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胆囊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0-11-09胡琦嵘高东生陈中朝李勇攀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胆囊癌感染性黄疸

胡琦嵘 高东生 陈中朝 李勇攀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90%患者发病年龄>50 岁,发病率较高,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5 位[1]。研究发现,胆囊结石、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疾病是导致胆囊癌的主要原因,且胆囊癌多与胆囊结石炎症并存,其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及发热等[2-3]。该病由于其生物学易侵犯性,缺乏早期特异性症状,因此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通常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较多,且由于患者年龄较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有研究显示,胆管炎、切口感染、肺内感染及胆漏等均是术后并发症,可延长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故如何减少老年胆囊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资料通过对老年胆囊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上对老年胆囊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预防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4 年3 月至2018 年12月于本院实施胆囊癌手术的126 例患者病理资料。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病理学确诊为胆囊癌者;(2)肿瘤未累及临近脏器和远处转移者;(3)患者知情同意者;(4)年龄≥60 岁者。排除标准:(1)其他原发性胆囊癌者;(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根据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60~71 岁,平均(65.23±2.14)岁;根据成东华的《胆囊癌的TNM 分期》标准[5]进行分期:I 期15 例,II期11 例,III 期18 例,IV 期6 例。对照组中男43 例,女33 例;年龄61~70 岁,平均(65.34±2.32)岁;I期26 例,II 期15 例,III 期26 例,IV 期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后,建立气腹。患者进行标准的胆囊癌根治术主要包括完整的全胆囊切除,对于胆囊床肝组织适当的切 除,对胆囊三角区、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肝总动脉旁十二指肠周围、胰头后方淋巴结和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的清除,术后均取标本送检,收集记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腹部手术史、吸烟史、体重减轻、黄疸、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术中输血及术中失血、胆囊结石、TNM 分期、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额外消化道切除;分析老年胆囊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老年胆囊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带入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的多元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 126 例胆囊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50 例(39.68%),切口感染14例(28.00%),肺内感染15 例(30.00%),真菌感染5例(10.00%),胆道感染16 例(32.00%)。

2.2 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腹部手术史、胆囊结石、TNM 分期、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额外消化道切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体重减轻、黄疸、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术中输血及术中失血与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相关(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n(%)]

2.3 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 分析 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发生感染性并发症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分析。吸烟史、体重减轻、黄疸、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术中输血及术中失血均是老年胆囊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 讨论

胆囊癌是胆道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常会引起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还伴有强烈的疼痛感,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出现肿瘤细胞转移,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易复发和转移,因此预后较差。研究显示,饮食、生活不规律、经常吸烟都是诱发胆囊癌的主要原因[6]。胆囊癌患者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常用方法,且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此类患者年龄偏大,免疫力下降,随之导致机体防御机制下降,对病毒和细菌的抗感染能力较弱,同时手术时间较长,加重了免疫机制进一步恶化,从而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住院时间及预后,因此,应对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求有效的预防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生率,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本资料126 例胆囊癌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50 例(39.68%),其中切口感染14 例(28.00%),肺内感染15 例(30.00%),真菌感染5 例(10.00%),胆道感染16 例(32.00%)。国外研究显示,有吸烟史的患者肺部功能较差,肺部分泌物不易排出,细菌感染的机会增加[7]。本资料结果显示,吸烟史、体重减轻、黄疸、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术中输血及术中失血是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表明临床应重视感染性并发症,因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降低此类并发症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有研究显示,低蛋白和体重减轻一般被认为是状态差,因此是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8]。提示应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态尽可能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是因为长期吸烟导致纤毛运动受到抑制,肺部常存在炎症,导致患者肺活量和功能较正常人低;体重减轻、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则是因为术前患者处于较差的营养状态,导致体重下降及贫血,因此,应改善患者术前的营养状态。

研究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常伴随黄疸,淋巴结切除等造成的手术应激也会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因此黄疸也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黄疸是老年胆囊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似。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尽管术前胆道引流可使黄疸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但肝储备功能未恢复,因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胆道减压可能会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术中输血及术中失血是老年胆囊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术中失血严重常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贫血,使患者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但是本资料时间较短,样本量不足,后期将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胆囊癌感染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思考心电图之177》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microRNA在胆囊癌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