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人教育视域下的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

2020-11-09左义

关键词:外语专业教育

左义

(四川轻化工大学 外语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

一、引言

我国外语专业发展目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困局,如“人”的教育缺失、课程设置功利化、文化取向过于“以西方为中心”(刘美兰,2010)、同质化严重、就业难等等。戴炜栋(2009)撰文“我国外语专业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明确肯定外语专业教育成绩斐然,但也毫不避讳地指出:各类院校在外语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特色不够明显,外语教育的投入与产出问题主要涉及“费时低效”现象,有的外语专业学生知识面较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不够扎实,创新能力也较差。

针对外语专业教育的种种问题,外语教育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拓展专业视野、拓宽培养渠道、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与地方特色、促进人才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在这些探索实践中,“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地方高校特别是理工类或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的青睐,这是因为“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遵从外语学科规律,充分利用本校优势学科或地方特色产业等近便资源,培养的人才能较好满足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外语+”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外语与专业能力培养分离、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戴曼纯在2016年撰文“我国外语人才需求抽样调查”明确指出:精通外语、同时兼备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端外语复合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对于地方高校,情况可能更糟。要真正解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大量需求与高校培养“外语+”人才的规格质量之间的矛盾,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中就必须重视“以社会为本”,主动对接和满足社会需求。“外语+”人才培养应既重视社会价值,尽量满足国家和时代的需要,又重视人的价值,做到“以人为本”,竭力实现学生自由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社会为本”和“以人为本”的充分融合已成为共识。这种“以社会为本”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就是全人教育。

二、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于上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后传到世界各地。全人教育倡导新型的人本化的教育,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并试图以此解决教育本身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杨亚辉,2010)“全人教育”坚持“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全人教育家认为:学生首先应有健全的人格,在这个基础上,让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从而实现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在西方,研究全人教育的学者认为:人应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要和谐,也应充分挖掘潜力,要有整体思维,应注重跨学科和精神物质的平衡。(Miller, J. P,1988;Flake,C. L,1993;Scott H. Forbes,1996)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如牛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践行全人教育。在我国外语教育实践中,全人教育思想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石坚于2006年撰文中强调:教育应关注学生心灵、个性发挥和潜力挖掘。文旭(2014)倡导外语教育要贯彻全人教育的理念,“教单科,育全人”,把“滑翔机人”培养成“飞机人”,并提出外语教育践行全人教育的路径和措施。

三、全人教育观指导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一)“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了学生充分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创新了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种改革需求下产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就是以外语专业为主进行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外语+”到底可以加什么呢,从目前的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以外语专业为主阵地,增加方向或专业知识或第二专业,也可以是 “小语种+英语”等。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前外语单打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力图培养多元化外语人才,在实现学生跨学科发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同质化严重、外语与专业能力培养分离、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教学资源缺乏等,人才培养远未达到预期效果。相对于部属院校,地方高校在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略显不足,为了有效达成“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利用一切可能资源,探索“外语+”人才培养的先进指导理念和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

(二)全人教育观指导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在宏观层面,国家出台多个文件,反复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主任马陆亭认为,所有高校,不仅仅是部属重点院校,都应该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创新创造的强大活力。而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正是基于兼顾国家和学生个人两方的需要,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需要的教育。全人教育坚持“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融合,把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统一起来。在宏观层面上,全人教育所具有的“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双向价值功能和“外语+”人才培养“为国育才”与“学生自由充分发展”双重使命完全对应契合。因此,全人教育思想能够指导地方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整体方案设计上主动对接国家和时代的需求同时又促进学生自由充分和可持续发展。

在微观层面,地方高校要实现“外语+”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就必须构建包括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本科生导师制、教学评价及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材建设、教法改革、教师能力建设等)、实践实训体系、创新创业体系等方面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全人教育富有“完整”、“自由”、“自主”、“ 协作”、“实践”、“ 创造”等理念和方法,倡导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深度发掘学生内生潜力、践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因此,在微观层面和具体操作上,全人教育的方法论能指导建构“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说来,全人教育能指导地方高校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地方特色产业等资源,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改善课程设置、重塑教师角色、加强教材建设、健全导师制、加强实践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途径和措施,有效达成“外语+”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

