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与运行管理研究

2020-11-10巩莉娟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7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巩莉娟

摘要:文章以我市(庆阳市)为例,基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现阶段我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现状,提出来本市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发展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运行管理

1引言

我市(庆阳市)是一个传统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长期受制于天,农业灌溉先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放管理到集约经营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大水漫灌、常规节水、高效节水三个阶段。现阶段,我们结合全市农业产业布局及灌溉需求,进一步转变思路,精细谋划,探索出了“政府主导、企业投资、行业扶持”新模式,从小规模分片实施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企业大户进行调整,以果园及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配套为主,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2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此工程建设和应用,可以通过科学设计与统筹规划来推广和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此工程可以完善农村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合理利用天然降水,实现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最后通过此工程的应用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淡水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起到抑制下游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

3现阶段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建设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随着土地流转趋势的加快,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大户,针对像海升、北国春等大型企业,采取“企业主办,政府补贴”的方式,政府出资修建水源和供水主管道,由企业出资进行田间配套,产权归国家所有,交由企业经营管理,亩均投资在2700-3500元左右。二是在贫困地区由政府全部投资建设,通过承包租赁方式,交由种植大户和经营能手管理,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亩均投资1500-2500元,这种模式主要是顺应扶贫攻坚的要求。三是在群众积极性不高、经济自然条件差的贫困地区,政府全额投资建设到户,由农户管理,亩均投资1300-1500元,主要体现在过去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专项县项目上。我市建成的所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产权归国家所有,由乡镇水利工作站或水管所履行监管职责,签订管护协议后使用权归企业、种植大户。

4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对策分析

在庆阳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具有很大潜力,在具体发展模式上应当采取企业为主、政府补助的方式,借助土地流转,重点为企业、种植大户发展配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同时统筹考虑小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产业布局和扶持重点上,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主要是在条件好的董志、早胜等塬面针对龙头企业和大型合作社发展的苹果产业配套建设滴灌工程;在川区紧盯小型合作社、小型企业发展的瓜菜产业配套建设滴灌工程;在北部山区依托家庭农场发展的苗林产业配套建设喷灌工程。在水源选择上,尽可能利用地表水,充分利用全市现有的水库、淤地坝的供水能力,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地下水可作为补充。

4.1  统筹谋划,超前安排

在项目立项时,我们紧盯国家投资导向,提前、提早谋划项目储备,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要求,制定项目推进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及目标任务,抓好项目的推进工作,确保项目落地生根;在项目申报中,我们推行农村专业合作社初始申报,县区进行复核,在复核中坚持管护主体不落实、配套资金没有承诺的项目不予申报;在方案编制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方案的合理性,组织专家对各县区提出的初步方案进行了实地踏勘,做到了方案接地气、水源有保证。

4.2  创新思路、精准对接

根据市上抓富民产业、特色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要求,在全市农田水利项目谋划中紧紧围绕为民富民产业发展配水这一重点目标,结合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对项目申报主体、工程水源、管护主体、产业培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筛选,对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优先安排实施,全部用于果园、设施瓜菜等配套灌溉工程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紧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为新型产业“锦上添花”,为脱贫攻坚“增砖添瓦”。

4.3  拓宽渠道、多方筹措

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中,我们积极顺应经济新常态,着手破解项目投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抢抓国家出台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实施细则》,支持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六盘山区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机遇,积极引导民间、社会资本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项目实施中,按照水源、供水主管道由政府投资建设,田间配套工程由农业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出资兴建的办法,通过企业自建、群众出资、社会融资等多种措施,实施高效节水配套。

4.4  明确主体,靠实责任

为了确保项目建成后效益充分发挥,我们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在项目规划时就提前落实运行管护主体,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确定工程产权,保障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合法权益。同时,引导和培育管护主体积极参与工程管理,通过技术培训,强化内部管理,确保项目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此外,由于目前这种模式尚处在起步阶段,暂没有收取水费,运行成本由企业自行承担。我们的想法是按照先扶持,后规范的原则,适时制定出台水费征收管理办法,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十三五”期间水利部门计划发展高效节灌面积30万亩,其中:2016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63万亩,2017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11万亩,2018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75万亩,原计划到2020年2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51万亩,因为机构改革,剩余任務由农村农业局实施。按当前的发展势头看,剩余的12万亩计划明显不能满足今后的发展需要,另外也出现了水源不足的问题,建议省上在计划和投资安排上予以倾斜照顾。

5结语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应用,有助于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解放劳动生产力,推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同时也有助于节约水资源,提升灌溉水利用率,表现出良好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建发.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与运行管理[J].区域治理,2018,000(008):203.

[2]   张玉海.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珠江水运,2018,000(014):111-112.

[3]   赵建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5).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的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