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饲草资源利用现状与草食产业发展对策
2020-11-09禹琪芳龙江松方热军
谢 亮 禹琪芳 龙江松 方热军*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沙410011;2.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长沙410011)
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长,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粮食需求随之剧增。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人畜争粮” 问题日益突出。 如今, 非洲猪瘟肆虐, 猪肉价格的暴涨引起其它的肉类需求剧增。 这一系列的问题表明养殖业不能依赖更多的粮食, 必须调整畜牧业结构, 大力开发、 利用饲草资源, 发展草食动物产业。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以南, 南岭以北。 地处东经108°47′~114°15′和北纬24°38′~30°08′之间,全省土地面积为21.18 万km2, 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2%。 湖南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 候 区, 年 平 均 气 温16 ~18℃, 年 降 水 量 为1200~1700mm。 土地肥沃, 饲草资源丰富, 有利于发展草食产业。 本文就湖南省饲草资源利用现状与草食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制约因素和对策作了一些探讨, 旨在为促进湖南省饲草资源利用与草食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现状
1.1 养殖模式
湖南省地貌形态的总体轮廓是一个以山原山地为主, 兼有丘陵和小平原的山区地貌, 不同于北方的草原平原地貌, 湖南省的养殖模式是具有多样性的。 整个湖南省草食动物养殖业整体科技水平较低, 草食动物(牛、 羊) 养殖模式仍以传统的放牧模式为主, 是典型的粗放型、 分散型牧业。 规模化、 集约化的现代养殖模式少, 养殖规模小, 导致全省的整体规模上缩小。
1.2 品种资源
湖南省畜禽品种资源丰富, 肉牛品种主要有湘西黄牛、 湘南黄牛和滨湖水牛三个地方品种,还有国内良种(秦川牛、 三河牛、 南阳牛、 延边牛) 与国外的黑白花奶牛、 西门塔尔、 婆罗门等杂交牛, 主要分布在我省新宁县、 城步、 通道、湘西自治州和洞庭湖区。 肉羊品种主要有有马头山羊和湘东黑山羊, 曾先后多次与萨能奶山羊、成都麻羊、 中卫山羊、 新疆细毛羊、 南江黄羊、努比山羊、 波尔山羊、 雷州黑山羊、 贵州扁角黑山羊以及小尾寒羊等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在浏阳市黑山羊繁育中心选用湘东黑山羊与雷州黑山羊杂交, 在湘西自治州、 江华县引进波尔羊进行纯繁扩繁群, 湘西自治州采用本地羊与波尔山羊杂交, 在龙山县引进南江黄羊与本地羊杂交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 我省主要还有武岗铜鹅, 道州灰鹅、 溆浦鹅、 白鹅(酃县白鹅) 等优良地方品种, 也曾引进过大批量的广东狮头鹅饲养。 杂交改良尽管有一定的效果, 但随着时间推移改良的品种逐渐出现遗传退化的现象, 改良后的肉牛、 山羊品种没有得到充分保护, 某些地方品种体型结构有明显的退化趋势。
2.草食动物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化程度低
目前, 湖南省大多数低地丘陵农区种草养畜多以家庭饲养为主, 自给自足。 一些地区虽然有很丰富的牧草资源, 但大多在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区, 形成草产业的基础条件欠缺。 湖南省是养猪大省, 对猪的生产加工比较重视, 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链。 但是对于起步较晚的食草动物而言, 产业化还只是刚刚起步。 随着非洲猪瘟的蔓延, 猪价的日益升高, 国家与老百姓对草食动物越来越重视, 给湖南省草食动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为尽快实施养殖规模标准化, 规模化农场的养殖方式日趋兴盛, 但养殖模式不会一蹴而就,因此传统的农户散养模式仍将成为现在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饲养方式。 传统的饲养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 养殖户的基础设施不合理, 厂房简易粗糙, 不利于通风换气, 环境卫生不达标, 设备落后甚至无设备, 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2.2 生产方式落后
