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020-11-11

报刊精萃 2020年9期
关键词:动手美术内容

温州市黄龙第一小学

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美术教学就要从落实新课改要求上入手,做好教育调整工作。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做好知识传授,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现状

虽然说素质教育是如今教学的主要思想,但在小学美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够重视美术学科,这样会导致美术教学的意义完全发挥不出来,所以说,应试教育在如今的教学中还是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教师和家长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往往会忽略文化课之外的学科,以此影响学生的學科素养发展,也不利于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的提高;还有就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太过满足于教学现状,不能及时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是不能顺利的开展,影响小学美术的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下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那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其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使得学生在情境中能够自主的动手,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我和昆虫》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由于这一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前搜集相关昆虫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都可以,在正式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设备介绍自己所搜集的昆虫资料,激发学生自主动手绘制相关内容的欲望。

(二)加强鉴赏教学

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性格特点,其中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的美术鉴赏作品,教师可以有意识的为学生选择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鉴赏美术作品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学生的美术观念,引导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动手意识,让学生可以充分的了解到美术的魅力。例如在教学《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加强鉴赏教学,由于这一节内容的主题是“动物”,那么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其中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为中国画、版画、卡通画、剪纸、青铜器、黑陶、彩陶、雕塑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

(三)开展实践活动

对小学美术的教学而言,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多多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其中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那么,教师可以加强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丰富其教学形式,让学生可以在手工制作的活动中有所成长,也让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质量可以大大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漂亮的小钟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分组协作制作小钟表,以此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得学生可以感受时钟与生活、时间与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四)尊重学生喜好和个性

每个学生对美的理解是不一致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允许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在《我设计的服装》这节课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引导学生完成一件自己喜爱的服装。男生女生喜爱的服装款式肯定不一致,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勇敢的进行表达,发扬自己的喜好和个性,这样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完善教学评价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改变老师一人评价的原则,完善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打分和评价,在打分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从色彩和造型上对作品有深入的认识,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欣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美术。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改变现有的教学问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价值和优势,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动手美术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美术篇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主要内容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口不动手
动手动脑多快乐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