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0-11-11

报刊精萃 2020年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多媒体

汉源县第三中学

当前,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就是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也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究竟该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形成和谐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搭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尽其所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作业中遇到的难题等。教师应该积极贯彻并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鼓励或表彰在学习上有自己独特见解并学有所长的学生,给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表现其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日记或周记,并将其作为师生沟通或交流的桥梁,定期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基础。这样,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节内容时,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解介绍因式分解法、图象求解法等多种方法,再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求解相对应的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而不是给学生固定讲解一种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较长,对此,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提前查阅一些与其所讲题目有关的小插曲或小故事,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讲课要声情并茂,还可以带点小幽默,善于引导并启发学生的思维。

另外,教师在讲课时应该重视知识结构的构造,突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是有步骤、有层次地讲解,思维逻辑要明确。如,在教学“绝对值”的相关内容时,其概念与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有所区别,它是给学生介绍负数的概念,拓宽学生理解数字的范围。教师可以结合数轴上的点来讲解绝对值的概念,并介绍绝对值的大小(即到原点0的距离)。不同的教材版本,其教学方法与顺序也有所不同,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灵活掌握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教学是集图片、声音、动画等于一体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防止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视觉疲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的独特优势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对多媒体的使用率。如,“轴对称图形”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所需展现的实例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课件展示一架飞机、等腰三角形以及人民大会堂三组图片,用红线代表其对称轴,让学生观赏逼真的模拟图象,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给学生营造相关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如,“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二者的解法有何区别?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之后教师再利用投影仪将讨论结果播放出来,师生之间进行再一次的讨论,得出总结性结论。同时,还可以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投影仪上,教师引导其他同学共同讨论,最终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在日常教学中总结教学方法,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其质量。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多媒体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中国传统书院师生关系的构建、特征及价值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