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金霍洛旗:抬头看路,托起绿色底盘

2020-11-10谈乐炎

小康 2020年31期
关键词:伊金霍洛旗沙柳绿色

谈乐炎

走在盛夏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蓝天映衬、满目葱郁、碧水环抱,市区随处可见的街心公园白雾缭绕,这是雾森系统通过高压系统将常温的水以细微的水粒喷出,直径极小的微粒在空气中云集,形成的白色雾状的奇特景观。如果不是街边蒙文提醒,你会感觉这是一座位于中国南方的温婉美丽小城。

伊金霍洛旗,蒙古语意为“圣主的院落”,是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这块绿色宝地见证了中国元代文化的辉煌。然而近现代以来,因为过度开发和超载放牧,伊金霍洛旗变成了一块“生态疮疤”。

其实,这块曾经的“生态失守地”,蕴含着巨大的宝藏。伊金霍洛旗煤炭资源储量560亿吨,是全国著名的煤炭之乡和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之地。“在资源禀赋与生态治理之间,伊金霍洛旗人更早领悟‘发展与‘保护的理念精髓,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实在在的践行者之一,伊金霍洛旗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路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伊金霍洛旗旗委书记华瑞锋表示。

变“小老头林”为“绿色银行”

伊金霍洛旗位于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新中国成立初期森林覆盖率不足3%,风沙漫天,沙进人退,自然生态十分脆弱。

构想 伊金霍洛旗巧妙地将生态包袱化为生态资源,以“绿”托底,积极开发生态旅游文化产业。

伊金霍洛旗人很早就尝到了生态失守所带来的恶果,从上世纪70年代起,伊金霍洛旗被列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旗,各项大规模的治沙造林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生态状况也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的转变。目前全旗森林覆盖率达36.8%,全年空气質量优良率达88.7%。

作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典型代表,伊金霍洛旗近年来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努力践行新的发展方式,最终以前后对比鲜明的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以及矿区生态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由“灰”变“绿”的生态逆转。

如今伊金霍洛旗在推进生态治理的同时,着力转换发展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能源经济、现代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全域旅游等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距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园仅3公里的天骄生态文化林,既是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观区,也是防沙治沙项目区。在防沙造林初期,由于苗木短缺、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所限,只能以栽植沙柳、杨树、榆树等少数耐旱树种和沙生灌木为主,树种单一、林分较差,且大部分林木已进入过熟期、衰退期,形成了大片长势不良的“小老头林”。

从2010年起,伊金霍洛旗委、旗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对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周边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林区实施品质提升改造工程,累计栽植樟子松、油松、旱柳等乔木1200万株,平均高度3.5米,形成了以针叶林为主、针阔混交、适地适树、独具特色的“沙地林海”和“绿色银行”。

林区改造工程既优化了林分结构,改善了林分质量,增强了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防护功能,又挖掘了生态价值,带动了苗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绿色发展不能光低头栽树,更要抬头看路,要寻找和扩展致富的路子。”华瑞锋表示,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伊金霍洛旗大力发展林沙产业,形成了以重组木、生物质颗粒燃料、饲料、饮食品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林沙产业体。

沙柳是荒漠化治理的首选树种之一,也是沙生灌木开发利用中用量最大的树种。因其具有种源丰富、造林技术简单、成活率高、成本低和防护效益高等优势,长期以来在鄂尔多斯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以往由于沙柳平茬剩余物没有很好地被利用,大部分用做薪材,少部分用于生产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经济价值不高,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变“废”为“宝”。内蒙古清研沙柳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首先介入当地的沙柳产业,以沙柳枝条为原料,运用专利技术和特殊加工工艺,压制出防水、防腐的绿色环保沙柳木型材。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实行沙柳与优良牧草套种的科学种植模式,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可以带动当地农牧民积极种植沙柳,从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几十余家加工沙柳的中小型企业分布在各个乡镇,联结20000多户牧民的原料收购加工,实现每亩年收入1000元以上。通过引导广大农牧民科学种植沙柳,不仅有效改良土壤,还能促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牧民增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位于乌兰木伦镇的神东天隆集团公司武家塔露天煤矿,过去因大力度开采,导致地面形成丘陵沟壑及沙滩地貌。痛定思痛,武家塔露天煤矿从2004年开始了漫长的生态治理恢复之路,如今已经完成土地复垦面积5300亩,建设成160亩绿色蔬菜基地、100亩中蒙药材种植区、枸杞种植区、杜梨种植区和沙棘种植区,形成了生产—排土—治理—复垦—绿化的良性循环,2015年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以水为媒,激活绿色引擎

夕阳西下的红海子湿地公园湖面波光闪闪,成群的鸥鸟在水面飞来飞去。大片的辽阔水域,让你忘了它遭遇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典型瓶颈——水资源枯竭,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伊金霍洛旗原有水域空间受到挤压,城市河湖连通性一度遭到破坏。

