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资产剥离对中石油经营业绩的影响
2020-11-10马伟什
马伟什
摘 要:按照国家油气管网改革方案的安排,中石油所属油气管道资产剥离到国家管网进行统一运营管理。油气管道资产的剥离,对中石油整体业务影响重大。通过分析可知,中石油为此将减少约190亿净利润,但对避免油气企业重复建设运输管网,提升企业核心业务创新能力有长期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油气管道;中石油;资产剥离
1 油气管网改革方案尘埃落定
2020年7月23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与中石油和中石化达成40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资产收购协议。上市公司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公告表明,中国石油下属的8家管道分公司资产价值2687亿人民币,中国石化主要的管道资产价值1195亿元人民币,以上管道资产将通过划转的方式归属国家管网。
拟定于2020年9月30日的交易一旦达成,新组建的国家管网将成为注册资本5000亿元人民币的国资委下属一级央企,拥有国内石油天然气运输主干管网、地方管网的所有存量资产,并在未来从事油气管网运输与接入的核心业务。这项重大改革对中石油的油气管网运输业务构成影响。
在新的国家管网公司股权结构安排中,现有的油气企业占有重要地位。中石油以29.9%成为第一大股东,中石化集团持有14%股份,中海油集团持有2.9%股份,其他份额由国资委承担出资人责任持股。在此情况下,国家管网公司更多地承担了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基础设施职能,改变了油气管网市场原本的竞争态势。与此同时,中石油减少了油气管网运输业务带来的收益,对其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影响。本文研究了国家主导的油气管网改革实施方案,并从中石油企业经营角度分析了油气管道资产剥离产生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希望对改善企业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帮助。
2 管网分离改革及其动机
2017年5月,《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现油气管网运输和销售分离,最终实现干线管道独立运营。借此机会,实现油气管道资产的独立,油气输送从销售渠道中分离,管道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开放接入。
政府力推的油气管网改革导向力求通过成立国家管网公司,来逐渐剥离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旗下的油气管网资产,统一到国资委直属的国家管网公司进行独立运行,其机制和模式接近于国家电网与各发电企业形成的电网运行与发电接入模式。从行业层面,剥离各自为政的管网运营资产,组成统一的国家管网运营企业主体,有助于减少三家主要的油气企业间因各自为政而导致的过度竞争;从产业发展角度,独立运营的管网有助于打破市场壁垒,实现管网接入的无歧视,促进行业上下游企业的竞争发展;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统一的管网运营主体,有助于健全和完善管网安全监管,化解潜在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油气管网本身属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基础设施,带有强烈的自然垄断属性。所谓自然垄断的特征表现在,油气管网就像自来水管网一样,物理空间上具备排他性,规模经济上具备成本次可加性,网络经济上体现出巨大的网络外部性。因此,由一家企业经营管网的成本远远低于多家企业共同经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分属三家主要的油气企业,因为所有制障碍和市场竞争态势,各家主干管网和地方管网建设各自为政,相互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经营失序。自然垄断行业的成熟做法是纳入公共物品提供,由政府授权企业独家供应,通过政府规制来保证服务的非排他性。
其次,油气管网的公共物品属性,是国家推行《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改革方向。根据该《办法》规定,2019年5月24日起,油气管网运营主体要无歧视开放自身运营平台,向所有符合条件的第三方用户开放接入,不得无故拒绝或者拖延。此举为塑造良好的油气上下游企业竞争环境,打破油气管网运营的垄断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办法》对中石油的油气管道业务经营直接造成影响,预期会造成管道业务的毛利率下降。
第三,各自为政的企业自建油气管道,会给油气运输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企业间各自为政的安全监管体系,不利于整体的油气管网监督,凭空增加了技术、法规、监管力度、全局风险把控等方面的复杂度和监管难度。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可以健全监管和预警体系,实现全局化监管,保证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的高水平维持。
