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临床科室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2020-11-10邹世泰

医学信息 2020年19期

邹世泰

摘要:目的  評价医院临床科室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医院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方法  根据医院的运营及医疗质量相关报表选取卫生人员数、床位数等指标作为投入指标,出院人次、门诊人次等指标作为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测算相对效率值和超效率值,评价分析某二甲综合医院各临床科室2019年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效率值的影响因素。结果  某二甲综合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相对有效的临床科室有12个,配置弱有效的科室有2个,配置无效的科室有8个;在超效率模型下的效率值大小不一;平均住院日等指标是影响超效率值的因素。结论  某二甲综合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一般,建议调整卫生资源的投入量,从而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推进医院管理层面对临床科室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干预。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DEA方法;临床科室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19.003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19-0009-04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lloc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in the clinical departments of the hospital,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in the hospital,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hospital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to a certain extent.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hospital's operation and medical quality-related reports, indicato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health personnel and the number of beds were selected as input indicators, and indicato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hospital discharges and the number of outpatients were used as output indicators. The DEA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value and the super efficiency value, and evaluate and analyze a certain The alloc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in the clinical departments of the second-A general hospital in 2019 and the use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fficiency value.Results  There were 12 clinical departments with relatively effective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second-A general hospital, 2 with weakly effective allocation, and 8 with invalid allocation; the efficiency values under the super-efficiency model were different;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etc. The index was a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super efficiency value.Conclusion  The alloc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in a second-A general hospital was general. It was recommended to adjust the input of health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and promote reasonable intervention by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in the alloc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in clinical departments.

Key words: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DEA method;Clinical departments

卫生资源是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所占用或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总和。在当下医院运营活动中,特别是在医保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优化自身卫生资源的配置,使得卫生资源配置趋于合理甚至最佳的状态,提高整体运行效率从而使社会效益得到相应的提升是值得医院运营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创立,它是将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的概念与方法相结合,构成了运筹学的一个新的领域。它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即决策单元)进行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本研究采用DEA法对某二甲综合医院2019年临床科室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旨在通过此方法分析医院临床科室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对有效性,从而优化医院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某二甲综合医院2019年全年医院运营情况及医疗质量相关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可靠。采用DEA方法作效率评价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投入及产出指标,根据医院的运营实际情况,咨询相关管理人员及参阅其他相关文献[2-5]确定投入产出指标,投入主要是人财物方面的投入,选取投入指标为卫生人员数(医护)(I1)、实际开放床位数(I2)、固定资产总额(I3)、卫生材料支出(I4);产出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选取出院人次(O1)、门诊人次(O2)、业务收入(O3)。

1.2方法  采用DEA方法对医院各临床科室卫生资源配置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分析。

1.2.1 DEA模型定义  DEA有两个基本模型,CCR模型和BBC模型。CCR模型的理论前提假设规模收益不变,BCC模型是对CCR模型的延展,BCC模型的理论前提则是假设规模收益可变的,将CCR模型下的总效率分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等于1为技术有效,说明在该决策单元现有给定投入下已经达到最优的产出;技术效率小于1这说明投入存在冗余或不足。规模效率等于1为规模有效,说明该决策单元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阶段;规模效率不等于1,说明该决策单元处于规模收益递增或规模收益递减的阶段。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投入量增长,产出量增长的倍数大于投入量增大的倍数;规模收益递减是指投入量增长,产出量增长的倍数大于投入量增大的倍数;规模收益不变则是产出量增长的倍数等于投入量增大的倍数,决策单元处于最佳生产规模。若总效率等于1则说明,该决策单元既是处于最佳生产规模也是以既定投入获得最优产出的状态,即为DEA有;总效率小于1,但技术效率等于1为DEA弱有效;总效率小于1,技术效率也小于1则为DEA无效[6]。

1.2.2 DEA模型选取  因医疗卫生机构无法控制其产出规模,减少投入比增加产出更可行,所以采用以投入主导的BCC模型的衡量方式。BBC模型的常用形式为式(1):

DEA模型对于DEA有效地判定:设式(1)的最优解为?姿*,S*-,S*+,?兹*;若?兹*=1,则第j0个DMU为弱DEA有效;若?兹*=1,且S*-=0、S*+=0,则第?兹*个DMU为DEA有效;若?兹*<1,则第j0个DMU为非DEA有效[7]。简单来说效率值在[0,1],等于1为有效,小于1则为无效。式(1)的Σλ=1表示DMU在最适生产规模下生产属于固定收益阶段,而CCR模型没有此约束。所以CCR模型有效既是规模有效,也是技术有效,而BCC模型只是技术有效。