四、全人教育思想指导下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及具体措施

(一)优化“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

根据全人教育理念,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只是表层的教育目标,而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才是深层目的。(杨恬,文旭,2017)优化 “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必须克服“重视专业,忽视基础;重视科技,忽视人文;看重做事,轻视做人”等弊病,应坚持全人教育理念,以学生的情感、态度为导向,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培育他们良好的人文知识基础,专业技巧功底和理性思维习惯。同时,要重视开发非正式课程,即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经历及场景,将正式课程的抽象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化为生活中的具体抉择、行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杨恬,文旭,2017)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路线图”,关乎所培养人才的层次、规格和质量。优化 “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就是要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学校条件、学生期待等各方面的因素,设置合适的课程,让学生沿着“全人”方向发展。

“外语+”课程设置具体怎么完善呢?文秋芳(2014)谈到英语类专业应培养多元人才并提出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课程设置共同框架”(如下图)。“外语+”课程设置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这个“共同框架”具有较大的拓展性,可以满足“外语+”课程设置相关要求。如图1所示,外围三个板块之间的内容可以灵活替换,在教学要求方面必须互相渗透,其中一个板块的内容在自身范围内实现目标,同时在另外两个板块内应有所体现。即语言技能的提升主要在语言教育板块中实现,但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中应有体现,同理可得,通识教育的相关理念也应在语言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得以贯彻。实践教育板块位于中间,体现了它非常重要,“外语+”课程设置必须把实践教育列在必修课中,并且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体系作保障,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专业知识、通识教育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以此助力学生“做事”和“成事”。只要掌握好“外语+”课程设置的拓展性,我们就能解决学科冲突问题,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国家和时代需要的人才。

图1

(二)健全全人教育观指导下的“外语+”本科生导师制

高校应该根据国家与时代需求和“外语+”学生充分自由发展需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为此建立适合的导师团队。导师团队由哪些人员构成呢?一般情况下,一名总导师与多名不同专业领域的导师组建成一个专家型导师团队。分导师的专业领域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安全健康、学业、潜能、创造力等。导师团队根据学生潜力和本人意愿规划“成长路线图”,设计“成才素质拼图”。导师团队可以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根据学生今后不同毕业去向(就业和继续深造),为每个学生设计简洁明晰、可视化的成长路线图。“成才素质拼图”对标成才的结果,强调量变质变。如学生希望将来成为一名教师,那么“成才素质拼图”就应反应教育理论与实践素质达标情况,师范技能达标情况及职业理想信念等指标。通过成长路线图和成才素质拼图,学生可以明确目标,知晓过程,导师教方法和加以督促,学生就能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

“外语+”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应考虑充分考虑国家的需要,为国育才,立德树人;也应尊重学生自由发展的选择,不能强人所难。导师团队必须是专家团队,这是“外语+”本科生导师制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建立专家导师团队的成本可能会很高,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成本取得预期效果,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二是以外语+”人才培养效率效果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资源配置到“急需人才”、“重点领域”、“关键阶段或环节”等方面;三是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为“外语+”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施“开源节流”。

在“外语+”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中,导师不能越俎代庖,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长期训练和导师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生就会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学生一旦掌握自主创新、触类旁通的技术要领,成长成才成功就会水到渠成。

(三)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履行“外语+”人才培养使命

要有效履行“外语+”人才培养使命,外语教育者就必须提升自己的相关能力。加强知识广博性、艺术敏锐性和科学操作性等方面的修养,才能胜任全人教育视域下“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教师可通过制度创新、观念转变、自我塑造、社会塑造等方式努力提升自己的观念革新、引导学习、继续学习、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塑造适应全人教育视域下“外语+”人才培养的新角色。教师应塑造的新角色包括:具有长远目光的引导者,指导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知识领域和学习方式; 出色的组织者,安排好教学环节,以使课程内容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顺畅推进; 学习的促进者,根据学生自身的特殊需求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形,设计和利用学习场景; 教学范式的创造者,能够在充分了解学生与课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创造[16]。

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拓宽教师培养渠道、突出绩效考核等方式促进教师相关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讲,鼓励外语教师学习其他专业(包括通识教育)的专业知识,或者对其他专业的专业教师进行外语培训,锻造一支融合语言教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为一体的“外语+”骨干教师队伍,有效履行“外语+”人才培养的使命。

(四)加强“外语+”教材建设

加强“外语+”教材建设,要克服传统教材编写的局限性,要坚持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以刘润清、仲伟合为顾问,文旭为总主编的团队编写的“全人教育英语专业本科教材系列”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创举。该系列教材非常重视“全人教育”的引导作用,精心选择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鲜活材料,合理设计相关活动,着力培养全人教育倡导的自主、合作、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下,教材改革与建设要准确定位,体现特色。由于课时有限,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应精选部分专业课程内容融入到语言基础课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学到专业知识,又提升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在“外语 +”教材编写中, 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设计,完成一整套信息化、智能化、立体化、现代化的教材,助力全人教育目标的达成。