因此,国家管网公司于2019年12月9日成立。根据总体改革方案部署,国家油气管网公司通过两步走的方式完成管网经营资产的收购合并:首先在2019年10月,完成了各企业所属管网运营管理权的统一移交;其次,在2020年9月30日实现各企业油气管道资产划拨、人员移交、项目交接。
3 对中石油业务的影响
通过分析2016-2019年中石油上市公司年报可以发现,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完成大规模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石油的油气管道总长度在过去四年中增长缓慢。从结构上看,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17年结束最后的建设工程,所以境内天然气管道运营长度增长缓慢,境外管道工程如中俄东线北段,尚处于试运行阶段,效益不详;同期,原油管道也受限于油田开放和石油炼化布局的成熟,基本稳定;唯一显示出较明显增长的是成品油管道,2019年出现显著增长,得益于一批炼化项目的下游输送管线开通。
从财务报表上分析,油气管道业务的剥离,降低了中石油母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中石油下属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达72.26%,在近4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中平均每年营业收入约430亿人民币,实现净利润约190亿人民币,而且多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均高于净利润总量,对应其2329亿左右的总资产,资产收益率高达7%,远优于上市母公司整体4%左右的资产收益率(见表1)。
通过财务指标可见,剝离管道业务对中石油的盈利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实际情况是,国内垂直一体化程度极高的石油化工类企业,在下游成品油价格管制的条件下,往往通过油气运输环节的利润转移来抵消下游限价的转嫁效应。反映到上市公司财报上,体现为零售业务的低毛利率和管道运输业务的高利润率。虽然对于中石油来说,成品油零售业务也是高度垄断的,但是,作为终端零售业,成品油受到发改委价格司的限价,但管道运输则不受影响。在过去管网运输与销售业务一体化情况下,提升运输核算价格,保持本企业运营油气管道的排他性,是提升上市公司利润水平的可行方式。在油气管道资产剥离之后,之前这种利润转移策略失灵。
由此可见,油气管道业务是中石油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作为企业的现金流,现阶段建设投入少,利润创造能力强,保持垄断属性。但在响应国家油气管网改革的大背景下,油气管道业务无法再为母公司创造利润。中石油必须要在自身核心业务上做出更多努力,才能弥补油气管道业务剥离带来的利润损失。
4 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从本质上说,就是通过剥离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现有的油气管道业务,通过大一统的国内油气管网建设和运行主体提供公共的服务接入,从而激发行业内竞争活力。对于油气管道资产占优的中石油来说,这项改革牺牲巨大,对整体盈利水平构成影响。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新成立的国家管网公司中积极发挥大股东的作用。作为企业大股东,中石油运营油气管道干线和地方线路的资历是毋庸置疑的,新成立的国家管网公司需要中石油发挥自身技术和经营经验的优势,保证油气管网的运行。国资委在实际经营中更多扮演出资人的监管职能,对具体的运营不做干预。而中石油在国家管网董事会中的两个席位代表了更多的企业经营话语权,需要企业积极运作国家管网
公司。
第二,重视石油天然气上下游细分行业的竞争性培育。国家进行行业治理的主导方向是鼓励市场竞争,培育多元市场主体,而不是一家独大。随着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中石油传统的国企垄断性色彩又削弱了一层,体现公共服务属性和社会稳定职能的业务被逐渐剥离,也体现了中央对打破行业垄断,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决心。对于中石油来说,重塑企业竞争力,不能仅依赖于油气管道这样的政策垄断性行业,只有积极投身科技创新领域,加大自身在能源经济领域的创新力度,才能适应高质量增长的要求。
第三,能源安全需要集中的统筹监管。作为企业实施各自的油气管道安全监管固然是好事,但是从全局出发,要有整体安全监管和预警机制才能防范整体的潜在风险。油气管道业务既是企业经营现金牛,也是社会经济运行安全的守护神。企业要按习总书记倡导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为能源运输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歌.国家管网收购“两桶油”主要油气管道资产中石油成第一大股东[N].经济观察报,2020-07-27(002).
[2]王雅洁.催生国家油气管道公司[J].新能源經贸观察,2018(11):64-68.
[3]佘超,田富俊,王晓云.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油气管道风险监控及预警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