一边是缺水,一边是废水“无处可去”。伊金霍洛旗以煤而兴,它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了废水排放问题——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井疏干水,利用不好就会成为巨大的环境负担。

这一对矛盾体催生了伊金霍洛旗建设城市生态水系的战略构想——将境内74座矿井产生的18万立方米疏干水净化处理后引入城市、引入乡村、引入园区,循环用于城市生态水系、园林绿化、喷淋降尘、项目建设等,有效提高了矿区疏干水的综合利用率,促进了河湖水质环境净化改善,全面提升了城市生态宜居品质。

为了进一步拓展水系空间,2019年,伊金霍洛旗在“三河两湖”环城水系框架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全长47.55公里的“五横六纵两支流”13条水系工程,从而进一步畅通以“三河两湖”为轴心的河湖湿地之间的连接“脉络”。目前中心城区水域面积达到17.8平方公里,营造了“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宜居环境。

此外,伊金霍洛旗还启动实施“东水西输”工程,经南、北两条输水管线,将东部、南部矿区14座煤矿疏干水引入西部农牧业地区。目前,已建成输水管线275.9公里,其中北线213.6公里,南线62.3公里,日输水能力达6.2万立方米,一方面用于农牧业灌溉用水,每年可减少地下水取用量3000万立方米以上;另一方面,用于河湖生态补水,有效补充了境内8条内陆河流和15个自然湖泊水量,促进了生态涵养,也对伊金霍洛旗乡村振兴大有助益。

如今,这座曾经缺水的北方小城有了水韵的灵动——因水成街、因水成景、因水成园的滨水环境和亲水氛围正在成为伊金霍洛旗的新特色、新名片。按照“舒展大气”“精美秀气”“亲水灵气”的理念,伊金霍洛旗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对中心城区5大区域、9个公园广场、28条市政道路、70余个景观节点绿化品质进行了精雕细琢、全面提升,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总数达33处,中心城区绿化率突破4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0余平方米;硬化人行道120余万平方米,铺设慢行系统25公里,城市绿道、慢行步道、骑行公园、林荫小路交错布局,以水为媒激活了伊金霍洛旗发展的绿色引擎。

将生态包袱化为生态资源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要脱离有钱时舍不得转、没钱时无力转的怪圈。”华瑞锋表示,尽管目前伊金霍洛旗还是以煤矿产业为主,但是转型布局早已进行,一方面对原有煤矿延伸链条进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型产业。

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位于乌兰木伦镇巴图塔采煤沉陷区,场址总面积约4.2万亩,伊金霍洛旗拟将该域约4.2万亩采煤沉陷区土地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在生态修复项目完成后实施“光伏+”项目,力争将伊金霍洛旗建设成为全国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和全国光伏产业示范区。

不仅如此,伊金霍洛旗对未来也已有了一个成熟的构想,巧妙地将生态包袱化为生态资源,以“绿”托底,积极开发生态旅游文化产业。

在乌兰木伦镇明安木独村和苏勒德霍洛村部分区域内,伊金霍洛旗正在规划建设内蒙古天骄御苑狩猎文化生态园(狩猎场)建设项目。依据采煤沉陷区现状条件,伊金霍洛旗在恢复生态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将狩猎文化与蒙元文化相结合,把该项目作为成吉思汗陵旅游外围资源的补充,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所原党委书记揣振宇表示,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伊金霍洛旗党委和政府未雨绸缪前瞻布局,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它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一个典范样本。接下来伊金霍洛旗可以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在优美的环境中营造大健康产业。同时引进名牌大学建立分校,进一步举办多种类型的国际性活动,进一步打响伊金霍洛旗的县域品牌知名度。

在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蒋任重看来,伊金霍洛旗通过持续优化生态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真正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协同起来。在生态建设方面既表现出充分的前瞻性,主动作为、提前布局;同时也体现出了系统性,能源、园林、住建、自然资源、文旅以及林草等各部门全面贯彻绿色生态建设理念,共同发力,互为支撑;并且伊金霍洛旗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具备可持续性的特点,注重机制设计,注重长远发展,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伊金霍洛旗为全国提供了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的实践范本,同时它的产业转型也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态势,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其发展模式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國家信息中心区域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刘波看来,伊金霍洛旗可谓是把不毛之地建成了万亩森林,将“生态伤疤”变成了湿地景观、沃野良田、宜业宜游的福地。

猜你喜欢

伊金霍洛旗沙柳绿色
绿色低碳
神木风沙草滩区沙柳平茬复壮技术研究
1991—2020年伊金霍洛旗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荷花情
木粉和抗氧剂对废旧PE-HD/沙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首支旅游警察大队在伊金霍洛旗设立
成吉思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