“外语+”教材编写的质量或效果取决于教材的框架和选材是否有效对接“外语+”课程目标及“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外语+”教材编写时,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尽力促成专业知识和语言教育的有机融合,确保“外语+”教材编写的质量。

(五)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面对不同的学生人群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为了实现“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有法,贵在得法”。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和实践翻转课堂,因为翻转课堂具有很多优势,着力培养全人教育倡导的自主、协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对比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在培养“外语+”人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表1)。

为了有效达成翻转课堂的预期效果,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切实落实翻转课堂的任务与活动。(李颖,2015)教师可以根据下列基本模式进行翻转课堂设计,并视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完善。

课外:(1)问题探索;(2)知识建构工具 。

课堂:(1)在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与知识分享;(2)同伴对自己学习的评估;(3)运用相关材料进行延展型讨论。

实践:(1)与同伴的竞争/游戏;(2)带着问题学习;(3)基于任务的个体学习。

(六)完善“外语+”教学评价体系

从目前地方高校外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水平就业和深造的比例远未达到“外语+”人才培养预期目标。因此,教学评价在考虑学生自由和谐发展的同时必须重点关注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驱动“外语+”人才培养的规格符合就业或深造的需求标准。“外语+”教学评价在设计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对象、标准、过程等观测点时应坚持全人教育“以社会为本”的价值取向,全面契合“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初衷和最终落脚点即为国家和时代培养应需人才。

(七)加强“外语+”实践实训

目前“外语+”人才培养实践实训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实践实训基地相对较少,实践实训量不够,实践实训效果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培养方案不尽合理,经费不足,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

要解决好目前“外语+”人才培养实践实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优化培养方案,把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制度化,确保落实落细见效。第二,通过各种途径整合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第三,结合外语专业优势,丰富实践实训内容。第四,开发学生兴趣,广泛开展相关社团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发挥特长,让所有人融合交流、推动提高,协助学生在蜕变中发挥潜能,从而达到“全人”的发展目标。(赵海鹏,周丽,2012)

(八)加强“外语+”创新创业能力建设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成才成功的内在需求,也是实现全人教育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和时代的召唤。

基于此,地方高校应建立起“外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杜清,2013)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基础教学层,二是技能养成层,三是重点突破层。在基础教学层,学生需要掌握专业知识;了解外语专业人才的职业世界;了解自我;掌握创业基础知识,积极参与外语专业创新创业实例教学。在技能养成层,学生需要结合专业教学,强化专业技能;通过专业学习,了解外语人才的市场定位;知识结构合理,为创业培养基础技能;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具体来讲,着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外贸交易会、翻译公司等活动或单位的实习;加大人文通识、复合拓展与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教育;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开办外语专业技能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在重点突破层,高校应整合校企资源,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指导,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通过这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系统强化训练,地方高校就能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外语+”创新创业人才。

五、全人教育指导下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地方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实践中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如同质化严重、外语与专业能力培养分离、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基础性资源支撑不足、毕业生就业不畅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有效达成。要破解这些难题,真正实现全人教育“以社会为本”和“以人为本”的有效融合,地方高校需要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XXX大学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驱动下的川酒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语+酒文化国际传播”人才。2018年6月,校企联合培养我国第一届白酒国际侍酒师的学员培训班开班,为中国名酒企业培养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中国白酒行业培养中国白酒及其文化国际化的高端推广人才。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驱动下的川酒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构建系统运行模式,形成整体合力,大幅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在“共建共享多赢”的原则引导下,进一步打破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条条框框,加大资源引进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水平。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驱动下的川酒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已显现出诸多优势:定向培养与不定向培养有效结合,全面培养与重点培养有效结合,全过程培养与阶段性培养有效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性与人才培养实现方式的灵活性有效结合。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驱动下的川酒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坚持“共建共享多赢”原则,实现全人教育“以社会为本”和“以人为本”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六、结语

在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坚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或地方特色产业等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坚持教育教学多措并举,如优化培养方案、改善课程设置、重塑教师角色、加强教材建设、健全导师制、加强实践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等,从而有效达成“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实现外语学习者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外语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