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待嵌格式“半…不…”
2020-11-10赵绒绒
赵绒绒
摘要:待嵌格式“半…不…”属于双项双框式,内部可分为“半A不A”和“半A不B”两种,其中“半”和“不”是固定部分,属于副词;“A”和“B”属于嵌入部分,在语法形式上主要是语素和词,“A”和“B”的位置不是任意的;待嵌格式“半…不…”结构可以做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待嵌格式“半…不…”在表达上有明显的语义偏移倾向,且能够凸显说话者的话语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待嵌结构;“半…不…”;语法;语义;表达特色
一、待嵌格式和“半…不…”格式的研究
“待嵌格式”是指“两字交替显现、两字(个别的为多字)交替隐含而需人们在使用中将隐含的字填补进去以成就一个新的词汇单位的准四字格式”。“待嵌格式”最早由周荐在1999年提出来,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的研究中,“待嵌格式”的命名不同,但内涵大体相同。关于“半…不…”结构的研究,许多学者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过研究,关于该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格式“半A不B”,较少涉及“半A不A”结构。如:李卫忠的《与“半”字相关的格式考察》和《与“不”相关的格式考察》中对“半A不B”结构的语义、语用及“A”“B”的成分和整个格式的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邵敬敏、黄燕旋涉及“半A不B”结构的语义分析;葛志林和叶丹丽对“半A不B”结构的语用和A、B位置关系做了说明;高健和谭兴对“半A不A”格式的语义和语用进行了研究等。前人的研究多是对“半A不B”结构的简略描述,目前还缺少深入、全面的分析,也没有专门的文献对此综合研究。
二、待嵌格式的固定部分
构式语法理论将构式分为实体构式和图式构式,严辰松的《构式语法论要》中提出两者的概念,据此我们认为待嵌格式与图式构式的实质是相同的,两者都在词汇上有开放和半开放的状态。图式构式中的框架结构有句法形式标准、语义辅助标准和语用参考标准三大特点,根据我们对待嵌格式“半…不…”的考察,它也是框架结构的一种。
(一)固定成分的特点
待嵌格式“半…不…”中固定成分是“半”和“不”。从词性看,我们认为“半”是表示中性意义的副词,“不”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否定副词,也有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在孟祥英的《汉语待嵌格式研究》中认为“半…不…”格式中,“半”和“不”是词性不同的两个实词,但并未具体说明属于实词的哪一类,在具体分类中将此格式归为其他类;从同形与否的角度看,固定成分“半”和“不”不同形,是不同的词;从所处位置看,固定成分“半…‘不”处于一三位,而非二四位;從意义关系的角度看,“半”“不”属于意义不相关。“半A不B”格式中,“半A”与“不B”两者是并列关系,其中“不B”对“半A”有补充说明的作用,是对“半A”的强调。
(二)固定成分的语法化
“语法化”是20世纪初由Meillet提出的概念,沈家煊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中提出“语法化”的概念,该概念的引进对汉语语法化的研究有推动作用。在待嵌格式固定成分的语法化过程中,一般会出现固定成分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基本不变。在“半…不…”格式中,“半”“不”的意义基本未变,在待嵌格式中的意义就是它们的本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我们取“半”的副词词性释义,即“不完全”之意,“不”的词性是副词,我们取“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否定”之意。依据对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库)的1565条语料进行分析,得出符合三条标准的语式有92条。故“半…不…”格式中,固定成分的语法化程度低,整个结构的能产性较差。
