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小微商贸企业发展状况研究
2020-11-10陶天阳
□陶天阳
小微企业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成长的主要平台,更是激励创新、带动投资、促进消费的重要“生力军”。商贸业小微企业作为支撑阜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全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重要意义。但小微商贸企业也常常因为融资难、经营者视野局限、管理粗放等原因难以做大做强。如何解决小微商贸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令小微商贸企业持续健康有效运营,值得深思与关注。
小微商贸企业的发展特点
(一)小微商贸企业数量明显增多
基于小微企业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将生意做大做强的现实需求等因素,4 年来,阜阳市限上纳统的小微商贸企业逐渐增多。2019 年年末,阜阳市共有限上小微商贸企业595 户,比2016 年增长16.7%,占全市法人单位总数的73.0%。按行业划分,批发业184 户、零售业297 户、住宿业39 户、餐饮业75 户。与2016 年相比,批发业减少2.6%,零售、住宿、餐饮分别增长35.6%、8.3%、13.6%(表1)。
(二)小微商贸企业充分促进就业
商贸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小微商贸企业的繁荣发展,解决了大量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的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让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能在家门口就业,缓和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2019 年末,全市限上小微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3480 人,比2016 年增长6.7%。其中,批发业3731 人、零售业5436 人、住宿业1740 人、餐饮业2546 人,与2016 年相比,批发业减少19.5%,零售、住宿、餐饮分别增长20.3%、36.3%、16.9%(表2)。
表1 阜阳市小微商贸企业数量变动情况
表2 阜阳市小微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三)小微商贸企业经济效益、抵御风险能力提升
2019 年,全市小微商贸企业营业收入162.3 亿元,比2016 年增长13.8% 。其中,批发业79.8 亿元、零售业72.1亿元、住宿业3.1亿元、餐饮业7.3 亿元,与2016 年相比,增幅分别为4.7%、19.0%、93.8%、73.8%。全市小微商贸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2%,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8.1元。
2019 年,全市小微商贸企业资产总计71.2 亿元,比2016 年增长13.6%。其中,批发业32.4 亿元、零售业28.5亿元、住宿业5.6亿元、餐饮业4.7 亿元,与2016 年相比,增幅分别为28.1%、-1.0%、40.0%、2.2%。全市限上小微商贸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3.5%(表3)。
表3 阜阳市小微商贸企业营业收入、资产总计变动情况
(四)税改优惠政策得以享受,小微企业税费逐渐“减负”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在逐步改善,财务制度逐渐健全,一些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被纳入到税收优惠政策之内,给小微商贸企业发展减缓压力。2019 年,全市限上小微商贸企业共实现应交增值税1.5 亿元,比2016年下降28.6%。
小微商贸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市经济开始步入低速增长与结构转型相结合的时期,作为全市经济最活跃的群体也是最脆弱的群体,广大商贸业小微企业受用工成本上升、资金链紧张等因素困扰,正处于“温水煮蛙”的艰难困境中。
(一)政策落实质量有高低,区域发展存在差异
近年来,国家对小微企业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各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实方面存在差异,有的深入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充分了解了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困难,积极运用政策予以解决;有的则流于表面,没有充分重视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导致不同地区展现出不同的小微企业发展面貌(表4)。
表4 阜阳市小微商贸企业数量变动情况
(二)营业成本略有增长,经营乏力恐陷“恶性循环”
2019 年,全市595 家小微企业共实现营业成本143.1 亿元,比2016 年增长15.2%。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研发与宣传等因素影响。由于大多数商贸业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普遍缺乏价格话语权,无法将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传导给销售端,这就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经营成本上升又压缩了企业原有的利润空间,利润减少又导致处在产业链低端的商贸业小微企业无力再投入资金进行生产研发和销售渠道的扩展,原有的市场份额将很快被其他同类产品蚕食,形成恶性循环,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全市商贸业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资金紧张难以解决,融资难成为影响发展的“硬骨头”
在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中,银行贷款、民间借贷或自筹较为普遍。而在融资难的原因中,融资成本太高、融资时间长、手续繁琐、金融机构评估不通过等因素占据主导。虽然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不少的优惠政策,但是小微企业资金紧张仍然得不到根本解决。一是小微企业的自有资金偏少,依靠自身积累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普遍存在着资金紧张、融资难的现象;二是由于小微企业经营不规范,稳定性差,信用较低;三是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对小微企业融资设置的门槛较高,同时资本市场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全市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机制和体系不够健全,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狭窄依然是一个难题。
(四)劳动报酬持续上涨,“招工争夺战”处于劣势
2019 年,全市限上小微商贸企业实现应付职工薪酬5.0 亿元,较2016 年增长7.5%,其薪酬增长幅度低于全市限额以上大中商贸企业3.0个百分点。全市大部分商贸业小微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依赖程度较高,“招不进、养不起、留不住”的难题一直困扰小微企业。尤其因小微企业规模小,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发展有限,前景不乐观等原因,小微企业用工短缺问题就更加突出,很难吸引、留住人才。人力资源缺乏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障碍,从而影响了商贸业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壮大。
小微商贸企业发展存在的优势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低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同时,小微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小微企业贴近市场,是深化改革的急先锋
小微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相对大企业而言,小微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同时,在改革进程中,小微企业往往是实验区,是突破口,能够优先得到各种政策扶持,提前获得改革成果,也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做出了贡献。
(二)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
但凡是小微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
(三)企业组织结构简单,激励效应相对明显
小微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容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
(四)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增强市场生存竞争力
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微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小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微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微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企业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助推企业成长。实施小微企业成长梯次培育计划,即培育”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按梯次分类培育,实施分段奖励和相关政策倾斜,助推企业做优做强。二是要支持创业创新。鼓励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发展新业态。三是要加强公共服务。围绕小微企业发展需求,强化市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运行监测和维权投诉工作,鼓励小微企业市场开拓和招商引资,通过补助、免收费用、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四是落实优惠政策。政府要依据国家法律,建立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着重清理不合理的涉企收费项目和规定,落实规范减免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同时,更要抓好宣传和政策落实力度,让小微企业能全面及时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二)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达到”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的高度。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要创新监管方式。以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流程、减少环节作为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导向,完善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给市场让位、为企业松绑,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二是要提升企业获得感。要提高开办企业便利度,进一步简化流程,抓住登记注册环节的主要”卡点“,如商事主体名称改革、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等方面加大突破力度,积极推动市场准入审批清单化管理,加强登记部门的网上协同,加快实现小微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三是要完善政府服务。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作为政府服务的重点,搭建完善的政策服务平台,建议将专业性的项目转交给第三方机构来承担,真正发挥市场主体的活力,对小微企业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则,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打造优质融资体系,践行普惠金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出重要批示,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创新机制和模式抓住政策落实,着力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取得更大成效,有力促进商贸业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融资贷款、税收减负、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多更大的扶持。要切实落实货币、财政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措施,坚持树立”立足当地、服务小微“的服务理念,不断扩展其服务广度与深度,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做实、做细。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审计、评估、公证、授信等方面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理费用。在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中,应变重规模为重效益、重成长性,以消除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歧视。同时加强与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建立健全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扩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额度。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才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通过企业集中宣传、定期组织人才引进活动,根据市场需求,配套宽松适用的鼓励政策等举措,促进企业引进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出台措施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压力,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功能,为本地区小微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必要的支撑保障。二是要鼓励小微企业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个人创造力,鼓励科技创新型人才开发自己的创新成果,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要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依托相关职业培训机构,在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方面为商贸业小微企业提供支持。指导建立健全技术服务平台,集中优势科技资源,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器,为商贸业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