现代养殖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发展, 然而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生产方式整体较低, 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养殖业的发展要求。 主要表现在饲养方式落后, 规模化养殖虽然得到发展, 但总体水平不高, 散养模式仍占主体地位。 饲养方式落后既不利于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也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 影响生产效益。
2.3 良种化程度低
就山羊来看, 近年来在山羊的杂交改良方面虽然引进了波尔山羊、 南江黄羊等优良品种来改良湖南本地山羊, 但由于这些优良品种所要求的饲养管理水平较高, 所以推广的比较慢, 良种覆盖率较低, 其优良性状没有体现出来。 而肉牛品种没有得到充分保护, 随着时间推移改良的品种逐渐出现遗传退化的现象, 体型结构有明显的退化趋势。 能繁母牛比例偏低, 基础母牛群小, 地方畜种资源提纯复壮和品种改良工作严重滞后。
3.湖南省饲草资源利用现状
3.1 湖南主要粗饲料营养价值成分含量
由表1 可知, 牧草、 农作物秸秆、 藤蔓等粗饲料, 其共同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 粗蛋白含量低。
表1 湖南主要粗饲料营养价值成分含量
3.2 湖南省饲草料种类
湖南省草食动物饲料种类有粗饲料 (主要包括秸秆、 干草、 青绿饲料、 青贮饲料四种)、 精饲料 (主要有谷实类、 糠麸类、 饼粕类三种)、多汁饲料(主要有块根、 块茎、 瓜果、 蔬菜类和糟渣类两种)、 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五大类。饲养方式上精饲料以玉米为主, 也有购买商品精料, 部分农户购买预混料进行自配精料。 全价精料的使用虽然普遍, 但存在着给量不足, 未按标准科学使用, 且结构不够合理。 极少使用全混合日粮 (TMR), 一般采用先粗后精再粗, 分开投料。 一般小规模散养农户, 主要喂饲秸秆等粗饲料和玉米、 糠麸、 饼粕等精饲料, 以及极少量多汁饲料。 当前湖南常使用粗饲料种类有皇竹草、桂牧1 号、 干稻草、 青贮玉米、 牛鞭草、 象草、黑麦草, 南山牧场上的草山牧草种类主要有黑麦草、 三叶草和油麦草, 一些散养户还使用了杂草、 灰萝卜、 白萝卜、 红薯藤、 花生秸、 玉米秸, 但粗饲料主要以稻草为主。
3.3 湖南省饲草资源概况
湖南省天然草地面积有637.7 万hm2, 占湖南省土地面积的30.61%,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566.1 万hm2, 为草场总面积的88.77%。 草场资源主要分布在怀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永州市, 分别占全省草场总面积的18.82%、13.80%和13.02%。 面积最小的是株洲、 长沙二市, 仅占1.15%和0.94% (见表2)。
湖南地势多以山地丘陵为主, 光、 热、 水资源丰富, 草地植被类型多种多样, 牧草植物资源也极其丰富。 目前发现的可被利用的的天然草种达137 科, 775 种, 主要牧草品种有黑麦草、 狼尾草、 皇竹草、 苏丹草、 紫云英、 白三叶等。
3.4 湖南省饲草料资源量及地区分布
2017 年湖南省13 个市以及湘西州草饲草料原料产量见表3。 从地区分布来看, 湖南省各市州饲料资源产量分布差异较大。 玉米产量最多的是邵阳市, 年产量达到29.80 万吨, 是湘潭市年产量的24.23 倍, 占湖南省玉米总产量的14.96%。 稻谷产量最高的是常德市, 年产量达344.33 万吨, 是张家界的年产量的9.89 倍, 占湖南省稻谷总产量的12.57%。 湖南省因为不是小麦、 大豆的主产地, 各市州年产量普遍较低。湖南省三类秸秆的总产量为3929.21 万吨, 稻谷秸占总产量的89.27%。 饲草量产量最多的是怀化, 理论估计值为477.00 万吨, 是长沙市的19.45 倍, 占全省 (除张家界) 理论估计值的18.72%。 湖南省各市州草食动物主要饲料原料分布差异较大与各地土地面积、 作物种植结构、 气候环境等因素有关。
表2 湖南省草场面积比重表
表3 湖南省2017 年饲草料资源量(万吨)
表4 2014-2018 年湖南省牛羊肉及奶类产品年产量(万吨)
表5 2014-2017 年湖南省草食动物年末存栏量
3.5 湖南省草食动物饲草料需求量与供应平衡关系
