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2020-11-09李锐

理财·财经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公立医院困境

李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公立医院的发展需要,当前公立医院应贯彻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措施,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公立医院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分配医院资源,加强成本管控,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支出;有利于降低管理风险,促进公立医院廉政建设。公立医院要想从容不迫地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带来的挑战,就必须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加大全面预算管理力度,为医院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经济效益和深化改革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面临的困境和能够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困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和健康问题,国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促使医院提供更加便捷、利民的服务。公立医院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单位之一,它的每一项政策的改变甚至服务窗口的调动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医院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私立医院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涌现,使得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做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有助于医院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更是人民群众和社会的要求,是公立医院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受传统管理观念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应用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公立医院应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医院稳定发展和创新发展。

一、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

公立医院相对于大多数私立医院来说规模大,掌握的资源更多,但部门、科室也更加多样,每个部门、科室需要的资源数量、种类等各不相同,而在某些资源上却有共同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成为一个难题。公立医院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各部门、科室所需的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计算,做好各部门、科室的预算管理,按需分配资源,既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加强了成本管控。

(二)有利于落实责任,实行责任制

公立医院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医院目标量化,具体到每一个部门、科室等,甚至具体到每一个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落实责任制,明确问责机制,梳理清楚办事流程,强化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医院的预算执行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公立医院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将各部门、科室的责任厘清,减少内部矛盾和消耗,加强了内部各部门、科室之间的联系,在一些医疗工作上能够有效开展部门之间的联动,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四)有利于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将医院的战略目标量化,并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目标,最终落实到各具体部门、科室,当各部门、科室的目标完成后,医院的总战略目标也就实现了。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将医院的战略目标与医院的年度计划相结合,有利于保证医院预算目标与各部门、科室的具体责任目标一致,提高医院战略目标实现的概率。

二、当前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预算制度设计简单,执行流于形式

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制度设计方面结构简单,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脱节,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部分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执行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提供依据,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各个环节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流于形式,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一种摆设,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预算目标与医院战略目标脱节

预算目标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在实际运用中是对整体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实施的科学依据。但在当前我国部分公立医院中,医院管理层缺乏整体的战略眼光,没有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目标进行科学的计算,而仅仅是对往年财务数据的上浮调整,这与医院当前实际运行情况相脱节,严重偏离了医院战略目标,造成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预算编制方法简单,标准化程度低

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编制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需要大量医院运行的真实数据作为参考,然而,在当前部分公立医院中,医院的预算编制方法简单,过程不够科学,与标准化差距大。部分公立医院的预算编制仅仅是对收支的预算,编制人员在上年医院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凭借工作经验进行增量或删减,最终形成预算,严重缺乏科学性,与国家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相脱节,预算编制可行性差。

(四)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预算管理体系建设落后,与医院实际发展情况不符合,预算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在部分医院管理者意识中,预算管理就是成本控制,再加上预算管理人员不专业,导致预算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承担,其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实行者,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三、公立医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够使公立医院预算管理规范化,因此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各部门、科室权责明确、各司其职,加强风险控制和成本管控,减少财务管理违规操作,减少医院资产流失等。预算管理人员也要自觉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进行操作,明确自身责任,落实责任制度,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编制方法,根据不同性质的业务指标进行选择。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等方法,与医院实际业务开展相结合,使预算编制更加准确、科学。

(三)加强内部控制,减少预算偏差

公立医院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预算执行人员也要自觉遵守规则。医院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应有事前控制、事中执行以及事后反馈三个方面的监督手段,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

(四)建立健全全面预算考评体系,强化监督手段

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对全面预算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公立医院应重视全面预算考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考评体系。考评体系的建立应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满意度等多个方面,明确规定考评机构、考评制度、考评标准等,并与年终考评相结合,促进制度的优化,最终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其对公立医院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内部控制、减少资源浪费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环境下,公立医院应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结合自身实际运行情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推动医院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深化。

参考文献

[1]闫鹤文.浅析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0(14):113-115.

[2]张丹一.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20(14):125-127.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公立医院困境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跟踪导练(一)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