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变革与高校新闻摄影教学的应对

2020-11-10徐沛陈静

传媒论坛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新闻摄影新技术实验教学

徐沛 陈静

摘 要:技术发展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态产生、发展的内在原因。本文在梳理摄影技术发展源流的基础上,分析了数码摄影技术在新闻摄影领域取代传统胶片摄影的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作为新闻学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摄影有必要从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到实验形式都要做出相应调整,才能有效应对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要求。

关键词:新闻摄影;实验教学;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J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2-0-02

新闻摄影教学实验环节的内容与要求根源于摄影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内在密切关系。技术变革带来的媒介形态变化赋予摄影实验教学以内容和形式。而当今媒介技术可谓日新月异,数码摄影不仅已经完全取代传统胶片摄影成为新闻摄影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图像的主要来源,其他新技术,诸如VR、AR正在迅速涌现,并在媒介占据自己的位置。新闻摄影如果停留在传统教学大纲框架下,仅仅以传统摄影技术为主要内容,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无法跟上业界一日千里的实践需求。本文将在梳理新闻摄影从诞生以来就与技术变革密不可分的关系入手,在介绍分析当下新技术潮流的基础上,分析修订新闻摄影课程定位,调整新闻摄影实验教学内容,改变新闻摄影课程名称以应对技术变革的主要路径。

一、摄影技术沿革与数码摄影技术的普及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先后经历了多种技术形态的演进才形成了当下数码摄影数字摄影占据主流、其他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活跃技术生态。所有这些形态的演进,都是某种新技术应用的结果。“摄影学中通常所说的传统摄影方法是指胶片摄影法。它是在卤化银感光材料和明胶的发现和应用与小孔成像原理结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图像捕捉技术。它曾经是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广泛、运用最普遍的摄影方法,直到1991年,柯达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台数码照相机,宣告数码摄影的问世,胶片摄影法的位置逐渐被取代。”[1]

数码摄影系统中,“电荷耦合器(CCD)可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而芯片将电信号改变为纯数字信号,存入储存卡中,储存卡就相当于底片。”[2]与传统摄影相比,数码摄影具有诸多优势:“在操作方面,数码相机可以立时查看,不满意立即重拍,而传统相机必须等到照片冲洗后才能看到;在储存与传输方面,数码相机的图像以数字信号存在,可以与多种设备进行信息传输,且图像质量不会损失,不用如传统摄影保存底片的麻烦;在费用方面,数码相机拍摄照片不需胶片,无额外费用,储存卡可反复使用……”[3]加之新聞摄影讲究报道的实效性与传播的广泛性,颜志刚在预测摄影的诸多应用领域时指出:“在新闻摄影领域,数码摄影将最先完全取代传统摄影方法。”[4]2006年4月,周凤桥发表了一项对国内有代表性的23家报纸的问卷调查——《还有多少人使用传统相机》。调查结果显示,5家中央级报纸和其他11家省级报纸和地市级报纸已全部使用数码相机,另外7家报纸则传统相机与数码相机并存。近年来,数码摄影技术迅速发展,成像质量、部件稳定性等进一步提高,早已成为新闻摄影的绝对主流。[5]

二、相关传媒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在视觉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是翻天覆地。摄影技术诞生之初,世界尚处于前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呈现主要依靠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而今即将进入网络3.0时代,网络彻底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网络1.0时代,网络媒体出现,它的海量空间与随时随地发布稿件的特性打破了平面媒体的版面空间与发布时间局限。网络媒体还具有远高于传统媒体的信息聚合能力,信息呈现形态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于一身,多媒体协同,甚至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成三维图像或动画、全息图像等。通过对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呈现方式的相互转换,使信息传播‘富媒体化,从而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和信息接受系统,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6]彭兰在2013年发布的《新媒体发展趋势年度报告》中总结了以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为核心的网络媒体重定向,视频化是网络媒体的“宽带革命”,移动化是信息传播的“时空革命”,社交化是人与媒体的“关系革命”。[7]

