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

2020-11-09周灿灿

关键词:施工裂缝工民建处理方法

周灿灿

摘要: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对建筑物的质量的影响较大,且为建筑物的安全埋下隐患。本文探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常见的裂缝类型,分析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处理方法

混凝土结构是工民建筑比较常见的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具有坚固和抗震性比较好的优点。一般的混凝土结构是由水泥、水和石灰和其它的添加剂结合而成的。在混凝土的建筑在建造中,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必须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和详细的设计图纸实施。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在配置的时候达到科学合理性,在混凝土的使用例如灌注和养护时有一个正确的指标,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中的裂缝和气穴,从而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在混凝土使用中受到腐蚀,这样才能整体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承载力以及抗震性和持久性。这样在提高了混凝土结构质量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美观的基础上能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裂缝,从而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增加。

1、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常见的裂缝类型

1.1干湿型裂缝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除了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施工的方法之外,还需要特别的注重混凝土建筑的后期养护。但是如果混凝土建筑在养护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疏漏或者是不适合的操作,就会产生一些裂缝,那么这种裂缝比较常见的就是干湿型裂缝。在混凝土结构建筑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建筑是需要使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因为混凝土的混合性材料在混合时增加了水,所以在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合理的养护,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中的水分得到充分的蒸发。但是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水分蒸发的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外部的混凝土水分蒸发的比较快,而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的相对慢,这样使内外的拉力不同,这样就容易产生裂缝。而这种裂缝,通常把它形容成干缩裂缝,而这种干缩裂缝又通常是网状的裂缝或者是裂纹,而这些裂纹会对整体的建筑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1.2深陷裂缝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出现的裂缝通常有横裂缝、竖裂缝和斜裂缝。而造成这些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混凝土的温度、地表的变化、或者是养护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等等。而沉陷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公民建的地基所引起的。

1.3温度型裂缝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中,温度型裂缝是比较常见的。而温度型裂缝在不同的温差地方裂缝产生的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混凝土使用面积较大的地方,混凝土内部中的水分和温度难以蒸发,而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比较高,而混凝土外部的温度比较低,这样的高低温差,就造成了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量难以蒸发,经过混凝土结构的热胀冷缩就容易对混凝土结构产生拉应力,当这种力度大于混凝土本身的强度之后就容易产生裂缝了。而温度型裂缝一般没有相应的规律可以参考,往往是交错纵横的出现。

1.4化学性裂缝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大多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之外还有可能会使用到预制的混凝土。而混凝土的现场浇筑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尤其在混凝土的配置上必须合理,否则就容易产生化学性裂缝。而化学性裂变的表现形式通常是纵向的裂缝。

2、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術

2.1对结构应力进行预控计算

在进行混凝土机构应力与控制计算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形态的影响,那么通过对该工程实例研究计算得知,该高层建筑在0~30h之间,因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情况,并对各时间阶段混凝土结构的绝热温升和温差数据进行记录,通过计算得知,龄期为3d的混凝土,其内部绝热升温可达到51℃;龄期为6d的混凝土,其内部绝热升温可达49℃;龄期为9d的混凝土,其内部绝热升温可达到45.3℃;龄期为12d的混凝土,其内部绝热升温可达到36℃,由此可见,混凝土在不同时间段,内部绝热温回升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该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应力预控计算时,应根据施工龄期进行判断,将混凝土的膨胀量、应力松弛和收缩当量进行判断并完善,再根据水泥的细度、级别和水泥浆量等综合因素,将水利半径和配筋率加以确定。

2.2加强对材料选用和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水热化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所以在选择水热较低,强度较高的水泥,禁止用不合格的水泥。对于混凝土的粗骨料,应该选用强度高、粒径大、级配合理,并且有害物质和水泥用量都符合相关标准的粗骨料,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在选细骨料的时候,在达到泵送的标准的前提下,最好使用细砂或者中砂,从而可以降低水泥的用量。

2.3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搅拌工作之后,应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施工管理人员应针对具体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进行浇筑。而该工程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之后,选择分层连浇筑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应结合混凝土和易性状况,对振捣器的作用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混凝土摊铺的实际厚度为0.6m左右;之后,应逐步将间隔时间进行缩短,并尽可能将每一层浇筑的厚度控制在3m以内,当出现浇筑能力不足时,应将浇筑方式改变为推移式;最后,应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平施工缝进行填充工作,并进行清理工作,当清理赶紧后调整混凝土水灰化;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振捣时,有关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的表面情况加以重视,以避免出现分层和空洞情况,影响振捣质量。

2.4其它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把控整个施工工程混中凝土浇筑工作的连续性和连贯性,相关监管人员应确保施工结束后整个建筑没有施工裂缝,并保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强度、刚度及工程耐久性性与施工前的预计结果一致,而该工程实在荷载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非弹性变形的现象,即“徐变变形”,在工程上“徐变变形”具有强度大、变形程度较大等特点,所以,当混凝土结构发生“徐变变形”时,其内部质点将会发生滑移运动使混凝土内部约束力将会降低,同时其内部温度也会逐步降低,致使混凝土的预应力减少,进而使整个建筑产生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裂缝问题加以重视,尽量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民建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技术手段的应用来看,裂缝问题的产生是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裂缝问题的处理应该加强防治,围绕着现阶段影响和造成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产生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个流程,提升施工质量效果,避免裂缝。而对于已经存在的裂缝,则需要采用细混凝土进行修复,降低其危害性。

参考文献:

[1]张多志.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102-103.

[2]李宗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工程应用[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施工裂缝工民建处理方法
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裂缝控制
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和防治
探究发射机风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