三、待嵌格式的嵌入部分
(一)“半A不A”
根据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搜集到的113条关于“半A不A”的语料,经过筛选提取出34条符合条件的语式。“半A不A”待嵌结构多为四字格式,即两个A为单音节词或语素,但也有多音节的,比如“半执行不执行”“半情愿不情愿”“半流利不流利”“半聪明不聪明”等,本文只讨论四字格的“半A不A”,重点关注是两个“A”的词性和它们是否同质。
在待嵌格式“半A不A”中,“A”的词性主要有三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中A为形容词的有13个四字格,如:半高不高、半甜不甜、半红不红等;A为动词的有20个四字格,如:半出不出、半信不信、半懂不懂、半是不是等;A为名词的只有一例,即半人不人。
根据我们搜集的“半A不A”格式的语式,发现前后变项两个A常常是同形的,它们的理性意义完全相同,进入“半…不…”待嵌格式之后两个A并不同质,受格式影响前后A在交际意义上有明显的差异。比如“半信不信”中单看“信”是表示肯定意义的,由于受副词“半”的影响,前一个“信”仍然是肯定意义,但后一个“信”受否定副词“不”的影响带有否定意义,整个结构受语境影响,多数表示中性或消极意义;另一方面“半A不A”格式中两个A都是可以扩展的,但扩展后意义不一定相同,有时可以同时扩展,如“半落不落”可以扩展为“半落下不落下”,这时候前后两个“落”的意义相同,有时候可单独扩展后一个A,如“半闭不闭”可以扩展为“半闭不闭眼”,前一个“闭”并不知道具体闭的是什么,是无界的,但后一个“闭”是有界的,能够看出来闭的具体事物是眼。此外,当“A”为非持续性动词时,前面的一个“A”侧重于动态,后一个“A”侧重于状态,如“半睡不睡”“半出不出”等,所以我们认为“半A不A”中“A”并不同质。
(二)“半A不B”
根据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搜集到的1458条关于“半A不B”的语料,经过筛选一共436条有效语料,总结出58条语式。“半A不B”格式多为四字结构,但也有多音节的,本文只统计和分析四字结构的,如:“半独立不行”“半模糊不明”等均不算作本格式。另外,根据待嵌格式的三个特点,类似“半点不足”“半数不到”“半点不同”“半点不敬”“半响不见”“半点不露”“半天不见”等都不算作该格式。对“半A不B”待嵌格式我们关注的重点是“A”“B”的词性关系、位置关系和语义关系。
在待嵌格式“半A不B”中,“A”和“B”的词性主要有四种,词性为数词的数量较少,只有一例:半三不四;词性为名词的有三例:半问不界、半文不白、半白不文;词性为动词的有15例,如:半死不活、半零不落、半生不死等;词性为形容词,包括区别词的有39例,如:半软不硬、半明不白、半凉不热、半饥不饱、半呆不傻、半生不熟、半男不女等。
“半A不B”格式中,“A”和“B”的位置相对固定,部分四字格式凝固成熟语,如“半问不界”“半红不紫”“半情不愿”“半阴不阳”“半大不小”等,我们称之为凝固型;但也有一部分词语中“A”“B”的位置相对灵活,可以互换使用,我们称之为灵活型,如“半文不白”“半白不文”“半新不旧”“半旧不新”等,这类语序不稳定体现了结构不凝固现象,也反映出人类思维与认知的关系,这些不稳定的词序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
