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研究

2020-11-09张薇李戬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张薇 李戬

摘 要: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一直以来,国家都十分重视青年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有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因此也应该大力落实这一教育理念与方法。本文对运用三全育人理念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做了简单阐述,并针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完善三全育人的难点,提出了几点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造成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民族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提出现阶段各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并提出了全员、全方位以及全过程育人的新型教育理念。在当前国家上下都倡导“技能宝贵、劳动光荣以及创造伟大”的背景下,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更要深入学习党在教育领域提出的重大教育方针以及政策,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青年人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不能在思想道德方面出差错,因此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一、三全育人理念对于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践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人生的扣子从第一颗就要系好,这句话蕴含了总书记对青年人思想品德建设的期望,青年人一定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对其以后的发展也尤为重要。通过开展基于“三全育人”教学理念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是践行国家对高校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有效途径。当今的国际形势是政治、文化一体化,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单单依靠先进的科技水平以及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不够的,还要把握社会中的文化向多元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当代青年人的努力。高校通过运用三全育人理念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以及道德文化素养的教学,可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保证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时代性与合理性

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能够足不出户的了解国家大事,这种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先进思想的传播,但同时也会让更多人受到当代一些社会思想的影响,而这些思想很可能会与我国的思政教育产生冲突。这将不利于高校响应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当基于开展三全育人的理念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会更加贴切我们国家当代的思想政治内容,从对思想政治的指导、教育教学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等多方面著手,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学习联系起来,并进行密切的关注,这有利于教师了解到学生在思政学习中出现的偏差,以及教学管理中的存在难点,同时可以针对发现的这些问题及时的制定解决措施。此外三全育人理念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保证高校能够合理有效的开展思政工作。

(三)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及综合素质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学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是促进社会进步以及推动国家富强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对于高校学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现代社会不断的发展,时代的更新与交替,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带给他们更大的压力,高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在这个阶段正是学习能力强,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高校除了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之外,更要注重思政课程中对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引导。基于三全育人的教学机制,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更是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在思想与专业技能的双方面学习下,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四)促进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合格公民和优秀的政治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教育培养出的大量人才可以加速先进社会制度的发展或是加速落后社会制度的灭亡。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思政教育在高校学生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虽然已经成型但是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思政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对大学生的三观进行正确的塑造,让学生在步入社会时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可以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为社会总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打造优质高校

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所高校来说优质的生源是打造优质学校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高校学生过分注重功名利禄,忽视了大学学习的真正意义何在,迷失了自己的初心,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部分大学生会由于生活窘迫进行违法活动,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在高校内开展思政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打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打造学风优良、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高校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二、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完善三全育人的难点

(一)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

高校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各高校的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有待提高。一方面,一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比较低,有些时候“思政课”的教师在课上努力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引导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正确的判断能力,能够少走一些弯路、保持头脑清醒。而到了其他的课堂上,学生却受到了这些思想觉悟低的老师的误导,让学生好不容易形成的正确价值导向又发生了偏差。另一方面,教师队伍中还有一大部分教学观念传统的老师,他们的政治意识较弱,对于国家政治大事缺少关注,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只是交给学生专业知识,没有负起给学生正确价值导向的责任,甚至在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出现偏差时,还把主要责任推卸给学院的辅导员以及思政课老师。

(二)科研与教学压力阻碍教师育人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仍然以飞快的速度继续往前发展,在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压力的不光是学生这类年轻人,对于一些高校的教师也感到压力剧增,主要体现在科研以及教学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育人工作的开展。但是真正的好老师一定可以正确的认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做好将政治思想建设融入二者之中的工作。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科研机会也大大增加,让许多高校的专业课老师想要在科研上取得成果,于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搞科研上,导致没有更多的精力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在课上没有做好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做好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引导工作,更没有处理好教学、科研与育人三者的关系。

(三)有限的福利待遇使教师开展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教师职业的工资待遇也有所提高,但由于地域之间的差异,教师的待遇也有所不同,此外,由于国家对教育提高了重视,加大了在教育上的投资,但主要是针对取得较好科研成就的教师来增加补助,普通教师的待遇仍然没有得到提高,再加上各高校流行“抢人大战”,让许多有科研成果的学者身价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部分教师的攀比心理,想要通过去别的更好待遇的学校就职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完全忽略了作为教师,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奋斗目标的正确观念。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工资待遇有限打消了其开展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关心学生,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只顾着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完。

