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前辈王家恒激励我们奋进
2020-11-11□文道
□ 文 道
我们不会忘记在解放舟山、保卫舟山、建设舟山中无怨无悔贡献了自己青春和热血的革命老前辈——王家恒。他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舍生取义;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忘我工作;在离休后仍为桑梓学子创造学习机会,四处奔波。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一名硬骨铮铮的共产党员。
舟山隐蔽战线的“余则成”
2009年电视连续剧《潜伏》轰动了全国。王家恒当年的工作就像剧中的余则成一样,潜伏在国民党内部长达12年未被发现,为中国共产党在舟山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
1938年,王家恒从舟山中学毕业,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革命战斗生涯。1939年6月,定海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王家恒随中共定海县工委书记张起达转入抗日工作,他被派入国民党定海抗日自卫兵团第三大队任指导员。曾随总队参加新昌、奉化的对日作战。随后一直在岱山一带海上与日伪进行周旋。仅小龟山一战就击毙日寇7人,伤俘6人并缴获5支三八式步枪,还有衣服、药品等一批军用物资。王家恒领导的抗日自卫兵团第三大队除了抗日外,还为中共地下组织搜集情报,并掩护党内同志。在抗日战争中,他曾经利用自己的秘密身份掩护过王起、王博平、詹步行等舟山地下党领导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任国民党定海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队第二中队中队长,继续配合中共地下党与国民党进行隐蔽斗争。王家恒在隐蔽战线上采用各种办法,保护党组织,掩护革命同志,使舟山的地下党组织没有遭到破坏,没有一个共产党员被俘。
廉洁奉公,一身正气
1950年5月17日,王家恒以定海县副县长的身份到达定海。欢庆的锣鼓还没停息,王家恒和他的同事便投入紧张而有序的工作。面对国民党撤退后留下的废墟,加上敌特的破坏、土匪横行、物资短缺,新政权刚建立,百废待兴。王家恒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带领同志们深入调查,看望乡亲,宣传政策,并千方百计调拨粮食,安抚救济贫苦百姓。他一方面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抢修海塘、兴修水利,帮助农民抢耕抢种;一方面派出精干的人员协助解放军排查国民党撤退时布下的地雷,清剿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海盗。在短短的一年里,使老百姓看到了共产党带来的希望。
1951年5月,王家恒接省委组织部调令,去杭州工作。不少干部到杭州后,把家属也带入城市,也有少数干部经不住城市灯红酒绿的诱惑。他坚定地认为:共产党人革命是为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个人谋利享福的。他把平时省吃俭用、每月结余下来的包干费攒起来,除了给妻子、孩子寄些生活费外,剩余的钱全部购买树种或耕牛送回家乡青黑村。他还写信告诫爱人要积极参加合作社、农业队生产劳动。
在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营养不良,不少人得了浮肿病。组织上为了照顾部分领导干部和体弱多病的干部,按有关级别规定发给这些干部一些票证(糖票、肉票等),或是由医生证明可购得部分副食品。面对这种特殊待遇,王家恒认为:战争年代里考验干部,看是否能够身先士卒,与战士们战斗在一个战壕内。在国家遭受经济困难时考验干部的标准,看能不能和群众同甘共苦。他给自己定了几条纪律:第一,除国家原来规定的票证外,不接受任何优待票证;第二,不用公车办私事;第三,不接受有关部门各种名目送来的副食品和工业品;第四,下乡下厂检查工作,坚持到食堂与群众同吃;第五,坚决不用自己的职位对亲友特殊关照。他说到做到,把组织上发的优待票证,让会计全部交给食堂公用。还将省下来的400斤粮票交给机关行政科。他因公外出,能坐公共汽车就不坐专用车,如路近,则坚持步行。他到基层调查、检查工作,与普通干部、员工吃同样的菜。有一次公社干部为他准备一份炒肉丝和一盘炒鳝丝,实在难违好意,他悄悄地付了钱,并留下“下不为例”的字条。
他对自己的家人,更是铁面无私。爱人长期在农村务农,不准安排城里工作。直到“文革”期间,地区行署食堂关闭,无地方吃饭,才同意爱人进城为他做饭,但不准爱人将户口迁入定海。有一次,儿子买了二等票而进了头等浴池洗澡。王家恒知道后对儿子进行了教育,并陪同儿子到浴室补了票。儿子、媳妇、孙女提出工作调动的要求,都被他回绝。他平时根本不收来路不明的礼物,即使亲朋好友之间,他也礼尚往来,奉还相当的礼物。
从“教育救国”到“教育报国”
1938年,王家恒看到家乡学校停办、学生失学,非常痛心。他联系当地一些比较开明、思想进步的人在岱山岱西青黑山村,创办了“青光”小学,后改名为植新小学。他首先捐献自家田产,动用家族鼎力相助,靠募捐作为办学基金,并安排了一批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当教师,利用学校这块阵地宣传革命思想,教育学生向往革命、追求光明。1942年初,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王家恒与姜立纲等中共地下党员,组建了“岱山教育推进会”。经过几年的努力,“岱山教育推进会”创办了20多所小学,这样不仅使广大渔盐民子女有地方学习文化,还为中共舟山地下党活动提供了秘密联络点。1948年,王家恒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大力支持创办岱山私立中学,还聘请了省内13位著名人士为名誉董事,扩大其影响。
舟山解放更激发他“教育报国”的思想。分管舟山教科文卫工作期间,他狠抓舟山的基础教育质量,同时大力普及成人业余教育,先后创办舟山卫校、舟山电大、舟山航海学校、舟山商校(石化)等。
1985年,王家恒虽然已退居“二线”,但他情系教育,成功地创办了全省第一家民办大专——东海业余专科学校。离休后,他把主要精力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后经国家批准,“东海业余专科学校”更名为“东海学院”,成为国家教委备案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005年,东海学院并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现改为浙江国际海运学院)后,王家恒又积极参与浙江海洋学院(现改为浙江海洋大学)民办东海海洋研究所和东海技术学院的建设。同年,他还创办了“东海教育基金会”,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改善学习条件。
1992年12月,王家恒组建了舟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他是我们舟山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广大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激励着我们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