2结果

将原始数据导入Deap2.1数据包络分析软件进行有效性测算,结果显示:22个临床科室中,经DEA模型进行有效性测算综合效率为1的科室12个;综合效率小于1而技术效率等于1的科室2个;综合效率及技术效率都小于1的科室8个,见表1。由于多数科室都是相对有效的,基本的DEA模型不能做出进一步比较,引入CCR模型基础上的超效率DEA模型行有效性大小的测算。在超效率DEA模型下,被评价的DMU不在其他参评DMU所组成的集合 中[8]。運用MAXDEA数据包络分析软件测算超效率结果见表2。为进一步说明超效率DEA模型下效率值的影响因素,再取几项实际工作中较有意义的运营指标并结合相关文献[8,9],以超效率值为因变量,各项指标为自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的自变量指标有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出院人次、门诊人次、业务收入、卫生人员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固定资产总额,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3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该院相对无效的有8个科室,即表明其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存在投入冗余抑或产出不足的情况。其中神经外科的资源配置情况最不理想,存在大幅度的产出不足和一定程度投入冗余;其次便是便是心胸外科也存在相同的情况。投入方面的冗余,各配置无效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其中卫生材料支出方面的投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变化,可跟踪科室卫生材料实际使用情况,可通过一些行政手段如严格控制用量避免不必要或纳入绩效管理并增加此在绩效扣罚的比例等;再者减少其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甚至一定时期内不再投入。人员和床位投入可根据实际情况,降低一定的此类投入,将此流向优势科室。在产出不足方面,既定投入下,门诊人次方面的产出也是差距变化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也是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及呼吸科此项产出较低。就地域及医院实际情况而言,心胸外科及神经外科收治病种较为复杂,本地域的相关病种发病率不高,治疗过程复杂漫长,且相应的诊治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呼吸系统的疾病也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相关社会需求也不是很高。相关种种因素造成投入产出的严重不足。医院也在采取一系列手段努力提升此些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如通过上级名医院的进行技术帮扶、教学查房及带教等。

弱有效的2个科室,规模收益存在变化,投入增减的比例不等于产出增减的比例,说明对于给定的产入而言其投入已最小,或对于给定的投入而言其产出不是最大,应适当调整其投入产出规模。相对有效的12科室中其投入产出的规模已达到最优,卫生人员、开放床位、固定资产及卫生材料支出各项投入得到充分利用。

结合表2来看,在超效率DEA模型下,DEA有效的科室效率值也存在很大的差额,诸如大五官科等的边缘科室效率值很高,而内外科一些传统科室效率值相对较低。在实际运营活动中,卫生资源往传统科室投入较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不一定就会吸引更大的诊疗需求;而小科室本来投入就少,但有相对稳定的诊疗群体,在运营的一定程度上比传统科室更有优势。总体来说,有效性的差异基本上反映了相关科室的运营实际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平均住院日对超效率影响最为显著,呈正相关。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上讲平均住院日越高,超效率值要越大。在传统医院运营理念中,平均住院日低往往是运行良好的表现。实际工作中,对于缩短平均住院日的考核,使得治疗一些诸如手术或肿瘤及心脑血管等患者的临床科室的治疗过程趋于过分追求快速的功利化,而未能从规范化的角度来严格执行诸如术前等待或临床路径管理及单病种规范化管理方面的要求,因此根据各专科的特点来使平均住院日回归一个可控的范围是值得思考的方向。其次便是门诊人次对超效率值得影响也是呈一定的正相关,在现阶段医保改革的背景下,提高门诊患者的诊治量及诊治效果对于二级医院对冲医保给付的压力也有相当的正面激励作用。

相对而言,DEA方法只是一种技术理论上的测评手段。DEA模型对相对无效的决策单元可以提供明确的信息,而对于相对有效的决策单元则很少。正因为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从而不是绝对的说明有效的决策单元不需要任何调整。且当评价指标或决策单元过多时也会降低评价的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随机因素,本年度的投入或许在下个年度甚至未来几个年度才能看出实际产出效果。如开展一项新治疗技术所增加的投入,在前期的治疗推广中或许无法获取患者的信任,患者还是习惯于一些成熟可靠的治疗体验,因而短期内也就无法看到明显的产出。相关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及可信度对配置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各临床科室在医院的功能定位及诊疗需求不同,相应的投入产出也是不同。从实际情况上讲,二级医院受自身医疗技术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优化资源配置的总体目标还是应控制其投入规模。随着医院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推进,科室医疗技术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是使资源配置趋于合理的重要因素。医疗技术水平是医院的生命力,医院的宗旨永远都是治病救人。作为公益性机构,医院的运营成效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层面上的考量,更应注重社会效益方面的提升。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才能逐渐地被公众所信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持续地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

DEA方法对决策单元的投入及产出信息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利用投入产出数据确定生产前沿面,依据生产前沿面与决策单元的相关数理关系,作卫生资源配置相对有效性的评价,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给出具有相当说服力且明确直观的评价结果,对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及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魏权龄,胡显佑,严颖.运筹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3-293.

[2]陈琳,田晋莹,廖竞浩,等.广东省21个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中國卫生资源,2019,22(3):219-223.

[3]瞿茜,蔡春凤,吴映雪.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2017年武汉市卫生资源配置和服务利用效率评价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0,36(2):133-136.

[4]钱然,马爱霞.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运行效率评价--基于DEA模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4):280.

[5]黄巧红.某院临床科室经营绩效评级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5):97-100.

[6]李静,宗诚,姚静.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医院临床科室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J].中国医院,2018,22(2):30-32.

[7]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40-166.

[8]郭亚楠,张瑶,张馨予,等.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医院技术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7):38-40.

[9]王存慧,王珩,李念念,等.基于DEA-Tobit模型的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5-48.

收稿日期:2020-06-02;修回日期:2020-06-12

编辑/钱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