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疫情的设计创新活动调查及案例研究
2020-11-09韩少华陈汗青通讯作者
韩少华 陈汗青(通讯作者)
面对新冠疫情的威胁,国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同心抗疫,凝聚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设计学界的学术组织通过发起设计创新活动,以艺战疫,共克时艰。作为我国指导设计教育发展的领军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亦倡议全体设计学人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本文通过对疫情期间互联网可得的43项设计学界抗疫活动的调查,以及对“心心相系 共克时艰——同心抗疫设计作品征集活动”案例的研究,整理设计经验,共享知识成果,充分展示抗击疫情的设计学专业力量,为其他学术组织展开抗疫知识创新活动提供正向经验。
一、互联网可得的43项主要设计抗疫活动调查
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能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正在进行的现象,实现对理论研究的良好补充。通过人工网络搜索,截至2020年6月22日,互联网可得的设计学界主要设计抗疫活动共有43项(表1)。
本案例研究以这些活动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借助图悦热词分析工具,提取文本内的热词及其权重排序①。下载所得相关数据并人工比对之后,分析得知疫情爆发以来设计学界通过专业知识助力抗疫的基本情况如下:
其一,“设计抗疫”是高频的活动热词。通过分析样本对象全部活动标题及内容文本,人工完成分词和实体识别、关键词提取等基础处理工作,最终得到最高频热词依次为:设计(14次)、疫情(12次)、抗击(11次)、抗疫(9次)、公益(9次)。通过大范围组织以这43项活动为代表的公益设计行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设计抗疫”的口号,提倡用创意反映民族智慧与勇气,凸显了设计学人的理想与担当。
其二,平面设计仍是最为广泛的设计创作活动。通过分析样本对象的作品征集类型,聚类排序可知,组织方期待的参与形式由多至少依次为:平面设计(28次)、产品设计(14次)、海报(5次)、短视频(5次)。在所有传统文艺形式之中,平面设计(其规范名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并涵括海报设计)在本次活动中得到极大重视。原因在于其视觉语言的冲击力更强和作品成品率更高,能够为抗疫快速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产品设计则因其实体功能属性,为抗疫所需的物资、设备提供了直接的智力支持。
其三,“设计之都”成为主要发起方所在地。调取样本对象的发起方所在地,聚类排序可知,发起抗疫活动的数量以北京(17项)、湖北(5项)、广东(4项)、上海(4项)为多。显而易见,北京等市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②在本次设计抗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以及科教中心,凭借在各项事业上的领先地位及极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占据了绝对优势。武汉作为我国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在“设计之都”和高教重镇的双重特质加持下,其设计学界及文艺界也展开了大量的专业活动。其中既有官方媒体主导的“黄河长江守望相助”共同战“疫”诗歌朗诵征集活动等文艺活动,也有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战疫情,武汉能!”2020“抗击新冠肺炎”公益宣传设计全球征集活动、“我们在一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招贴设计公益征集等设计创新活动。
其四,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功带动与促进了面向全社会的抗疫行动。提取样本对象的发起及组织单位, 归类后主要有以下四类: 主管部门 (30家)、专业协会(27家)、高等学校(15家)、媒体机构(13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主管部门引导了本次抗疫活动。具体有以其委员会、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广播电视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广州市委、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为代表的活动主管部门,以新华日报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网、中国图片集团、设计杂志社为代表的媒体机构,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科技协会、光华设计基金会、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湖北省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以及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天津美院、四川美院、鲁迅美院、西安美院、湖北美院、广州美院、武汉理工大等为代表的院校。仅是面向全国的主流媒体平台“学习强国”就公开推送了设计抗疫作品六十多期。
图2 纪玉洁 疫魔终将被消没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二、“同心抗疫设计作品征集活动”的推进过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发出“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印发了《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就延期开学期间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活动,面向全国设计学各专业点相关院系、师生征集和出版“停课不停学”设计学在线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及“设计抗疫”优秀成果。目前“同心抗疫设计作品征集活动”推进顺利。③“同心抗疫设计作品征集活动”具体有以下四个推进阶段:
