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初中语文中的教学策略
2020-11-10喻郭成
喻郭成
摘要:微课教学形式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实现对初中语文的重点、难点等知识点或是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的教学应用。微课形式支持对初中语文知识的情境化发展,同时其还能够将多种学习习惯、教学手段融入微视频中,大大增加了微课应用的普适性、学生接触性。另外,微课还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在课堂中的任何时间段出现,一般不超过10分钟,微课的主题内容、教学目标较为明确,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策略
微课教学模式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所以教师更应该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发展微课教学模式的号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加以改进,有效推动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调动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现优秀教资共享,最终高效地完成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
一、基于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合理安排整合微课教学方式
第一是能夠基于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微课教学活动同其他的教学手段融合使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课后使用微课的机会并不多,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展开语文探索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教学实际情况,将微课教学同情境教学模式相结合,借助情境设置的方式,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第二是基于初中学生语文的学习情况展开微课教学的综合应用。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学习存在基础不同的问题,若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设定一定的教学目标,其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够全面的。只有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材施教,采用学生喜爱的、接受程度较高的微课视频内容,才能够完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究。
二、保持传承优良教资
在多媒体网络技术还未普及的过去,教师之间教学资源的相互交流主要依靠各类教学研讨会。然而,教学研讨会的举办时间往往存在很长的间隔,活动形式也难免逐渐固化,难以真正实现教师之间关于教学资源和教育方法的有效探讨。最终导致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难以大范围流通,教师的获益有限,继而对学生的帮助也受到限制。同时在一些资历深厚,教学方法优秀的老教师退休后,其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都难以复制,导致教学资源的流失。而微课教学模式逐渐推行后,模范教师的精彩讲解可通过微课的方式保留下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和学习教师以往的教学视频。同时,在多媒体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优秀教资的流传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所学校,而是可以在全国、全世界进行资源共享。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更优秀的教学方式,让教师了解到自身教学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实现双向进步。
三、微课支持语文课堂教学重难点内容的有序展开
初中语文重难点问题的教学是影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教学已然成为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活动的重点所在,而微课教学模式正是能够实现对语文课堂重难点的突破性教学,如微课内容资源的丰富性能够实现对教学重难点的延展性教学,能够多角度、多方面解析教学重难点知识。微课教学设计的多样化发展,能够让课堂重难点教学具有深刻性,在课堂中基于重难点知识展开微课视频设计,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中,主要采取教师一对多的教课模式,在教学任务紧张的时候还会出现应试教育中经常发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些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会逐渐消磨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浇灭学生内心求知的火苗。同时,这种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被动聆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违背了新课程的要求,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氛围较为凝重,学生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这也造成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较差,教师难以通过课堂反馈,正确把握学生对初中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造成教师教学计划与学生学习情况存在差异的不良后果。因此,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微课视频往往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成为教师最得力的教学工具。微课教学模式中大量知识点的讲授也可以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眼界。同时,在严肃紧张的课堂教学中穿插十几分钟的微课教学,还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张弛有度,在学生容易走神时给予学生能吸引注意的关注点,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专注度。同时,幽默风趣的微课视频还可以调动语文课堂氛围,营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正在全面改变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其中微课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但是在肯定微课教学积极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对微课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地改良,这样才能够让微课真正地为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