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0-11-10林叶舒
林叶舒
數学思想,反映了人们在从事数学科学研究活动后所揭示的数学本质及其规律的深刻认识。它是数学科学产生、发展的根本,是探索研究数学所依赖的基础,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和精髓,内涵十分丰富。因此,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时应该努力反映和体现其背后所蕴藏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逐渐了解和深入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将以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多少》的内容为例,说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如何体现和落实数学思想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准备课的第二课时《比多少》。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在准备课《数一数》已经初步认识了1~10,并且能够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课在小学数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与前面准备课中“数一数”有着内在联系,也是后面学习有关比较数的大小和加减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完“数一数”后对数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入学前积累的一些生活经验,这为学生学习“比多少”打下了基础。但是因为他们刚刚进入小学,对比较两个数的具体方法还未完全掌握。虽然在入学前对“同样多”“多”“少”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有些学生不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只靠数一数或者猜测的方法进行比较。本节课要学习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来比较事物多少,这是一个重大的飞跃。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在摆一摆、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数学思考:在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发展数感。
3.问题解决: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品的多少。
4.情感态度: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比较物品数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学难点】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图片、卡纸。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景动画。
师: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在正式学习之前,老师有一个故事想分享给大家。
2.边播动画边讲。
师:在一片森林里,住着小兔和小猪两家人,它们既是邻居也是好朋友,相处得非常和谐融洽。有一天,兔妈妈说想要盖新房子,就请小猪一家来帮忙。于是,它们便忙碌起来了,你们看,小猪扛着木头,小兔搬着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房子就快盖好了。最后,热情的小兔还在房前的桌上准备了水果和蔬菜招待小猪呢!
【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这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师(过渡):故事讲完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有没有边听边观察?老师准备了两个问题,首先看第一个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习“同样多”。
(1)提出问题:比一比,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
师:要知道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我们可以怎么比呢?
生:数一数……(板书:比多少)
(2)运用贴图,比较数量。
①打乱图片顺序,进行辨别。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比较方法,我们先把小兔和砖请出来。(老师打乱图片顺序,将其贴在黑板上)
师:你们看老师贴得对吗?
师:要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这是两种事物的比较,所以要把它们分开,相同的放在一组,这样才能进行清晰的比较。
②按顺序贴图,进行初步理解。
教师将小兔和砖的图片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贴在黑板上。
师:你们看,一只小兔搬一块砖,一只小兔对应一块砖,没有多余的砖或兔子了,所以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呢?请你们先初步估一估。
生:同样多或者一样多。(板书:同样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时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这就是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你们记住了吗?
找出图中含有同样数量的物品或者动物。如小兔和胡萝卜的数量、小猪和苹果的数量、小兔和凳子的数量……
2.学习“多”“少”的含义。
(1)提出问题:比一比,小猪和木头的数量谁多谁少?
(2)拿出装有卡片(小猪和木头)的信封,同桌之间互相摆一摆。
师:你发现了谁多谁少吗?
生:木头多,小猪少。
师:你是用了什么方法来比较的?
生:一一对应的方法。
(3)请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
师:很好,第1只小猪扛第1根木头,第2只小猪扛第2根木头,第3只小猪扛第3根木头,屋子旁边还有1根木头。我们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就可以知道木头多,小猪少。(板书:多少)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师:同学们真聪明。同学们,请你们记住了:这个世界上,有多就有少,有少就有多,多与少是相对而言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学习了数一数的基础上,通过辨一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同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圆片和三角形),边摆边说。并请同学上台分享。
(1)先擺一摆,再说一说。
①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
②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2)将其合作的成果贴在卡纸上,向同学们展示。(有“同样多”,也有“多、少”)
师:同学们合作得真好。
2.课堂演练。
做书本第7页的第3题。第8页的第3、第4题。
3.说一说生活中有“同样多”,也有“多、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例子。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笔者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加强知识训练,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的理解。】
四、归纳总结。能力提升
利用板书,形象直观地进行总结:比较两种事物的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如果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它们的数量同样多;如果没有都对上,就是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多,或者是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少。
【设计意图: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及时总结,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五、课后拓展,内化知识
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课后有实践,进行知识的拓展。】
【板书设计】
【评价及反思】
通观整节课,我们可以看到,该教学设计围绕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用情境为主线串起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丰富生动的小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便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新课伊始,以小兔盖房子的故事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顺利地引出新课。随后,从故事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一:比一比,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引出“同样多”的知识点;在完成问题一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二:比一比,小猪和木头的数量谁多谁少?引出谁“多”谁“少”的数学知识。上述两个问题的提出,是循序渐进、逐层递增思维难度的,符合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2.落实新课标倡导的“四基”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探究新知和巩固运用两大环节,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倡导的“四基”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较好地掌握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养。
3.为学生数感的形成奠定初步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一比、说一说、猜一猜、估一估、摆一摆等多种学习形式和学习活动,把数学知识融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数学知识,启发他们开动脑筋思考,学生就会学得开心、学得投入、学得自信。教学中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教学流程,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和形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课堂教学引导探究不够具体深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运用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对两种不同的事物的数量进行比较,但也有个别学生在比较过程出现错误的情况;在教学第二环节,引入问题之后,先将小兔和砖的图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并辨别,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为后续学习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做了铺垫。但在上述两个方面,教师的引导探究还做得不够具体深入。此外,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时,课堂场面有点难以控制;在故事导入时,事先准备不充分,导入视频播放出现问题。这些都是后续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