其一,建立知识网络阶段。通过建立微信官方公众号、教师专属微信群等线上网络空间,构筑了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信息平台。所有工作均围绕“设计抗疫”作品的完成、组织长传、专家评估、公示入辑等关键环节。通过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不同学校设计作品和在微信群推送,创造了多元的信息互动的初步链接。
其二,推动互信共识阶段。通过对征集活动关键内容的不断宣传,使之成为网络成员的基础共识。在此基础上,发起讨论话题、鼓励评价作品、推动自我分享等沟通机制,帮助网络成员共享自身知识及其背景。经过彼此间的多次预测,建立了高级别的信任预期,促进了潜在伙伴间的互信共识。
其三,塑造角色属性阶段。通过建立活动征编工作组、评估专家组等方式,明确活动网络中不同成员的角色属性,逐渐形成了以征编工作组工作人员为网络协调人、以发帖人为公共知识直接提供者、以群管理团队为互动关系管理者的稳定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规律性地发帖,形成稳健的互动推动力。
图3 毕学锋 一起面对,共同战“疫”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图4 袁由敏 风雨同舟 中国美术学院
其四,利用网络成果阶段。本阶段通过将优秀作品推送至“学习强国”等高级别平台,促进网络成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共享其设计成果。征编工作组在将成员共享在网络中的知识作为帖文推送的过程中, 引导成员相互鼓励, 强化各校的成果价值,并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网络成果。
三、“同心抗疫设计作品征集活动”案例研究
作为在设计教育界影响力相对较大的分布式设计知识创新行动,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设计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倡议发起的“心心相系 共克时艰——同心抗疫设计作品征集活动”,带动了全国设计院校参与抗疫活动。该活动遴选出的数百件设计作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抗击疫情的专业力量,展现了国人同心抗疫的精神风貌。案例研究所得的相关经验如下:
其一,充分动员,争创佳绩,取得设计院校的广泛支持。通过深入动员、初步筛选,将佳作发表在公众号“心相系”“众志成城设计抗疫”的院校达到180所,涵盖了本年度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及其所在院校,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十大美术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设计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理工高校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行业特色院校,以及云南大学、西藏大学等边疆地区院校。大家争相交流各自创作经验。
其二,深入宣传,立德树人,催生抗疫新作与崇德尚艺的设计学人。截至2020年6月22日,来自不同院校的数千名设计专业师生以及专业设计师,从不同渠道投递了6533件抗疫设计方案,且作品主题由抗疫逐步扩展至大健康④领域。具体含视觉传达设计作品5526件、产品设计作品538件、服装设计作品108件、环境设计作品71件、交互设计作品179件、工艺美术作品60件、服务设计作品51件。通过初步筛选,发表在活动公众号“心相系”里的作品有1607件。经过国内设计学各方面专家的评选,有数百件优秀设计作品脱颖而出,并被近60期“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平台推送,起到了凝聚人心、立德树人、增强设计学人艺术创造力与必胜信念的作用。
其三,重在参与,精益求精,促进高水准设计作品的创作。基于活动组织者和设计学人的使命意识,最终有数百件讴歌抗疫一线“最美逆行者”与疫情中人性真善美的作品入选《同心抗疫设计作品集》,⑤量大质优(图1—10)。诸作品以设计的人文尺度对全球抗疫状态进行审视、反思,反映了当代设计学人的精气神,及其对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生存、享受与发展的关注。不少作品创意新颖,主题鲜明,情真意切,直击人心,令人感悟到中国精神历久弥新的魅力,凸显了中国设计学人的理想、品德与素养。
图1 陈楠 同心协力 安好去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其四,优化成果,深化推广,激励与引导成员的参与热情。经过长达数月的多方准备与推进,“同心抗疫设计作品征集”官方公众号形成了以参与院校为支撑,三审、两编、一推送(常是每天推送作品专辑2帖的频率)的机制。征编工作组积极联合官方媒体、学术期刊、各校官网、优秀自媒体等渠道,形成传播矩阵,放大了各校抗疫成果的影响,强化了设计学界在抗疫中的正面经验和成果价值。
其五, 健全机制, 助推育人, 为设计学人贡献智慧与激情构筑快捷通道。通过前述建立知识网络阶段、推动成员互信阶段、塑造角色属性阶段、利用网络成果阶段等推进机制,保障了高校在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与抗疫设计作品的涌现。为全体设计学人开辟了一个有效的用专业力量参与抗疫、贡献个人智慧与情感、反映自身德才水平的通道。在作品征集、深化、评选、推广的过程中,来自五湖四海的近万名设计学人,基于个人抗疫体验和专业知识,针对各种抗疫痛点,选取合适的表达形式完成作品,抒发各自的爱国情怀和抗疫激情。
四、设计抗疫的“津彩”案例
本次抗疫作品征集中,广大艺术与设计院校纷纷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家“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在服务社会的精准度和设计作品专业度上体现了设计学界的正面引导作用。