湖南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 2014-2018 年湖南省牛羊肉及奶类产品年产量具体见表4。 牛肉年产量在2018 年达到最大值17.90 万吨, 比2016 年牛肉产量增长了5.79%。 羊肉年产量在2018 年达到最大值14.90 万吨, 相比与2016 年羊肉产量增长了24.48%。 奶类年产量在2016 年达到最大值10.11 万吨, 相比与2018 年奶类产量增长63.06%。 由表5 可知, 2017 年湖南省草食动物年末存栏量为: 牛379.37 万头; 马1.41万匹; 驴0.13 万匹; 羊661.70 万 只; 分别较2014 年年末存栏量下降了16.95%、 68.46%、81.69%、 25.09%。
按集约化养殖饲料转化效率分别为肉5: 1,奶1: 3 计算, 2018 年湖南省生产牛肉需要精饲料理论值为89.50 万吨, 生产羊肉需要精饲料理论值为74.50 万吨, 生产奶类需要精饲料理论值为2.07 万吨, 共计166.07 万吨精饲料。 一般农场精粗比为50: 50, 则需粗饲料理论值为166.07 万吨。 但我省草食动物产业薄弱, 总体数量少, 牧草利用率不高, 发展草食动物产业仍需大量的饲草资源。
4.饲草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4.1 养殖业结构不合理, 牧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长期以来, 我国一致强调以猪、 禽等耗粮型的养殖为主, 忽视了牛、 羊等草食家畜的发展。 由图1 可知, 湖南省在2013-2017 年 中,猪的出栏数量远远大于牛与羊的出栏数量。 由于草食动物的养殖较少, 纤维高的牧草及农副产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尤其是秸秆、 秕壳类饲料很少被利用。
4.2 交通运输不便, 技术落后
图1 湖南省2013—2017 年猪、 牛、 羊出栏数量
湖南省地貌类型多样, 东西南三面环绕山,中北部地区地势低平, 中部地区为大多为丘陵盆地, 地形崎岖, 缺乏相适应的牧草生产与加工机械, 交通运输也不便利。 湖南省大多数低地丘陵农区种草养畜多以家庭饲养为主, 自给自足。 部分地区虽然有很好的牧草资源, 但是处于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区, 不易发展。 而且湖南省内的青贮饲草公司发展比较薄弱, 青贮饲草技术未得到普及应用, 青干草加工受到一定限制。
4.3 缺乏与本地条件适应的优质牧草
目前, 湖南省种植较广的一些牧草品种大多是引自国外或其他地方, 而通过当地野生草品种选育出的合适湖南省自然条件、 品质好、 抗病虫害强的牧草品种没有。 现阶段广泛种植的桂牧一号、 黑麦草、 矮象草等, 虽然表现良好,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品质欠佳,黑麦草冬季草种不能越夏等。 另外, 长期种植一种牧草, 易造成土壤板结、 肥力下降、 病虫害严重、 草产量下降等, 需要优质的牧草轮种。
5.发展对策
5.1 政府重视, 加强对草食产业的认识
湖南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草食动物产业发展, 加大扶持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投资环境, 鼓励、 吸引外来投资和民间投资向草食动物产业开发、 流动; 健全法律法规, 结合目前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计划, 明确发展目标、 分解多元任务、 整合现有资源, 研究制定出优惠补贴政策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加快产业链的建设。 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 鼓励农民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满足市场需要。
5.2 加强牛、 羊良繁体系建设和地方品种保护
品种对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优良的品种能为养殖户增加经济效益。 加强本地品种的繁殖体系建设与品种保护。 第一, 建设繁殖改良网络, 扩大人工受精技术服务站规模及数量; 第二, 配备实验器材, 规范基础设施; 第二, 加强繁殖改良技术水平建设, 提升人员队伍专业素质; 第四, 及时淘汰劣质品种。
5.3 加大普及技术, 提高生产水平
