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三进阶的路径构建

2020-11-09许蕾

职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许蕾

摘 要:建筑行业的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本文分析了培育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目标、实施路径、设计与架构等。通过工匠精神的培育,培养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综合技能和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建筑行业从业者。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职建筑专业 鲁班工坊 三进阶

一、培育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建筑行业人才培养需要工匠精神

根据嘉兴市“北控南移、东进西拓”的发展布局,中心城市未来将形成“双中心”,一个是以南湖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中心,另一个中心锁定为高铁新城。嘉兴建筑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嘉兴市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养仍然偏低,体现在责任心不强、现场施工粗制滥造,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等现象。因此,建筑行业的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对于一线工作岗位从业者来说,迫切需要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2018年,笔者所在学校开始进行浙江省中职“三名工程”名校项目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匠心独运”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项目。该项目在“秉承建筑特色,融合职业要求,注重文化熏陶”的原则下,致力于培育新时期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内涵工匠精神的鲁班传人。同时,在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中,也提出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建筑专业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建设目标。要想使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浮于表面,工匠精神能植根学生心中,需要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作为支撑。

二、中职建筑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

鲁班作为建筑业工匠精神的象征,被赋予了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内涵。中职建筑专业以校企合作搭建“鲁班工坊”为平台,通过架构“匠心鲁班工坊”“匠艺鲁班工坊”和“匠志鲁班工坊”的培养平台,创新“匠心鲁班工坊”“匠艺鲁班工坊”和“匠志鲁班工坊”的三进阶路径,实现中职学生从“种匠心”到“练匠艺”,向“铸匠志”不断上升的群体发展态势,分阶段地培育中职建筑专业学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和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三、“鲁班工坊”三进阶的实施路径

“鲁班工坊”的三进阶主要是三个台阶三级攀登,各级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实践策略和考核办法。

(一)一级攀登——“匠心鲁班工坊”的定位

“匠心”主要是指执着专注的钻研精神,“匠心鲁班工坊”主要从是否完成匠心体验、匠心感悟和匠心规划三方面进行定位。匠心体验主要是完成“鲁班企业大讲堂”学习、建筑企业认知实习和职业體验馆体验实践,在问卷反馈中呈现有匠心体验。匠心感悟主要是指在工匠精神理论学习和建筑专业新生导学后,在读书笔记和导学手册中有匠心感悟。匠心规划主要是指在学生制定的建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中蕴含个性化的工匠精神内涵,有匠心植入。

(二)二级攀登——“匠艺鲁班工坊”的定位

“匠艺”主要是指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匠艺鲁班工坊”主要从是否完成匠艺体验、匠艺实践和匠艺竞技三方面进行定位。匠艺体验主要是指学生在企业跟岗实践中完成对指导师傅精益求精品质的观察和岗位工匠精神相关要求的认识,在实践报告中呈现匠艺体验。匠艺实践主要指完成建筑专业技能实训和跟岗岗位技能操作,准确度和精准度高。匠艺竞技主要是参加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体现“高精尖”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三级攀登——“匠志鲁班工坊”的定位

“匠志”主要是指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匠志鲁班工坊”主要从是否完成匠志操守、匠志实践、匠志锻造三方面进行定位。匠志操守主要是指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遵章守纪,按照建筑行业规范,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匠志实践主要是指认真完成建筑项目岗位实践,从实践记录的企业评价中能体现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匠志锻造主要是指确立了建筑行业从业决心,能适应建筑施工岗位全天候、长周期、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初步养成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四、“鲁班工坊”的设计与架构

(一)“匠心鲁班工坊”的设计与架构

培育工匠精神,匠心是树根,如果没有一颗匠心,没有内化于心的执着专注的信念,工匠精神便无从谈起。通过构建“匠心鲁班工坊”的规划导师、体验岗位、生涯课程、多维评价四个主要环节,重点培育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

设立规划导师。此阶段,以班主任为主的规划导师在学生成长中起主要作用。他们配合新生专业导学,引导学生树立专业发展目标,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和个人特点,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提供体验岗位。通过专业导学周活动、入企知岗认识实践和职业体验馆实践,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彩、专业特色鲜明的岗位体验机会。

建设生涯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方法和技术,开展心理测评和职业能力测评,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理论学习。

建立多维评价。匠心培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匠心鲁班工坊”中从学习成绩、素养达成、职业规划、过程体验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予以记录。

(二)“匠艺鲁班工坊”的设计与架构

培育工匠精神,匠艺是树干,精益求精是贯穿工匠精神的中心。通过构建“匠艺鲁班工坊”的技能导师、跟岗岗位、实践课程、综合评价四个主要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设立技能导师。在此阶段,以专业教师为主的技能导师在学生成长中起主要作用。并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师傅入校担任专业课程技能教学指导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传承。

提供跟岗岗位。在专业课程技能教学中,通过校企合作单位,提供一定的跟岗实践岗位,让学生在企业真实岗位情境中感受工作、锻炼技能,学习企业师傅的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

设置实践课程。开发或完善专业实践课程,在项目设计、验收标准、评价方法等各个环节关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邀请企业师傅和专家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论证。

进行综合评价。在专业课程中注重技能评价和职业素养评价,相关评价指标权重不低于60%。

(三)“匠志鲁班工坊”的设计与架构

培育工匠精神,匠志是树冠,只有爱岗敬业的树冠才有枝繁叶茂的发展空间。通过构建“匠志鲁班工坊”的岗位导师、顶岗岗位、岗位课程、多方评价四个主要环节,重点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设立岗位导师。此阶段,以企业师傅为主的岗位导师在学生成长中起主要作用。岗位导师除了进行岗位技能指导,还注重对学生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学校教师作为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制的一员予以辅助。

提供顶岗岗位。顶岗实习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学习阶段,既是学生独立操作,真正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时段,也是适应岗位、磨炼意志、培养爱岗敬业精神的最好时机。

设置岗位课程。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专业岗位课程,在课程开发中要积极吸纳企业岗位师傅参与。在课程标准编制、课程评价设计等环节积极融入爱岗敬业等工匠精神要素。

进行多方评价。在学生评价中,引入企业师傅、企业管理人员评价指标,改变传统的以校内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和企业管理人员多方参与学生评价。

通过工匠精神的培育,培养建筑行业从业者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奉献的责任感,让“工匠精神”一步一步深入学生灵魂,变成信念。

参考文献:

[1]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

[2]徐擎.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措施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29).

[3]宦平.工匠精神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4]李里丁.传承鲁班文化 提升行业素质[N].中国建设报,2016-06-13.

(作者单位: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