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

2020-11-09俞妙琴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5期
关键词:管道施工给排水常见问题

俞妙琴

摘要:本次研究以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为主题,分析与施工密切关联的常见问题。具体探讨中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先对新时期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现状进行简要说明;然后,分析当施工中发生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在追溯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几点较有针对性的建议或解决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常见问题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基础配套设施的改造也在逐渐加快。尤其是进入2020年之后,以改造工程为主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纷纷出笼,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化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面现代化的新发展时期。以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为例,管道的路线的改造、管道材料的变更、管道方案的规划设计等均走向系统管理模式下的商业化运营阶段,既提升了施工效率,也在实质上解决了民众的安全用水与科学排水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面以此为出发点对主题展开论述。

1、新时期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现状

新时期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基本上是在智慧城市视野与网格化城市管理服务体系下进行,也就是说,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构架,且通过管道施工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从当前一些城市的施工经验与运营效果看,新时期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在规划设计方面显示了科学发展与长远发展取向,具体表现在管道路线规划设计、管道材料选择、管道施工生产、管道管口预留等多个方面。从单纯的施工环节分析,现阶段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引入了系统管理方案,在实际的施工质量控制中,也通过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双管齐下的方式,提升了施工要素生产效率。尤其是在管道施工准备环节、施工环节、竣工验收环节采用的“制度引领,各项机制并行运作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极大的促进了施工中的过程化考核,使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产生了较大效力。因此,从整体上看施工方面的发展势头良好,且已经实现科学化管理方法下的安全生产控制与技术质量控制。然而,由于传统时期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思维方式固化、施工管理实践落实不到位等遗留问题,因此,当前也通过实际施工反映了一些常见问题。

2、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

2.1  勘察不到位

从施工信息反馈分析,当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存在勘察不到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地勘不到位。导致此问题的原因相对较多,如由地质条件复杂造成,一般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铺设相对简易,但是,由于使用年限长、重复施工次数多,因此造成了岩土体本身与破坏后的岩土体覆盖等现象,因此,易导致勘察判断失误;一般将其归结为地理原因与物理原因,而物理原因归结于仪器与技术方面。再如,在实际的地勘工作中,由于城市发展速度快,信息变更快,加上地方政府换届后的政策变化,在具有标识性的地方往往存在一些变迁问题,所以,在勘察设计环节变更的条件下,极易产生勘察不到位问题。

2.2  排水管道偏移

在给排水管道中,排水管道易产生偏移现象,而这种偏移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路面积水现象。根据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看,排水管道发生偏移的主要原因与施工环节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在实际的施工中,传统时期因机械设备或管理技术不完善等原因,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往往采用“跟着感觉走”或者“拉绳子测量”的土办法,因此,在实际的排水管道施工中,就易引发倒坡现象,进而诱发管道堵塞,最后导致整个排水系统的排水故障等问题。

2.3  排水系统管道渗漏水

与供水管道相比,排水系统管道发生渗水漏水现象相对普遍。除了由材料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与质量验收环节发生的监管不严格之外,其大多由施工中的破坏因素导致。比如,在实际施工中,未严格遵循工艺要求,监测闭水试验不到位,施工中未对封闭环节实施有效评估,对管材连接检验缺乏明确指标等,均会为其渗漏水埋下隐患。

2.4  钢管腐化问题频发

随着给排水管道的持续使用,原先采用的钢管由于水侵蚀与微生物侵蚀,以及其它易腐物质的腐蚀,极易引发钢管腐化现象。比如,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给排水工程改造之前,我国居民饮水因管道腐化问题产生的微量元素超标与水质污染问题时有发生,经过改造后此类问题获得了有效解决。但是,还应该分析管材的防腐处理效果,并考虑安装施工时的破坏因素,进而选择材料更新或工艺改进方案。

3、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以上常见问题可以看出,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集中于材料与施工工艺,以及管理主体三大方面,因此,建议在现行系统管理模式下,积极进行管理指标的细化,并培养与当前工艺相适应的管理型人才,如此有利于使体系化管理方法推行到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各个具体环节。具体建议如下:

3.1  制定短期与长期解决方案

目前,应该针对常见问题,列举导致其产生的各项影响因素,并在每项因素后添加对应的控制方案。如在勘察方面,引入设备与人才;在排水管道偏移与渗漏水及管材方面,则选择更换材料,发展工艺,强化考核的、方案。在短期内控制好常见问题,就可以赢取制定长期方案的细化管理指标策略。比如,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先对施工的各项要素进行全要素分析,并根据施工总项目- 分项目- 子项目- 实际施工操作内容等,写出施工清单;然后,针对每一清单项,对应检查和评估其中的管理指标;对于重复的指标进行重新检验与明确;对于多余的指标进行删减;对于不足的指标进行添加;对于无用的指标进行取舍;完成管理指标精细化处理之外,可以将此类指标引入到当前管理制度规范条例之中,以制度化方案提升其重要性;其次,根据施工实际需求,制作每日管理指标评价表、监督表、激励表,这样,就可以将管理任务与管理指标对应设置到每天的施工作业之中,进而达到效用化管理目标。

3.2  培育新型管理人才

当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与传统时期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与城市管理服务和城市规划设计相关,因此,面对新时期的施工管理需求,应该认真分析施工中存在的新背景与新问题,然后,通过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专门化的给排水管道施工主题,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管理服务体系、城市管网系统、城市给排水线路设计、城市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等专题,这样就能够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发掘与某个岗位或某个项目相适应的人才,从而达到人才培育与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简单讲,可以实现“以项目配置人才,以岗位配置人才”目标,提升施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关系到整个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与质量。从新一轮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改造工程现状看,整体上实现了规模化施工,且在城市管理服务体系中,将城市规划设计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进行了有效规划,从而有利于通过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改造工程施工,在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市政的重复建设问题,同时,新时期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表现的常见问题多发生在细节层面,因此,建议在新时期积极做好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这样才有利于在实际的施工生产中真正做到体系化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进而产生出有利于社会民众的效用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立然.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9(17):2647.

[2]   邴长波.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及施工研究[J].砖瓦世界,2020,24(14):209.

[3]   张政.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制约及预防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5):382.

猜你喜欢

管道施工给排水常见问题
浅谈市政工程中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
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