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衡阳市旅游扶贫绩效的问题与对策
2020-11-08黄鑫陈政黄萍黄鑫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就业学院
黄鑫 陈政 黄萍(黄鑫,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就业学院;
陈政,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黄萍;湖南工学院财务处)
■引言
由于人们对旅游业前景最为看好,该行业又与经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较强的推动力,因此,旅游扶贫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1]。精准扶贫为衡阳市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方式。通过精准扶贫对衡阳市农村的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带动衡阳市农村贫困人口针对性的开展扶贫工作,加强对农村现有资源的利用,进而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及农民收入,进而脱离贫困群体。开展农村扶贫工作,需要农民的积极参加与配合,以他们为核心开展具体的工作,将旅游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2]
衡阳属于长江以南的山丘和南岭的山脉交界处。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地形,交通和教育等因素,该地区一直属于欠发达地区。中央政府提出到2020年消除贫困,衡阳也是湖南的重点地区之一。因此,衡阳“十三五”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准确扶贫,消除贫困。通过发展旅游业,找到衡阳市优势产业与扶贫产业的对接点,以旅游业的合理开发为衡阳市贫困农村进行“造血”,积极鼓励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通过旅游业帮助自己脱贫[3]。
■衡阳市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衡阳市周围环绕着美丽的南岳衡山,位于湘江畔。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衡阳振兴乡村旅游开辟了新的捷径。近年来,衡阳在旅游方面做得很好。旅游总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是全省较高的。旅游业也影响着城市的各个方面,正在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经济支柱产业和城市形象产业。2017年当地接待游客达6205.6万人次,其中还有诸多国外游客,产生的经济效益达508.05亿元,排名第二。[4]衡阳市旅游经济产业实现了连续三年保持百分之十五以上的增长率。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综合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全市各地的交通运输达到近似百分百覆盖,旅游行业所提供的岗位也越来越多。[5]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长久的旅游开发规划
多数贫困地区不仅经济水平较低,自身思想观念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在发展经济时仅以眼前经济为主,对未来缺乏考虑。具体表现为下述几点:第一,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旅游开发期间各部门完全以自身利益为主,未考虑到整体效益,缺乏合作意识,导致旅游开发工作缺乏统一性,未能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旅游资源及服务。第二,部分地区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时,重视形象工程,将地区内的旅游资源低价卖给旅游资源开发商,导致部分资源利用效果不合理,未实现资源最大化效益。第三,旅游资源开发商以自身利益为核心,未衡量社会效益,这导致在旅游资源开发期间对环境带来破坏,甚至破坏当地生态文化的完整性与天然性。[6]
(二)文化开发深度不够
在开发旅游业时必然要以文化为核心,特色文化就是旅游业最好的代言,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在对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时,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还要重视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现阶段,部分旅游开发商基于经济效益最大化需求,未能结合当地实际文化背景推出旅游产品和服务。这种方式会破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与自然性,传统文化的社效益及经济效益也未能体现出来,不利于旅游业的长久发展。
(三)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旅游产品主要包括旅游业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消费产品及服务。在旅游活动中,时刻都会接触到旅游产品,玩、食、住等均涵盖在内。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在开发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产品研发机制不够健全。正常情况下,旅游产品需以市场和消费为核心来研发。但是目前我国旅游市场上的旅游产品在需求满足度方面还存在不足。贫困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缺乏前瞻性,以短期利益为主,忽视长期资本的投入,旅游产品在开发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可以发现,诸多不同景区的旅游产品都比较类似,而价格战是现阶段旅游业常用的竞争手段。
(四)扶贫成果分配不均衡
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改善贫困现状,而扶贫效果主要受当地贫困人口的参与程度所影响,如果当地群众有较大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自身收入水平得到提高,这说明旅游业改善了当地贫穷程度。首先,贫困地区资金紧缺,发展旅游业首要面临的问题是资金不够,部分贫困人口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参与到旅游业建设中,有可能赶不上脱贫契机。贫困地区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以眼前利益为主,忽视长远规划,缺乏风险识别意识与能力,对眼前生活方式的获利能力存在高估现象。同时,贫困人口多从事体力劳动,经济收入不高,自身生活质量难以保证。受诸多因素影响,贫困人口属于弱势群体,在利益获取时缺乏主动权,这一现象会导致脱贫事业为针对真正的贫困人口。
■衡阳市旅游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提高乡村发展水平,首要解决贫困问题。贫困地区未形成产业化与规模化,但其优势在于生态环境好,有悠久的文化传承,可为发展旅游业提供自然资源。国家提出在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时,给予政府支持及资源倾斜,尽可能通过旅游业帮助乡村走出贫困窘状,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扶贫功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将其作为乡村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质量。[7]
(一)要加强旅游精准扶贫项目识别
乡村以旅游业作为精准扶贫手段的前提是自身有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国家在多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激发当地贫困人民的参与积极性,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农民收入也会提高。基于此,在利用旅游业扶贫时,需先对当地的旅游产业进行投资;包括当地的人力资源。旅游精准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旅游业扶贫是为当地找到真正能提高经济水平及收入的手段,而不是直接给予资金方面的补助,二者存在长久与短期的特性。而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认知水平及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旅游业扶贫效果。基于此,国家在通过发展旅游业扶贫时,要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及贫困程度采取合理的手段,确定精准扶贫的区域与对象,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引导其参与旅游业。
(二)构建衡阳市精准扶贫保障体系
一是政策保障。脱贫攻坚与区域旅游发展都需要国家政策方面的扶持。所以,政府首先需根据贫困地区旅游情况制定针对的管控政策,进而为当地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提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所以政府需对当地交通、水电、通讯信事业大力扶持,提供资金,进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当地基础设施,进而为发展区域旅游奠定基础。二是资金保障。政策与资金可以分属旅游业的灵魂与生命,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旅游项目就难以正常开发,其扶贫效果自然难以体现。所以,衡阳市旅游扶贫项目在开发期间需要政府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三是人才保障。在旅游扶贫项目开发过程中,在政策及资金都有保障时,还需有专业的人才参与其中。贫困地区人民整体素质偏低,且难以留住优秀人才。所以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与人才培养规划,构建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四是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地区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衡阳市扶贫旅游开发也要重视长久发展。要协调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旅游客流、旅游线路、旅游项目进行合理规划,不能盲目扩充旅游人才,进而竭泽而渔。
(三)加强衡阳市旅游精准扶贫的过程管理
在旅游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上,确定具体的扶贫区域及扶贫群体,了解扶贫群体的具体需求,以满足其需求为核心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而实现精准扶贫。旅游扶是为当地人找到可持久提高经济收入的渠道,引导贫困人群积极参与旅游业发展及建设中,抓住脱贫机遇,基于此,要从“扶什么、怎么扶、谁来扶”三点出发,让目标地区和人群在扶贫的发展中慢慢意识到本身的特点,从而使其自力更生,脱离外援,自己独立起来,达到“造血”效应。
通讯作者: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