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线并重”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0-11-10周婷婷
周婷婷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0)
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党的教育方针。然而,在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升学率、高分率等“指挥棒”的客观存在,劳动教育经历了一段被社会淡化、被学校弱化、被家庭软化的沉寂期。2018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标志着“劳动教育”的地位重新回归,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符合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具备实施劳动教育的天然优势。高职院校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体系,对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实现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服务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
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劳动教育起源说”的直接依据,得到苏联教育家米丁斯基、凯洛夫等人的充分论证,“教育从产生之初就与劳动密不可分”成为了世界教育学史中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之一。在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墨子倡导生产劳动教育,教育弟子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技能技巧;明朝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后,劳动教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当前,以《辞海》为代表的普遍观点强调劳动教育的德育属性,认为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以《教师百科辞典》为代表的观点强调劳动教育的智育功能,认为劳动教育是传播现代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之一;以《中国百科大辞典》为代表的观点将劳动教育视为德育和智育的综合体,兼具劳动技能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作用[2]。还有一种观点重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旨在通过动手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正是这种观点的集中体现。
伴随着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劳动的概念不断更新,劳动教育的内涵日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此相适应,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内涵在于: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3]。《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开展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学生通过接受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强化劳动自立意识、学习掌握劳动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促进个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4]。
二、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重新回归,是党和国家从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劳动教育摆脱零散、随意、浅层、低效状态的尴尬局面成为“五育”之一,将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发挥独特的育人价值。对于具有教育与劳动双重属性的高职院校来说,实施劳动教育意义更加重大。
(一)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新起点,对劳动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他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些论述强调了劳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释放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强烈信号。习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教育从顶层进行制度设计和方法指导,高职院校必须对照要求予以落实,不折不扣地完成劳动教育这一门“必修课”。
(二)契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必然选择
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本质的区别,也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逻辑起点[5]。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与普通教育存在显著差异。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更加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更加强调教学内容的岗位匹配性。
劳动教育同样以实践性为第一特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都离不开实践操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依托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进而提升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正是精准把握住实践这个关键要素,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有效契合。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路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既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由之路,也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建立内在联系的基本途径。实施劳动教育正是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出的审慎判断。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把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体系,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这个教育根本问题的有力回答。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牢牢守住劳动教育的阵地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内生渠道
文化是一个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作为一种隐性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凝聚着民族智慧的优秀文化,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产生深远影响。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灿烂的文化,其中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基因已经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内化为华夏儿女的行为习惯。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世代传承与发展,高等教育在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外自觉承担起这样的神圣使命。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在技能教学和实习实训中精益求精,不仅有利于打破对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下来与传播开去。
三、高职院校“双线并重”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
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不爱劳动、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高职院校应该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立足学校教学实际,遵循劳动教育规律,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构建劳动课程和课程劳动“双线并重”的劳动教育体系,并将这个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全过程,实现劳动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一)加强劳动教育的目标设定
劳动教育在全面培养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社会共识。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实施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需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系统谋划、科学决策。加强顶层设计要求学校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把握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理清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思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妥善布局和指导。目标指引奋斗的方向,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确定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意见》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对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予以界定,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劳动教育目标。
1.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价值观念;尊重劳动者在推进社会变革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珍惜劳动成果;摒弃体力劳动低人一等的观念,倡导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在理论结合实践中实现价值创造;以严谨的态度追求精益求精,崇尚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只有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彻底改变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轻视劳动的现象,这是劳动教育最核心的目标和最主要的诉求。
2.保持积极端正的劳动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未来。对于劳动持有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个体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表现,进而决定了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积极端正的劳动态度,是劳动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提出的基本目标:一是体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没有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幸福;二是体认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行业、任何职业的劳动者都值得尊重;三是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态度。
3.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生存并谋求发展的人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一方面,需要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等课程学习夯实理论基础,通过实训课、企业实习等校内外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的高度匹配;另一方面,需要掌握立足社会通用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包括学习劳动法律法规,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纪律等等。与此同时需要具备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在提升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质量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二)“双线并重”开展劳动教育
没有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底层支撑,再好的顶层设计恐怕也无异于“空中楼阁”。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主要依托一系列课程及实践活动展开,设置“劳动课程”和实施“课程劳动”“双线并重”才能建立起新时代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
1.设置“劳动课程”
劳动教育获得与其他“四育”并举的独立地位,是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边缘化的主动回应,是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设置专门的劳动课程,发挥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全面实现劳动教育的功能意义重大,如表1 所示。一是设置专门的劳动理论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确定下来,向学生教授劳动的内涵、类型、意义与价值等基本知识,使其对劳动概念有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劳动法规学习、劳动关系处理、劳动权益维护等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二是设置专门的劳动实践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确定下来,重点传授通用的劳动技能,在体认劳动不易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习惯。三是设置劳动教育周,通过举办“劳模大讲堂”活动,让在校学生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感受劳模精神、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匠艺、分享工匠情怀。
表1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方法参考表
2.实施“课程劳动”
专门的劳动课程只是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一种,不能满足学生接受全面劳动教育的需求。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能够将劳动教育嵌入其他课程教学及实践活动中,系统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一是嵌入专业课程。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脱离专业学习,必须与专业课程教学及实习实训紧密结合在一起,否则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坚实基础。二是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形成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协同效应。三是嵌入校内外实践活动。例如校内社团活动、班团活动、竞赛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都可以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劳动教育作用。
(三)构建劳动教育的保障网络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的类型教育,与劳动教育重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实践平台、评价考核等方面为切实实施劳动教育构建起坚实的保障网络,为提高劳动教育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1.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5]。高职院校拥有一大批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组建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些教师具备传授学生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多重素养,必将有能力担负起劳动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发挥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优势,是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在岗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并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为劳动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师资。
2.拓展理实一体化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围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个中心任务而展开,建有一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场所。这些实践平台都是劳动教育实施的物质载体,在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展示劳动成果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高职院校的实践平台优势,是保障劳动教育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除了作为主要载体的实习实训基地之外,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拓展社会实践基地、公益服务机构等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建立综合考核评价制度
劳动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手段,劳动教育是兼具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对劳动教育效果的评价无法用简单的分数或单一的测评方式来体现,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起与劳动教育实施过程相适应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评价结果具有公信力和可靠性。一是对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的劳动必修课程,考核学生是否修满相应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分;二是对于嵌入其他课程的劳动教育表现,由相关任课教师负责考核并按比例体现在课程总成绩中;三是对于嵌入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成效,由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建立劳动档案,根据活动记录给予不同等级的考核结果。
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充分传承中国优秀的劳动文化,结合高职院校基本属性特征,发挥高职院校参与主体多元的优势,扎实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携手上好劳动教育这堂“必修课”,必能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形成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劳动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