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近现代中国建筑设计风格的演变

2020-11-10谢宛鹿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7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建筑师建筑设计

谢宛鹿

摘要:中国建筑设计风格在近现代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方”等挥之不去的问题和选择。本文则尝试在此背景下来尝试探讨近现代中国建筑设计风格的演变。

19世纪,中国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封建帝国走向解体,西方世界从科学、思想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始深入影响中国社会,使得中国在诸多方面不得不开始面对“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方”等问题和选择,中国建筑的发展也不能离开这样的历史情境。

在未进入近代社会以前,中国古代建筑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在明清的时候基本定型,在外观、结构、色彩和布局设计各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体系,在世界建筑设计史上独树一帜,这一体系不仅在我国各民族、地区广泛流传应用,还影响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是世界古代建筑中延续时间最久的体系。而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建筑开始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虽然这条路不是由中国主动去选择的,但在现在看来也是不可避免要走的一条路。下面文章就具体根据历史阶段的划分来尝试探讨近现代中国建筑设计风格的演变。

1、第一阶段:1840年——1949年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也由此转入了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在正常情况下,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转型期,处在这种转型初始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应该会突破长期封建社会枷锁下的缓慢发展状态,而呈现出整体性的变革和全方位的转型,但是当时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原因却是以侵略的方式冲击而来,因此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蹒跚的、扭曲的。此外迈入转型初始期的中国,自身又陷于政治衰败、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一直到1949年前,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战争之中。现代的转型需要安定、有序的环境,而中国的现代转型初始期却是在无序状态下行进的,因此近现代中国建筑风格的演变道路行走的非常崎岖。

在这段时间内,真正开始出现风格转变的时期是从民国开始的。从民国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民国建筑,种类多样、风格各异。此时期中西建筑文化趋于交融,形成了新的中国建筑体系——近代民国建筑体系,其建筑风格主要受到了西方古典主义、装饰艺术、西方现代主义以及新民族形式主义建筑的影响,建筑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刚刚登上舞台的中国建筑师,一方面探索着西方建筑与中国建筑形式的结合,试图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寻找适宜的融合点;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走向现代主义建筑的时代挑战,总体来说,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中国建筑师成长的最活跃时期。但很可惜的是,这个活跃期十分短促,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就中断了。从1937至1949年,中国陷入了持续了12年之久的战争状态,这个时期成为了近代中国建筑活动的一段停滞期。

2、第二阶段:1949年——1978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之后的一段时期,建筑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采取了“一边倒”倒向苏联的外交格局。随着苏联的援助以及援建的“156项”建设项目的实施,苏联专家分批来到中国,给中国带来了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将苏联的建筑观念和建筑理论输入到了中国。中国建筑风格开始受到苏联建筑的影响。所谓苏联式建筑是指苏联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建筑既有古典主义建筑的宏大,也有俄罗斯建筑的浑厚古朴;建筑具有纪念性和象征性,并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的建筑风格,例如今北京展览馆,建筑整体造型为典型的俄罗斯建筑形式。这个时期建筑的泛政治化使得中国建筑界中断了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之间的联系,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又使这一时期的建筑实践失去了20世纪20、30年代的那种建筑商业化和商品化的经济基础,因此建筑思想不可避免地在现代性共识上大大后退。

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建筑师们也开始了探索新的创作方向。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相对封闭的创作环境里,一些建筑师选择放弃“官式”的建筑创作方向,开始把探索的目光转向民间传统的地域性建筑,从不同地域的民居建筑形式之中寻求民族式的创作源泉,例如由建筑师徐中设计,地处北京长安街的外贸部办公楼。除此之外的例子还有:天津大学教学楼、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等优秀作品。

总之,在1949年之后一段时期,建筑风格又有了新的变化。虽然此时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受到批判,但是现代主义建筑所体现经济、功能的优势仍然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因此并没有完全中断其发展。

3、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此时的中国与外部世界隔绝太久,因此国门一打开,当大量西方传统与现代建筑观念、创作思潮、设计风格纷纷登陆中国的时候,立即成为建筑师们效仿的对象。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几乎涵盖了当时西方的所有流派和流行思潮,一时间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彼此交织、多元共生的局面,中国建筑受到了包括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高科技主义多种风格的影响,中国的建筑风格越来越倾向于多元的方向发展,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建筑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如今中国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建筑风格特色,对于国外建筑风格的学习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形式的表层上,没有真正将中国的精华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当然中国建筑设计师们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建筑风格的探寻。例如获得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此次获得普利茲克建筑奖的建筑——宁波博物馆,几乎所有评委都评价其“:根植于当地文化的底蕴,又能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对于中国建筑风格的未来走向,王澍先生也表示说:“尽管我们保护传统,传统还是会消亡。更重要的是,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如何能让传统继续有生气地活着。”确实,对于现代中国建筑风格的探寻最重要的并非是建筑的形式问题,而是在设计建筑物时是否真正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要明白正是由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文化的迥异,才最终呈现出了如此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建筑设计。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也会有所改变,就如意大利STUDIO建筑事务所负责人弗兰克所建议的:“要观察你的国家,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用你们像孩子一般好奇的眼睛去解读这种变化,并且用自己的想象力去预测和分析将可能成为在你的国家被作为标志形象的未来潮流。”

4、结语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师开始在中国进行建筑设计。如雷姆.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ARUP公司设计的“水立方”等等,“西方”的设计几乎涵盖了当代中国所有的国家级项目。诚然,客观来看这些建筑物的确有其令人着迷的地方,但是其中的一些所谓“西方”的设计与中国城市的本土的风格完全脱离,这种不和谐使得目前的一些城市像是一个五花八门“大世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别的国家先进、合理的理念我们也要学会适当的接受和采纳,但是适合于中国的建筑风格更应当来自于当代中国对于建筑的需求,建筑应是时代的、民族的、世界的,这样建筑才可能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现代建筑作品。这对现在以及未来的建筑师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中国建筑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因此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我们应当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翟睿,新中国建筑艺术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3]   王俊杰,民国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性探析——以近代南京建筑为例,河南大学,2013.

[4]   周立,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分析,艺术百家,2008.

[5]   周靓,中国近现代建筑形态探索与过渡性研究,西北美术,2016.

[6]   杨涛、杨昌鸣、滕军红,“风格”的来源——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探索的收获,新建筑,2012.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建筑师建筑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当建筑师
建筑设计的困惑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中式建筑风格设计中传统窗花的应用研究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