(四)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方法

一些高校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方面经验都比较丰富,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養有比较多的方法,但是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一是教师并不能真正的了解到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所以不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学生只能带着困惑,长此以往形成固有的思维定式再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就比较困难。此外,教师积累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也有限,高校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比较专业,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将专业知识作为鲜活素材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也是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又一难点。

(五)教师缺乏对课程和思想教育体系进行创新的能力

对于很多高校教师来说,将原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他们的中心任务,而学校设置的课程则是他们进行知识传输的主要途径之一,按照学校的安排对高校学生进行授课就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所以大多数教师忽视了课程的创新,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比较单一,并不能在课程讲授中体会到思想教育的熏陶。高校传统的思想教育体系形式过于单一,且内容枯燥无聊,容易引起学生对于思想教育的厌倦感,让学生产生心理负担。高校教师大多数是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老教师,可能有时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课程不能做到及时创新,思想教育体系也是同样,但是传统的课程和思想教育体系已经落后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路上又多加一重阻碍。

三、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一)保证“思政课程”在高校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习近平书记曾说过: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由此可见,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中的有着别的课程无法代替的重要性。高校要想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必须保证“思政课程”的主体地位,将其作为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放觉悟的主渠道。当高校以办好“思政课”为前提,可以有效的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从而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专业相关类的课程并不是毫无联系,而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有更清晰的学习奋斗目标,这能大大提高学生在其他专业课程上的学习效率,此外学生通过对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可以联系其中的专业素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中内容的理解。

(二)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

高校中存在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问题需要通过学校建立相关的培训机制来改善,要想让各个课程都具有思政色彩,可以建立专门的培训机制,让老师分批次的参加思想政治培训,最终实现全覆盖。并采取一定的考核措施,考核结果将关系到教师是否能继续担任教学工作。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让教师自身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提高其在教学方面的自律性,做到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师德师风优良的教师形象;第二是要加强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师要想在课上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首要的是自身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及最新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为学生传达最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第三就是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能进行培训,由于一些教师受到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课上比较严肃刻板,学校应该通过培训改善教师的教学技能,从而实现更好的思政课教育。

(三)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现教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高校的一部分教师致力于科研,无心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的师德考核,让教师充分意识到只有将教学与育人完美的结合到一起才是实现一名教师真正价值的体现。要想让三全育人理念真正的应用于“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党的国家教给高校的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需要完善科研评价导向,并构建全面的科学评价体系,将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融入了育人理念作为有一个评价师德师风的标准,从而让教师能够真正的处理三者的关系,在科研中也不忘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实现科研与教学共同服务于育人的教学理念。

(四)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推动思政课程发展

课程思政的实现首先要站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点上来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内容和框架的搭建,在开展课程思政之前,作为课程思政基础的思政课程要做好全方位的布局和安排,为课程思政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并且要构建起全员参与育人过程的大思政格局,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桥梁。并且,课程思政的实现不是一人或几人的简单工作,高校领导必须发动全校上下所有力量联动起来并和校外进行合作建立教育联合体,发动多方面的联合力量,并结合时代的发展方向,推动思政教育工作改革。

(五)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并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

教师作为开展育人工作的主力军,在做好本身的教学工作之外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学习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无形中提高了高校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想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也必然会增加其工作量。因此,要想提高教师开展育人工作的主动性,就需要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为教师开展育人工作提供物质保障。现阶段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比较大,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各高校的教育资金相较于之前都更加充沛,因此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及育人工作提供相应的补贴并制定合理的补贴额度,保证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思政教学中。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促进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恰當的奖惩制度不仅可以使教师之间产生良性竞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还可以培养教师的上进心,促使教师对自身做出改变,改掉缺点,发扬优点,积极对课程做出创新和改进,对于育人工作做得好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教学工作做得不好的老师要提出批评,这样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在课程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系统工程,它连接着学校、学生和社会以及其他各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能力方面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更是判断一个人能否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因素。基于三全育人理念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各高校未来需要引起重视的方向。各高校应该重视对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注意课程的创新和开发,结合学生和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发挥这门课程的思想育人功能,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朝晖,方从严.”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74-77.

[2] 徐飞跃.高校课程思政“六进”行动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8):58-61.

[3] 郑永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11-14.

[4] 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5] 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16-18.

[6] 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1-6,15.

基金项目:青海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三全育人”载体和路径研究。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三全育人课程思政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