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研究
2020-11-10罗艳
罗艳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充斥着竞争与挑战的社会中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心理问题。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相比以往更大的升学压力,在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多方关注下,其负担只增不减,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更要加以重视,以防止心理问题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缓解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也为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取向;高中阶段;设计
在高中阶段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活动,在明确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学思路,准备教学内容。教师要立足学生的个体性、特殊性,了解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合作交流的小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与分析。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设计原则
(一)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教师需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舒适、愉快的学习氛围。对此,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设计学习问题,在确保问题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不断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发散思维。同时,教师应当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各自的观点,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保持教学内容的积极性
在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上,要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确保教学内容的积极性,选择真实的案例进行教学。因为真实的案例更具说服力,能够促使学生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在帮助开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运用
(一)创建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感知教学内容,可以创建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使得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自觉接受积极乐观的教育。对此,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借助想象、模拟情境等方式,在确保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教学《团队和我》为例,教师在进行该课的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便学生理解本文。如班级本身就是一个团体,而在这个团体中有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以及课代表等,他们有着不同的分工,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借鉴让学生模拟文中团队协作的情景,在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重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积极心理学取向中,实践活动课因其具有体验性和实践性的优点,因而更能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时要明确活动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以教学《获得元认知监控的体验》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就要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可知该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完成拼图。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图片的拼合,在学生进行拼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以此不断调整以及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学会调整相关策略,也有利于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换言之,在教学中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展相关的思路,也可以帮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从而规范学生的思想,保持其正确的认知。以教学《把握变化的情绪》为例,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研究高中阶段学生会出现的情绪问题,通过巧妙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与回答。在本次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如“当你在考试最后的几分钟还在解题,时间快来不及的情况下,你的情绪是怎样的?如何调节?”等,通过学生讨论问题的这个过程,学生会认识并掌握更多有关调节情绪的办法,这为以后学生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了多种途径。同时,这个过程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体现学生的积极心理。
(四)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地延伸
高中阶段,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注重课堂上的教学,也要重视课下的巩固和复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布置作业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以及学会使用所学知识。以教学《理解知识,技能的组织和运用策略》为例,在教学课程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就本文对学生布置作业,如让学生分享自己最想要提高的技能,并绘制相应的知识结构图,以便学生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教师也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角度出发,组织多种类型且极具吸引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使得学生在活动课中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掌握更多缓解情绪的方法,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