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我们不“慌”!
2020-11-11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高发,在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很多中学生都表示自己“有点慌”。有些同学每天睡懒觉、打游戏、看电视,机体活动大量减少,时常感到头晕、疲乏、无力、食欲不振;面临毕业的同学因为担心疫情防控影响到学业进度,因而对疫情变化情况更为敏感,焦躁、愤怒、困惑、沮丧等负面情绪“爆棚”;还有些同学会极度紧张地一遍遍洗手,就连咳嗽一下都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已经被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紧张性应激源会引起个体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在内的非特异性反应。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于关心社会生活、具有越来越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强应激源,因此而产生的轻中度应激反应均属于正常反应。疫情当前,同学们可以尝试用以下方式放松身心,避免因重度应激反应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1.避免信息过载引发的心理负担。适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疫情信息的时间,最好不超过一个小时。
2.通过规划时间增强自我控制感。出游、社会实践、朋友聚会等计划都泡汤了,这难免会让人因失去控制感而烦躁。但如果能有效利用好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更多平日里没时间做的事情,如听音乐、做美食、阅读、看纪录片等等。
3.尝试多种途径改善负面情绪。例如,可尝试强化积极语言,如“这个阶段确实很难,但大家都在努力,一定能够让情况往好的方向发展”;适度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也能够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改善疫情时期的无力、焦虑感;选择自己最舒服的姿势进行冥想放松,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每个部位上,随着身体慢慢放松,紧张情绪也会逐渐平复。
如果家人、朋友或自己出现了疑似症状,中学生又该如何调适糟糕情绪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处积极心理体验中心建议:
首先,正确应对是降低焦虑感的必要措施,如症状明显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出发前要戴好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防止与太多人接触。
其次,避免冲动,不偏听偏信小道消息,尊重权威信息和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自我隔离观察。
最后,支持陪伴是尤其重要的,可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方式加强与患病亲友的交流,倾听他们的负面情绪与感受,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到被陪伴、被支持、被理解。
疫情当前,“一点也不慌”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我们把“慌”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再制造更多恐慌,就已经是在支持一线医务工作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