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而有别
——高等摄影教育现状观察与思考

2020-11-08WangShuai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摄影专业课程

王 帅/Wang Shuai

20世纪中期正值科技进步,艺术思潮高涨,大众传播载体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这一切都推动摄影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逐渐深化。80年代末期,摄影才作为一个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目录中出现。鲁迅美术学院于1989年最先开始招收摄影专业4年制本科生,之后各大艺术院校也相继开设摄影专业课程,继国、版、油、雕之后参与到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中。截至2019年,全国开设摄影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70多所,主要分布于专业美术、艺术类院校,传媒类院校和综合型大学中的艺术学院。从全国有代表性的几所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开设情况,可以管窥摄影专业开设时间和走向变化(表1)。2000年前后是摄影专业开设热度最高时期,摄影专业也得到相关学院的充分认可和重视,经过十多年以后,已开设多年的摄影专业又面临着专业调整和重新定位、合并归属、专业方向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到目前为止,表1中所列院校中,除了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一直保持独立系建制,并延伸出新的专业和专业方向以外,其他院校无论专业设置时间长短,都经历了专业调整、归属相关学院的情况。同时还可以看出,随着实验艺术、跨媒体和影视艺术院系的成立与发展日臻成熟,摄影专业也逐渐脱离造型学院和设计学院,参与到新兴学院发展中。

表1 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一、近十年国内高等院校摄影专业教育的主要改观

(一)摄影专业教育观念的转变

近几年,多数高校摄影专业都着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调整,教学构架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再局限于摄影技术与工艺,不再以商业、新闻、创意等传统分类方式进行摄影专业方向划分和确定课程设置标准。培养方案中开始注意媒介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并尝试介入新的图像、影像和媒介的实验,将对摄影的功能认识和媒介意识、观念意识发生的相应改变体现到教学设计中,并结合院校自身资源和特色,重新定位摄影专业发展目标,让各院校摄影专业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以北京服装学院摄影专业为例,作为一所以培养服装服饰设计人才为主的高校,北京服装学院在其摄影专业教学中一直侧重于时尚方面。2017年摄影专业(2017年之前摄影专业隶属于视觉传达学院)与传播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和服装表演方向联袂成立时尚传播学院,集中服装学院专业和学科优势,将传播领域的信息服务、媒体运营、商业推广与时尚产业、文创产业的创意策划、形象塑造、影像表达进行跨界整合。由此,身处其中的摄影专业,有效地将艺术、时尚、广告、传播等多学科进行整合,实现课程体系多元化与专业化并重,保证摄影作为当代一种视觉表达媒介始终与商业浪潮、前沿科技、当代社会对话,并通过持续创新的意识和行动拓展摄影的边界,逐步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师资队伍多元化结构趋势明显

十几年以前,高校摄影专业教师队伍主要由通过进修摄影之后转型的美术类教师、当地摄影爱好者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以及国内有限几所摄影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构成。师资培养局限性明显,整体专业教师队伍和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基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体系,难以形成独立的专业认知与专业导向,以至于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出现全国上下基本雷同等一系列问题。“过去很长时间,学院里的摄影专业教学观念都比较保守,而现在越来越多有国外学习背景的人进入高校。与西方艺术亦步亦趋……”①目前,随着国内院校师资培养能力增强、留学归国人才加入和教师培养方式多样化,师资队伍逐渐趋向专业化、系统化、年轻化建构。很多学校还会借助校内外资源,吸引相关专业、学科领域优秀人才参与到教学中。在天津美院摄影专业教学中,长期邀请研究影像和当代艺术史论的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到理论、批评和写作等课程中。同时通过讲座、工作坊、外专引智项目等方式吸引人才,不但补充教学师资,也为学生搭建与各界对话讨论的平台。

(三)良性社会文化土壤培育功效显现

当下,国内外相关摄影展览、活动、交流愈发频繁,专业领域活跃度提升明显。平遥国际摄影节、丽水国际摄影展、连州摄影双年展等一些重要的摄影节、摄影展览,都对院校学生在场地、参展费用、奖项设置等方面提供一定程度的倾斜,甚至资金支持,使得摄影发展资源配置区域不均衡问题有所缓解。各种开放的交流平台为专业教学提供潜在资源,专业杂志、媒体和自媒体都在以各种方式吸引学生参与。《中国摄影》作为国内摄影专业重要期刊,多年来联合多方力量开展诸如“摄影毕业季——全国高校摄影优秀毕业作品年展”“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等评奖、资助等活动,为高校提供一个彼此进行创作交流的机会,助推青年摄影优秀人才完成摄影创作,为学生学习期间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和肯定,并能让学生在毕业后有一个缓冲,坚持自己的研究,凡此种种,推动院校摄影专业教学时刻处于思考与行进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比赛和项目的评选方式、评选规则、评委选择等对摄影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2019年由董钧个人发起 “1839摄影奖”,获得广泛关注。有评论认为,这次活动之所以受到瞩目,其中原因之一是参与评选人员构成的多样性,像董冰峰(影像艺术研究者、策展人)、郑闻(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等。不再仅限于图片摄影范畴,也是这个奖项的初衷:“既回溯摄影的本体属性,也强调以跨媒介的开放姿态对其延展。”

