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了结自己?
2020-11-10尹传红
尹传红
打小痴迷科普科幻,书香悦读一路相伴。分享科学奇美理趣,留下探索思考印记。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自杀通常与社会压力、家庭问题、经济原因等多种因素相关。关于自杀,多年来我一直记得有一个谐趣而又不乏悲情的说法:这是对一个暂时性困难的永久性解决。这也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做出的关于自己生命的决定。对研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家而言,自杀一直是个难解之谜。如果说,自我保护是人类最强烈的本能之一,那么,促使人们走上自杀这条不归路的动机一定更为强烈。
进化理论告诉我们,繁殖是进化过程的动力,而生存则是繁殖的必要条件。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当个体实现其自身的内在适合度的能力急剧下降时,自杀行为最有可能发生。能力急剧下降的指标包括预感自己未来的健康状态不好、慢性疾病、丢脸或失败、对成功的异性恋爱关系不抱希望,而且感觉自己成了家庭的负担。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在上述条件下,个体要想将其基因传播下去,较好的方式莫过于让其亲属有更好的繁殖机会和条件。如果一个人成为其家庭的负担,那么,其亲属的繁殖和他(她)自己的适合度都可能因他(她)的存在而受到损害,假如他(她)死了,该个体的基因或许会有更好的机会被复制。现有的证据表明,人类有可能已经进化了对情境十分敏感的心理机制,用于评估自己未来的繁殖可能性,以及自己为家属带来的净代价。
奧地利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提出一种理论:自杀是受人的本能所驱使(特别是他所说的“死本能”)。自杀的意念本来就存在于人的精神结构之中,这是指向自己的无意识的敌意、是向自己发泄愤怒。后来的一些解释趋向于把自杀和精神抑郁、绝望及感情痛苦联系在一起。但这些理论都无法成功地解释一个有关自杀的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在看似相同的环境中,有些人会自杀,另一些人却不会自杀?现在我们了解到大多数自杀者均有精神障碍,几乎都是由于脑部疾病或心理病理因素造成的。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厌食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双极性(躁狂—抑郁)失调或者其他心情不适。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只是加速了自杀的发生而已。
有研究者指出,抑郁症状、心智敏锐和紧张、忧虑不安行为的结合尤为致命。在高度紧张的情绪主导下,一个人走向自毁的内心冲动逐渐增大,并达到摧毁其自我防卫机制的程度,悲剧就发生了。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较早从社会学角度揭示,社会因素对自杀这种高度个体化的行为构成了一种根本性的影响,失范便是其中之一。涂尔干把某些令人困扰不安的境遇称为失范,这是一种由现代社会生活所激起的茫然感和绝望感。
致力于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的两位美国学者诺曼·法贝罗和埃德温·施奈德曼提出,自杀意图一般会以下述4种主要方式表达:直接的言语(比如“如果你离开我,我就自杀”)、间接的言语(比如“没有爱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活”)、直接的行为(比如囤积安眠药片)和间接的行为。而最后一种方式是有“迹”可循的:1.放弃珍视的所有物,立遗嘱,或者专注于其他“最后的”安排;2.突然和极端地改变饮食习惯或者睡眠方式;3.伴随着抑郁情绪,回避朋友和家人,或者改变其他重要的行为;4.学业表现或工作表现发生变化;5.性格改变,比如紧张不安、容易上火,或者不顾健康、不修边幅;6.滥用药物或酗酒。
今天,我们对于自杀,恐怕不能只看做病理、心理问题,更要从生命意识缺失的角度,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