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种植中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临床价值

2020-11-10孙佰军

康颐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口腔

孙佰军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患者中选择104例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予以拔牙位点保存,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流程植入种植体;评价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与本组之前相较,牙槽骨高度、宽度均有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在治疗后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牙槽骨吸收量也要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修复术中辅助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有利于保证牙槽骨高度、宽度,减少牙槽骨吸收量,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基础。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在口腔科种植修复治疗方法当中,牙槽骨吸收吸收直接影响到种植效果,而拔牙后因受到牙槽骨刺激影响,不能吸收牙槽嵴,发生牙槽骨宽度、高度降低的问题,影响到最终种植效果。因此,拔牙后需予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减少牙槽骨吸收,才能保证种植治疗效果。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便是用于降低牙槽嵴吸收、奠定后期牙齿修复良好组织条件的一种新型技术[1]。现将我院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总结为下文。

1 对象及方法

1.1观察对象

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患者中选择104例研究对象,符合观察条件:(1)皆行种植修复术治疗;(2)患牙四周骨壁破坏程度>70%。排除条件:(1)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其它拔牙禁忌症;(2)不同意本组治疗方案。104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2例,男、女各23例和29例,年龄25~54(39.7±14.3)岁,病因:牙周炎37例、慢性根尖周炎15例。对照组52例,男、女各25例和27例,年龄26~57(41.2±15.8)岁,病因:牙周炎35例、慢性根尖周炎17例。两组资料有对比分析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拔牙方法相同,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分离牙龈,使用牙周膜环切刀切断牙周膜,采用分根法将牙根彻底拔除,最大程度上保证舌侧牙槽骨、颊侧牙槽骨的完整性,使用刮匙轻轻将拔牙窝点中残留的肉芽组织、感染组织和根尖囊肿去除,并反复清洗,注意在此过程中避免造成口腔软组织损伤。

拔牙后,在保证牙槽骨得到充分冲洗、拔牙位置溢出血液呈鲜红色后,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观察组患者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主要方法是:以不翻瓣技术在拔牙窝中充分填充骨粉胶原,填充高度保持在高于牙槽嵴顶部0.5mm左右;基于良好的固定、缝合可吸收胶原膜,使用明胶海绵辅助缝合创口,拔牙窝两侧牙龈行减张拉拢缝合。

所有患者均于拔牙之后的3~7d,常规使用消炎药物口服,术后14d拆线,制作临时义齿,基于影像学检查待牙窝完整愈合,行种植修复术。

1.3指标统计

分别于治疗前、后通过锥形束CT检查,对患者牙槽骨高度、宽度测量数值予以记录,评定其牙槽骨吸收量。

1.4数据处理

在SPSS25.0软件中完成研究数据的统计、检验处理,对表达为均数±标准差形式的计量数据值采用t检验,P<0.05即得到检验有意义的结果。

2 结果

治疗前比较患者牙槽骨高度、宽度数据,并无很大差异(P>0.05);治疗后与本组之前相较,牙槽骨高度、宽度均有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在治疗后仍高于对照组(P<0.05);觀察组患者牙槽骨吸收量也要较对照组低(P<0.05)。表1:

3 讨论

对于接收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的患者,目的是通过将种植体植入牙列缺失处,促进患者咬合功能的恢复,同时保证口腔美观程度。而在治疗过程中,种植位点的骨量问题不仅决定着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成功与否,而且也关乎于最后治疗的美学效果呈现。总结既往我们实践经验来看,患者拔牙后易发生骨量缺失,直接体现在牙槽骨高度、宽度缺失上,因此影响到治疗效果。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则是为了严格控制牙槽骨吸收量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技术,可以为种植修复提供良好前提条件,该技术通过在拔牙后的短时间内对牙窝点进行干预,以骨粉的填充来促进牙槽骨再生,因骨粉是从小牛骨中提取而来,有利于引导牙槽骨再生,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牙槽骨吸收量的问题[2];以胶原膜在拔牙窝表面的覆盖构建起屏障,为牙窝骨质的良好生长提供有效支持[3]。

上文研究数据我们发现,观察组在牙槽骨高度、宽度上的数据均更高于对照组,且牙槽骨吸收量减少。可见,牙位点保护技术的使用,能够保证患者牙槽骨的高度与宽度,以更少的牙槽骨吸收量保证种植修复基础,从而获得预期治疗效果。

由以上我们认为:在口腔种植修复术中辅助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有利于保证牙槽骨高度、宽度,减少牙槽骨吸收量,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京玺.探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口腔种植患者美学效果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2):61.

[2]曾远胜,黄娴君.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口腔种植患者牙槽骨及牙槽美学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24):45-47.

[3]容主平.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美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7-89.

猜你喜欢

口腔
人到中年也可口腔正畸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研究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口腔膏非牙膏, 千万别乱用
“三减三健”全民健康
古人是怎么清洁口腔的?
自动看牙镜
口腔体检,半年一次
口腔不健康吃嘛嘛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