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与地理相关的例子或是民谚,教师可以从此入手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如从学生常听的谚语“蚂蚁搬家,将有雨下”入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想,下雨前还有哪些常见的地理、生物现象,提高观察能力;还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可以让学生借此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季风对于气候以及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从此调动学习自主性,可以在课后主动收集相关民谚,来积累实际地理经验。

2.创建情境,开拓学生思维。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创建生活情境,带动班级学习氛围,带着学生跨越时间地域的界限体会地理学习。

如在学习地球经纬网这一节中,教师在简单介绍知识点后,可以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并在上面标出地理名胜,创建“环球家”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跟随自己一起进行一次环游旅行,一边为学生详细介绍不同区域的地理气候特性,一边让学生按照所学知识,换算不同国家在经纬度上的位置,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国家,从地理的角度介绍该地区有哪些风土人情,并能按照课堂内容,推断该地风土人情的形成原因[2]。

受传统教学影响,学生的思维都被固定在了教室内,通过生活情境创建,可以带领学生神游各国,增长地理见闻,将所学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应用,充分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

3.结合实践,提高学习应用。除了课堂神游外,教师还可以亲自上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地理实践。如在周末天气较好的的时候,进行一次地理半日游,在出发前将学生分为小组,制作学习卡片并自带小旗或是树枝等工具进行风向及风级测试,并且让学生按照学习卡片上的时间节点进行温度测量,用实际数据验证教材理论。教师可以将实践目的地选在附近的农村,让学生通过观察作物品种,来体会南北不同地理环境对于人类衣食住行的影响,并学习一些简单的地理常识,比如依靠观察太阳的影子、或是林中树的生长方向来判断方位。

通过增加实际考察活动,可以让学生提高地理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观察地理现象,从而提高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并且利用所学解决在观察中出现的困惑,将思与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地理学习效率[3]。

4.在应用中的注意。很多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标的号召,或是急于改善班内教学困境,往往会出现教学手段过量使用喧宾夺主的情况。在使用生活化教学法,一定要结合班级整体学习情况,与学生兴趣进行应用。对于一些人文性较强的章节,生活化教学是不错的引入手段,但是一些抽象概念较多的章节,则需要教师吃透教材,运用多元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将生活化教学法死磕到底,所举的例证也不能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连,反而加强了学习困难。另外生活化教学法过度使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从而轻视课堂学习,难以集中课堂注意力。为此,教师在方法使用时,一定要牢记方法只是辅助手段,学生和知识才是中心。

总结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并锻炼学习能力,保证课堂质量。教师应不断拓展应用方法,结合学生情况,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不断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法生活化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