草食动物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 良好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是草食动物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草食动物专家团队应与政府紧密合作,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改变传统粗放型养殖方式, 提高科技含量。 第一, 多渠道引进草食动物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与专业技术, 多方式培养现有基层畜牧技术人员, 壮大草食产业科技人才队伍。 今年成立的湖南草食动物产业体系专家团, 相信专家团的建立必定对草食动物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第二, 各级畜牧局的技术推广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 深入农村一线进行技术指导, 解决基层技术服务匮乏的问题。 深入基层,解决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提高湖南草食动物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第三, 龙头企业带领, 合作共赢。 龙头企业也要积极培育专业人才, 提升自身加工水平, 专注开发新产品, 同时与规模较小的养殖户密切联系, 不断推广先进技术与成熟经验, 分享产业发展信息, 应对消费升级要求, 共同规避风险。 第四, 充分利用专业人才研究适合湖南省生长的优质牧草, 建立体制完善、 科研力量雄厚的草地研究机构。 以优质、高产、 稳定为目标不断研究开发新草种, 同时从外面引进优良品种。
5.4 普查草地草坡, 科学规划草地
保护、 改良草山, 提高草山草坡生产力, 首先要组织对草山草坡资源进行调查。 诸如, 对草山草坡的面积、 地形、 地貌、 产草量、 牧草品种以及人口、 交通等情况, 进行摸底, 以便制定出有效的规划, 对天然草场有计划、 分步骤地进行人工改良。 对人工草场要搭配好优良草种, 搞好放牧管理, 积极发展草田轮作、 全牧草轮作等种植模式, 对 “一年生黑麦草/三叶草+水稻”、“玉米/矮象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黑麦草”、 “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红薯/泰德黑麦草” 等几种比较成熟的高产轮作模式大力推广应用, 并在实践生产中研发其他更优组合。 湖南地处亚热带, 气候条件优越, 水热资源丰富, 长期的精耕细作使耕地保持较高水平, 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石见发试验表明, 耕地夏收后复种牧草, 可多生产牧草24382.5kg/hm2。 我省现有耕地415.1 万公顷, 其中约2/3 有半年休闲期, 如种上一季牧草, 则可产鲜草1012.12 万t, 按鲜草利用率为70%计算,仅此一项可为全省新增出栏牛63.23 万头。
5.5 扶持龙头企业, 建立保障机制
湖南省要发展草地农业, 必须有龙头企业起带头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为龙头、 基地为依托、 农户为基础、 效益为中心, 形成生产、 加工、 销售、 服务一条龙的草业发展格局, 带动区域产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确保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 要创建品牌, 以此组建草地畜牧业经济联合体, 增强湖南省畜牧产品的竞争力。
5.6 重视草畜配套, 利用秸秆资源
我省饲草资源丰富, 但分布散乱, 有的地方草场资源丰富, 没有发展草食动物产业, 特别是实施退耕还草的人工草场地区, 没有实现草畜并举; 有的地方发展草食动物产业, 却没有加大推广人工种草的力度。 湖南省应该走草畜并举, 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之路。 合理开发利用我省的饲草资源, 实现草畜配套。 我省年产各类秸秆4500 多万吨, 其中74%是稻草, 营养价值低,应通过氨化、 微贮等方法处理提高其营养价值。研究发现, 微贮后的水稻秸秆改善了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且感官指标可达1 级优良水平, 粗蛋白显著升高。
6.小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人们对草食动物的需求越来越大。 湖南省草畜资源丰富, 具有发展草食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能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 确定发展重点, 积极落实发展措施, 一定能够推动湖南草食产业的发展, 促进湖南省畜牧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