“A”和“B”的语序受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顺序和文化观念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一般表现为时间和空间顺序的影响,从时间顺序上看,先有“生”而后有“死”,东西由“生”而后有“熟”,由“新”而后“旧”;从空间顺序看,一般遵循先上后下的顺序,如“半高不矮”;类似于“半男不女”“半阴不阳”“半黑不白”等词序主要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A”和“B”的语序也受认知事物的客观先后顺序的影响。如:“大名鼎鼎的郡阳平夫人,年轻时竞与黑人私通生下个半黑不白的孩子。”中,先出现与黑人怎样,在写作的时候也是先出现“半黑”,而后说“不白”,即按照感知事物的先后顺序原则。灵活型的“半A不B”待嵌格式中的词语,“A”和“B”的位置可以灵活互换,主要受语境和说话人的表达重心的影响。如:“我家也有人读小说,但读的是上海出版的鸳鸯蝴蝶派,不分行不分段也没有标点,半文不白我读不懂。”中选择“半文不白”与语境中“不分行不分段没有标点”相对应,这个特点比较符合“文”,与作者想要说明的重心“鸳鸯蝴蝶派小说特点”符合,故选择“半文不白”。
根据我们搜集到的“半A不B”格式词语,“A”和“B”的语义关系主要有四种,相反、相对、相近和相关。“相反”是指A和B在同一个概念域,但是A和B之间没有中间状态,处于概念域的两端,如“半男不女”中的男女就是相反關系,不存在“男”和“女”的中间状态;“相对”是指A和B两个端点之间有中间状态,由A到B是一种连续的、渐变的状态,如“半高不矮…‘半新不旧”“半土不洋”中的“高矮”“新旧”“土洋”是有变化的,有中间的状态;“相近”是指A和B是近义词,如“半呆不傻”“半痴不颠”“半知不觉”中的“傻呆”“痴颠”“知觉”是近义词;“相关”是指A和B语法类别相同,但意义不同,如“半听不理”“半张不理”中的“听理”和“张理”是相关关系。
四、待嵌格式“半…不…”的句法功能和表达特色
待嵌格式“半…不…”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句法成分,如:
①那种半凉不冷的人情并不好受!(定语)
②大多数兢兢业业,但不少厂长缺乏经营能力,把企业搞得半死不活。(补语)
③半生不熟就是粤菜。(主语)
④伊藤半懂不懂,咧着嘴憨笑。(谓语)
⑤庞文摸着小撮黑胡,半通不通地说着中国话。(状语)
待嵌格式“半…不…”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可以显示出独特的表达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明显的语义偏移倾向,另一方面能够凸显出说话者的话语策略和技巧。“半A不B”主要从多个方面强调A,“半A”是对“A”的部分肯定,“不B”表面上看是对“B”的否定,实际是从反面重复“半A”的意思,是前者的羡余信息,该格式主要凸显的是A,“半A不B”结构在感情色彩上多为贬义和中性色彩,褒义色彩较少,主要是通过语境体现出来,如:“他比较喜欢吃半生不熟的糖拌西红柿”和“一些饭店厨师将菜煮熟后加辣就是川菜,半生不熟就是粤菜,使顾客食不知味”都用了待嵌格式“半生不熟”,但这两个“半生不熟”因为所处的语境不同,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前者的“半生不熟”是对西红柿的客观描述,没有褒贬感情色彩,后者的“半生不熟”不仅是对菜的描述,而且体现出说话人的感情色彩是贬义,是对厨师做的粤菜的讽刺。
“半A不A”结构表达的是一种消极意义,“半A”是对A的部分肯定,“不A”是对A的全部否定,从表面看好像是矛盾的,但在实际的运用中,表达的是整体的意义,能够体现出说话者的话语策略和技巧。“半A不A”格式的感情色彩在具体的语境中会发生变化,语义也会受心理期待的影响而不同,如:“他请半红不红的明星都要花很多钱,竟然让我免费”中“半红不红”的“红”单说是褒义词,此处选取比喻义,指有名气,是心理期待的肯定项,“不红”表示否定,该语境下整体是否定性的,表示消极意义,指不红,感情色彩变为贬义;而在“贵族政治适合半大不大的国家”中“大”和“不大”单说是中性词,感情色彩为中性,不存在心理期待,整个格式在语境之下也是中性;在“三个花子见他半傻不傻”中“傻”单说是贬义消极用法,是心理期待的否定项,整个语境格式下表示少量,意为有点傻,在语境下较单说贬义色彩变淡,可见“半A不A”格式表示消极意义及中性色彩较多。“半…不…”有独特的语用效果,从逻辑上看似有矛盾,但由于在语言上制造的矛盾,能达到主观化目的,表现说话人的情感取向和态度,通过和“不”后面词的对比,凸显话语焦点“半”后的词,取得对比效果,使读者体会到作者所要表明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