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020-11-10王蕊
王蕊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一、劳动教育对推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增强实践能力。
勞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幸福生活的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在传统思维的限制下,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未能重视劳动教育在心理健康中的积极作用,导致一部分学生“只能获得优秀成绩,难以生活自理”。从宏观角度分析,劳动教育不局限于“劳动”两字,而是更加注重“劳动”与“智力”的有机整合。依托劳动教育,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参与劳动活动时,学生积极探索,展示自己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有效遏制心理问题的产生。
2.有利于强化主动意识。
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主动意识体现在学习当中是在课堂上勇于探究,积极表达个人观点;体现在劳动活动当中是主动承担责任,掌握更多的生活技巧。依托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还可以养成学生要获得成功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奋斗的积极心态。
3.有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校内,积极参与劳动活动能够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完善自我。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引导,可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及信任感。参与劳动活动之后,学生充分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主动关心父母,有利于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二、依托劳动教育,推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从多个角度出发优化劳动教育,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把握实际需求,保障双向教育资源。
充足的教学资源是确保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要重点把握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立足于实际,结合实际需求引进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适宜且完整的活动场地,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学校可在校内设置专门的劳动实践活动区域,根据活动标准配置相应的设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学校还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可在校内文化长廊中增添一系列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劳动元素,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认知框架。
中小学还可通过加强对外合作的方式丰富校内教育资源,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引进更多设备,建设实践场地,打造实践互通平台。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参与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合理规划课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要重视劳动教育,全面掌握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兴趣偏好,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实际设定相应的教育目标,逐渐形成开放性、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家务劳动、个人卫生等为主,全面把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可以手工课、实践课等为主,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辅导,强化学生的积极心态;针对初中生,可开设烹饪、园艺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体会到“文化劳动”的乐趣。
应当注意的是,在规划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学校要遵循针对性、适宜性的原则,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设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挑战、吃苦耐劳的品质,实现育人的目的。
3.融合不同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为了实现劳动教育的全面渗透,可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找到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的衔接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进而更为高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政治这两门课程教学中,可挖掘教材中的劳动要素,以文本中的人物为例,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走出认知误区;在数学、科学这两门课程教学中,可重点传授劳动方法,训练学生的个性思维及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除此以外,学校还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凸显校园文化特色的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劳动的乐趣,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4.组织劳动活动,端正学生劳动态度。
实践课程比理论课程更受中小学生的欢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应凸显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组织多样化的劳动活动。可组织以“校园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劳动活动,带领学生美化校园环境,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心理情感体验;可成立劳动特色社团,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可适当开发校外资源,以外出郊游、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带领学生体验不同的生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5.完善评价制度,督促学生积极参与。
完善评价制度是保障劳动教育质量的必要前提,应重视评价对学生心理产生的积极影响,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一系列劳动活动。强调评价制度的多元性及针对性,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跨越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