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⑥广大师生以真挚的情感与强烈的责任意识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用画笔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与“健康中国”的主题精神,讴歌奋战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绘就了一幅幅感人的戮力同心、众志成城的壮丽篇章,与抗疫勇士们共同打响了“津彩”战“疫”。如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抗疫海报(图5,郭振山、贺子源设计),融和了“众”“紧握的双手”“医务工作者”等抗疫视觉元素,彰显了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及守望相助的民族性格和家国情怀;《生生不息》抗疫海报(图7,庞黎明、王帅设计),将“生”“抗疫人物”“武汉地标”与“红十字”同构共生,于形象化场景中表现国人抗疫决心与精神面貌;《命运共同》海报(图8,艾得胜、魏翔宇等设计)运用超现实思维,使“口罩”和各国著名艺术家的“素描肖像”互为元素,嫁接融合,增加了作品的时空感、穿透力和国际性;《强身健体,树我中华》海报作品(图9,高山、向瑜设计)以大树和华表的同构,放大中华民族根深蒂固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之庄重意象;《“雨过天晴”2020》酒标设计(图10,薛明、宋树峰、王帅设计)巧借设计艺术讴歌生命健康,浇灌生活美学之花,寓意2020云开见天。
图5 郭振山、贺子源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天津美术学院
图7 庞黎明、王帅 生生不息 天津美术学院
图8 艾得胜、魏翔宇、李师麒、纪菁菁、杨宇航、范鑫 命运共同 天津美术学院
图9 高山、向瑜 强身健体,树我中华 天津美术学院
图10 薛明、宋树峰、王帅 “雨过天晴”2020 天津美术学院
五、结语
艺术与设计的对象、情境在变,但其价值和使命始终不变。正在走向成功的中国方案,已然成为全球抗疫的“曙光”。全体艺术与设计院校师生在这场抗疫的人民战争中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用画笔与键鼠积极宣传防控疫情知识和先进事迹,同时创作出了上述珍贵的设计抗疫作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设计师的担当与责任,起到了凝聚人心、增强抗疫信念的作用,展现出了我国设计学人的设计水平和攻坚克难、勇战疫情的精神风貌。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我国设计学人通过线上线下的切磋、交流、创作与互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的指示精神,汇聚起同心抗疫、推动设计创作繁荣与发展的力量。新时代正激励着设计学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众志成城、勇往直前的新篇章。
注释:
①热词权重指标,是指一个词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主要由TF热词词频、IDF倒转文档频率、Other其他三个指标决定。TF,热词词频,是一个词在文章中的出现次数,出现的次数越多一般越重要,目前采用的分词方法是大词优先;IDF,倒转文档频率,表示词的区分能力,区分能力越差的词其主题代表性越弱;Other,其他,主要指词在文章中的位置因素、词在文章中与其他词的语义聚合程度等。
②长江日报融媒体2017年11月1日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批准,武汉市正式入选2017年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武汉也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世界“设计之都”。
③所有网络成员在群里所表现的诚信度、征编工作组对各校成果的高效展示、专家成员的学术信誉,都是活动群体能够万众一心的关键。
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确的健康消费等。它的范畴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涉及各类组织为了满足社会的健康需求所采取的行动。目的在于通过补齐短板,不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⑤其中清华美院陈楠的作品《同心协力 安好去疾》(图1)以设计师独特的启发性研究视角,运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蕴含的创新思维,以及对全民防疫的深刻洞察,结合汉字创意设计语言,形成四幅概念相连又相互独立的甲骨文创意“合文”作为核心图形,通过汉字的力量,为中国祈福;西安美术学院郭线庐、邓强、吴林桦的作品《不朽丰碑》(图6)通过数字化影像采集、计算机三维建构,以汉白玉雕塑形态消解了人物形象的雕塑体块和质感,有力地强化了英雄的崇高刚毅,鲜明地传达出“不朽丰碑”的符号形象与视觉语义,通过融合科学与艺术的专业手法,以设计的体验感与可视化完成了对方案可能性的演绎,最终熔铸出英雄形象的时代丰碑。
⑥天津美术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开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主题宣传画征集活动,全国众多知名艺术院校的广大师生和设计机构专业人员迅速响应,截止2020年2月15日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幅主题宣传画作品。天美师生创作的二百余幅艺术作品聚焦“抗疫”主题,涵盖平面设计、油画、书法、素描等多种艺术创作形式,挖掘疫情期间平凡而伟大的人与事,展现了天美人对这场抗“疫”之战的观察与思考。这些作品已成为中国人关爱社会、关心疫区、关注灾情的情感枢纽,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文艺支援”,向社会展示了天美人的情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