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与鲁科版化学新教材对核心素养的体现
——以必修教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为例
2020-11-10高孔
高 孔
(山西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1 问题的提出
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化学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的发布,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试题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广泛。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始于2015年,自此,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关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教育工作者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深入研究教科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关于教科书研究的文章正在逐渐增多,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教科书本身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教科书自身的内容,如“活动”、“课后习题”等,很少有基于核心素养对教科书的内容呈现进行比较。笔者以教科书内容对核心素养的体现作为切入点,比较人教版与鲁科版新教材中有机化学部分对核心素养的体现,为今后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跨学科的、综合的,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化学学科的具体体现。黄翔在《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一文中也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的期望成就。[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从构词结构来看可以把它看成是“化学学科”和“核心素养”的组合,可以理解为如何通过化学学科学习而逐渐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研究中所述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新课标中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它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核心素养既注重化学核心概念和化学学科观念,也关注在教学实践中目标的落实。
1.2 有机化学教材现状
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近8000万种,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更好的学习有机化合物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体会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更能为以后想从事与化学相关工作的学生奠定知识、方法基础。我国领土面积广阔,为了体现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多种版本的教材应用而生,每个版本的教材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教材内容的选取、编排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为广大的一线教师带来了福音,教师们可以在自己所用教材的版本上,阅读其他版本教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
因此,对不同版本教材中有机化学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版本教材在有机内容安排中对核心素养的不同体现方式,在此基础上取长补短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过程,通过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方法与资源来丰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两套教材必修部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对于核心素养的呈现
2.1 结构体系比较
教材的结构体系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框架把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从教材的目录中便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体系结构编排,两套教材在内容呈现以及结构编排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表1、2是两套教材必修部分对于有机化学部分的呈现内容。
从表1、2可以看到,两套教材都是按章节来组织教材内容。在内容呈现上,两套教材都是严格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高中课程标准来编写教材内容,没有太大的差别。在内容方面,两版教材在必修部分呈现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目录文字呈现有所不同而已。在核心素养的体现方面,两版教材都秉承了新课标要求,注重教材中核心素养的渗透,但是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一素养的渗透中,人教版相对鲁科版有一定的不足,但是人教版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以及科学探究方面做得相对较好,二者都有各自的优点。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该多借鉴各个版本的教材,做到取长补短,使学生均衡全面发展。
表1 人教版部分目录、内容以及对核心素养的体现Table 1 Catalogue, content and embodiment of core competencein the edition from people education press
表2 鲁科版部分目录、内容以及对核心素养的体现Table 2 Catalogue, content and embodiment of core competence in the Luke edition
2.2 栏目设置的比较
表3 人教版栏目、出现次数及其核心素养的体现Table 3 Columns, frequency of appearances and the embodiment of core competence in the edition from people education press
教材多样化的栏目设置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的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栏目可以引领学生将化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探究方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表3、4是两套教材必修部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各个栏目对于核心素养的呈现及其次数。从表3、4可以看出,人教版课本中设置的栏目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对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相对薄弱,相对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一素养的设置较少。鲁科版中设置的栏目对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相对更加重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也有部分对应栏目,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相对人教版更加着重培养。两版本教材各有其长处,作为教师应当做到取长补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均衡全面发展。
表4 鲁科版栏目、出现次数及其核心素养的体现Table 4 Columns, frequency of appearances and the embodiment of core competence in the Luke edition
2.3 教材习题比较
习题检测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重要方式,两套教材在习题的呈现方面以及对应的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人教版在必修部分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分为四节来呈现,共有36个习题,平均每一节9个习题,鲁科版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分为三节来呈现,共有33个题,平均每一节11个习题。习题数量上相差不大,但是具体到每一节还是有一定差距。
在习题内容方面,二者在检测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三方面做的都比较好,都有对应的习题,而且考核都比较全面。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方面,鲁科版习题相对做的比较好,例如鲁科版P87页第七题“看看家里的物品哪些主要是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查阅相关说明书,写出这些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或结构式,并标出其中的官能团,”该题目就更侧重于有机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种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做到学以致用,该题目后半部分要求学生写出分子式并标出官能团,也很好的考察了学生的课堂知识。
3 两套教材比较结果分析
通过对人教版和鲁科版必修部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的比较,发现两套教材各具特色,不管是从教材的编排、栏目的设置还是习题的呈现。在核心素养的呈现方面,二者都非常注重,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方面,鲁科版较人教版做的更好一些。整体看来,鲁科版的栏目设置既满足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也实现了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使化学知识更贴近生活。[3]所以在以人教版为教科书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选择性的参考鲁科版教材的一些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习题的呈现方面,人教版较鲁科版相对较多,而且大多数习题以知识点的巩固为主,而鲁科版则相对难度加深、题型丰富,在开放题目以及实践探究题方面做得相对较好,[4]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4 结语
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使我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通过对两版教材的对比,发现两版教材各有所长,希望广大教师可以在自己所用版本的教科书基础上,吸取其他版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教学方面有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