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道镜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0-11-10姜光荣
姜光荣
【摘要】目的:探析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确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为分析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将其每组39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取石术并T管引流治疗,联合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耗费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无论是有效性或者是安全性均具备突出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5.212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作息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石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对于患者无论在健康或者是正常生活方面都造成严重影响,有相关研究[1]数据提示在结石患者群体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所占比例在9%-16%间,此类患者对于治疗方案的要求相对更高。目前提倡通过外科手术取石治疗,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以往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2],但对患者机体会有较大创伤且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院自2019年对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方案,在疗效、安全性以及术后康复方面有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7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确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为分析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将其每组39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23-74岁间,平均(39.61±4.58)岁;病程1-8年间,平均(5.15±1.34)年。联合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22-76岁间,平均(39.81±4.15)岁;并称1-9年间,平均(5.08±1.29)年。上述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做对比。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展开。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病情;(2)确认为慢性发病类型;(3)确认无存在手術相关禁忌症;(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疾病或者功能障碍;(2)存在交流障碍、精神疾病等情况;(3)明确表示拒绝配合本次研究。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选择全身静脉麻醉方式,在右肋缘下方做一斜行切口后切除胆囊,探查患者胆管情况后为其进行取石手术,经胆道镜辅助确认是否存在残余结石,确认清理干净后置入T管引流。
1.3.2联合组
选取全身静脉麻醉方式,用“四孔法”穿刺并建立气腹,穿刺置入Trocar以及腹腔镜、相关操作器械,确认患者腹腔解剖结构情况,做胆囊三角解剖处理,分离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切断胆囊动脉,顺利切除胆囊,将胆囊管夹闭。使得胆总管在最大幅度内暴露出来,切开胆总管前壁位置,置入胆道镜以确认患者病灶区域具体情况。注水后取出结石,检测患者的Oddi‘s括约肌的活动状态,根据检测反馈情况选择合适的T管并将其置入,采取间断缝合方式处理切口,注水,观察缝合处理的位置是否存在渗漏,在温氏孔位放置乳胶管以达到引流效果。
1.4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记录两种手术治疗方案中整体耗费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顺利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并发症:在两组患者术后进行2周随访并记录其发生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复发等事件例数。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转化后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指标对比
联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耗费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请见表1。
2.2并发症对比
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请见表2。
3 讨论
临床收治结石患者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占据一定比例,随着对该病了解程度加深以及医疗技术手段进步,临床治疗方案也在探索中逐渐完善,以往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术以及T管置放引流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3],虽然能够有效的处理结石,但在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宽后该治疗方案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有研究[4-5]数据显示对结石患者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术联合治疗后患者机体存在较大程度创伤,不利于术后机体康复,且在术后期间患者需要妥善处理诸如身体机能衰退、营养不足以及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一旦手术应激反应机体难以承受则可能诱发各种不良反应。
微创理念在临床多个领域被提倡与推广,而医疗器械也在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争取在保障对患者疗效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其治疗期间的舒适性[6]。虽然传统开腹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良好,但要完全清除结石还存在一定难度,导致其术后并发症、复发的风险。在本文中对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用传统开腹取石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两组手术所用时间并无显著差异,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联合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提示了微创手术并不会增加在操作方面的难度,但对于机体影响进一步下降,这与相关研究[7-8]所得数据相一致。在术后随访中数据也提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患者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这是因为微创治疗对于机体损伤在较低范围内,且术中借助胆道镜与腹腔镜辅助能够更好地确认结石清除效果,避免残留结石引发复发事件。
综上所述,从安全性、有效性考虑,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道镜相联合治疗方案均有突出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强,王秋平.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7):1154-1156.
[2]杨沿江,杨传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全内脏反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9):862-864.
[3]薛菲.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5):95.
[4]刘健,郭嘉,宋仲学, 等.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9,30(16):2082-2084.
[5]胡水根,朱婷婷,徐小平, 等.胆道镜或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7):620-621.
[6]黄冬琴,吴蔓.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及胆道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20,33(7):113-114.
[7]张同领,王阳龙,唐献金, 等.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8例[J].安徽医药,2019,23(4):797-800.
[8]张昌生,张学贞,韩宗明, 等.腹腔镜和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应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1):4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