当下尤其引人注目的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两项新技术更是在制作与呈现环节都对新闻形态进行了重塑。VR立足于“建构现实”,将用户引入兼具沉浸、互动与想象的虚拟世界,AR则把重点放在改进“物质世界”上,力求通过引进的“数据层”来加深用户对现实的理解。受众可借助VR技术瞬间“抵达”新闻现场,并进行360度全景审视,减少报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信息衰减”。而AR技术则更进一步,将音视频等多维信息“叠加”至文本之上,通过“再语境化”的信息拓展,大大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8]

信息采集与呈现的技术变革改变了新闻摄影的常态。以2017年建军90周年阅兵报道为例,可见当下新闻摄影的创新。《解放军报》以报纸专版、专栏、特刊结合微视频、H5以及“两微一端”等形式,形成丰富多样的全媒体报道。特刊共12期(90个版面),采用画卷展开的视觉形式,突破陈规,实现一种“军史画卷”的效果。建军节前一天,推出了首张全媒体虚拟现实报纸,把网站视频与头版图片链接起来,让报、网、端互动,文、图、视同台。此外,还推出了引人注目的“强军火炬”快闪H5产品。[9]

而新华社则在阅兵当天,派出摄影记者二十多人,在现场共播发实时动态文图讯息(快讯20条、图片200余张),并对阅兵盛况进行现场直播。与此同时,新华社的全媒报道平台与其音视频部联合推出了大型网络直播“红色追寻第二季·强军之路”,引发关注超过七千万人次。微视频成为此次报道中最引人注目的形式之一。新华社微视频超过30条。人民日报客户端则推出了访问量创纪录的H5产品(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穿越时光,这是我保家卫国的样子》(浏览次数突破10.4亿)。[10]

由此可见,近年来主流媒体在重大新闻报道中早就开始全面应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

三、新闻摄影教学的定位调整与实验教学的变革

以图文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新闻摄影定义越来越不足以准确描述当下新闻摄影的视频转向与交互特性的业界发展现状。2002年,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出版了第一本面向学界与业界深入介绍视觉新闻领域的教科书《视觉新闻》,作者认为文本、音频、动态图像、平面设计与交互多媒体设计的结合将是互联网时代大众传播的主要方向。[11]美国全国报业摄影师协会(NPPA)行业准则中,也已用“Visual Journalism”代替了2004年版的“Photojournalism”。面对新技术日异月殊的变革,虽难以取得完全标准且一劳永逸的定义,但对现阶段进行严谨界定仍是必要的。因此,笔者主张以“视觉新闻”替代“新闻摄影”,指称当下发布于网络平台,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于一身,交互性逐渐增强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并且在课程名称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调整课程名称基础上,《视觉新闻》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形式可能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内容上看,该课程不仅需要纳入视频拍摄、制作等内容,还需要适当补充视觉技术、视觉传达和视觉文化的素养和思想的积累,适当拓宽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同时,从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要将新闻报道与摄影、摄像、电脑、手机、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既着眼于每个学生个体对整个新媒体新闻报道的各个技术环节的理解与掌握,也要注意从团队协作的层面为学生将来在新媒体条件下实践操作打下一定的技术和思想基础。

四、结语

如果拍攝于1842年的《柏林大火》就是现代新闻摄影的起源,那么,经过差不多180年的发展,可以说新闻摄影的技术形态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闻摄影教育显然有必要与时俱进,跟上摄影和视觉新闻报道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调整并优化教学形式与内容,让高校相关专业学生为将来从事相关新闻报道工作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颜志刚.数码摄影的特点与前景[J].新闻大学,2003(01):65.

[2]李文方.世界摄影史[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51.

[3]李鹏.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发展浅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08): 92-93.

[4]周凤桥.还有多少人使用传统相机[J].中国记者,2006(04):80-81.

[5]盛希贵.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挑战[J].国际新闻界, 2007(02):7.

[6]中国网络媒体的未来[R/OL].http://tech.qq.com/a/20131122/015404. htm#p=1.,2013-11-25.

[7]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1):35-36.

[8][9]杜江.新闻摄影的新媒介、新技术与新趋势[N].中国摄影报,2018-07-20(001):1.

[10]Harris C R, Lester P M. Visual journalism: A guide for new media professionals[M]. Allyn & Bacon, 2002:xvii.

[11]盛希贵.新闻摄影教程.第4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9.

其他作者简介:

陈静,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史。

猜你喜欢

新闻摄影新技术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