今天,随着获取图像的成本与要求降低,图像捕捉技术、数据可视化等图像制作方式越发多样化,图像成为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而图像生成、读取、传播方式发生改变,摄影行业准入门槛降低造成人才需求标准的改变,摄影功能化的刻板印象让多数人对摄影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认为摄影服务于艺术,教育行业对摄影的狭隘解读致使摄影在艺术教育中没有得到作为媒介的认同,数字虚拟技术正在对摄影现实主义美学提出挑战……凡此种种,时刻冲击着我们对摄影已有的观念上的理解。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摄影专业的米歇尔•伯格雷教授在《摄影4.0:21世纪的摄影教学指南》一书中与来自6个国家的47位摄影教育家、理论家进行对话,将问题主要集中在为什么今天学生还要学习摄影、视频和多媒体是否应当成为摄影课程中的一部分、当下摄影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变化等等方面,由此可见,国内外高校摄影教学在今天面临的问题也是大同小异。摄影作为最为活跃的艺术媒介纳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已有三十余年,除去科技、互联网的发展对其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高等教育中,摄影的媒介特殊属性、行业局限性、身份属性等等往往也造成社会对摄影专业的偏见,并引发专业领域对摄影教育发展的消极态度和认识误区,使高等摄影教育时刻面临挑战。

二、对当下国内高等院校摄影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一)在国内高等艺术教育中摄影作为专业所面临的身份问题与思考

学科划分也可以理解成按照一种行业标准定义与考量专业的属性。钟建明老师在《高校摄影的专业归属与学科建设》一文中谈道,我国摄影的专业归属走向为:“1992年到1998年,摄影和美术为同一级别的学科;但因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尚不具备成为独立学科,2012年开始摄影成为隶属于美术学下的二级学科”。摄影的专业归属一直是国内高校摄影教育者关注的问题,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摄影可以被归属到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新闻传播等不同二级学科所属学院,正如本文开篇谈到摄影在各院校归属上的多样性时所举的实例那样。在当下提倡开放、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学模式的情况下这本不是问题,然而在我们目前严格的专业划分和教学组织中,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位置,就很容易流落到归属不明确的尴尬境地。这种身份多变与不明确与技术发展滞后、认知狭隘有一定关联,但所有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需要增强危机意识。清华美院邓岩老师近两年连续策划“简单图像奥秘”和“人工智能时代摄影图像空间转换”展览,借助项目展览,探讨随着新科技和新的图像生态发展,作为当代重要艺术媒介的摄影本体功能和多元语境问题。这两次展览将当下对于摄影的讨论和研究向纵深推进,也让我们看到摄影并没有因为目前的困境而消失,反倒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摄影的身份、与相关媒介的关系,以及它在专业教育领域中的特征。

在摄影专业教学中,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重新审视和思考摄影在今天艺术领域和产业领域中自身的特点与优势。首先要从内部破除局限和壁垒,不再以旧的经验和视角审视新问题,要超越已有的经验,以开放的姿态使其得到延展。

(二)摄影作为艺术媒介的自身特征引发的问题与思考

摄影的出现改变了视觉艺术一直以来对材料和身体体验的依赖,因其机械属性,基于现实的影像获取方式和技术方式发生了改变,繁复的手工劳作基本被按快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取代,打破了人类通过身体感知自然参与艺术创作的方式。科技的进步,让人类的身体越来越闲置,艺术创作中身体参与度的降低,更多的时候是对想象力、组织能力以及与技术对抗能力的无形的考验。本科学生,尤其是通过传统考试方式(绘画等造型能力测试)进入摄影专业的学生,会因为还没有建立起对摄影的理解和对当代艺术媒介的认知而突然迷失。相较于传统造型专业,新媒体创作过程中的时间性和物质性又往往是隐藏的,在单一空间内进行创造的方式被打破,因此,摄影专业对初学乍练的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前期无法认识到已经掌握的造型能力对专业学习带来的支撑意义,却在之后一次次按下快门的动作中失去身体作为中介的感知,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事实上这不是一种劳作方式的转换而是思维方式的转换,这样的转换需要一个培养过程。首先在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学期就需要尽快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专业的特征,从摄影历史发展和应用特征等方面安排对媒介再认识的和观念相关的课程以及讲座等活动。通过案例分析、实训设计,建立从概念到方法的思维训练。其次在创作实践课程中通过引入项目制或者联合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快速进入当下围绕摄影出现的多种创作状态中,而非停留在媒介创造艺术的单一模式中,整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在当代语境中对媒介的身份与价值形成清晰的意识。

人工智能正在将记忆性知识和技术变成人人能够共享的福利。摄影作为一门始终与技术并行发展的专业,所有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未来,如何明晰今天摄影教育的威胁来自哪里。相机功能日新月异,拍摄手法花样迭出,像一片片蒙蔽住眼睛的美丽叶子,让我们越发被动。传统知识传授方式已然成为过去式,当下更需要培养总结梳理大量知识的能力。掌握专业和行业知识只是一方面,具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夯实厚重的文化根基才是最重要的。摄影专业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知识的积累,了解前人的经验,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活跃的思维能力,这些都必不可少。摄影与社会发展、文化更新的关系十分密切,社会调研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只有经过亲自参与实践,才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个体经验。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们只有带着思考进入生活现实中学习,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三)实验室平台与产学研平台建设对于摄影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与思考

1.学校内部实验室平台建设

有过留学经验的学生,在对国内外教学进行比较时,基本都会提到国外学校实验室共享和实验资源使用便捷性对专业学习体现出的优势。在对国内多个院校的调研中发现,很多摄影实验室正在成为一个个失去原动力的空间。学校一直以来对实验室概念理解比较单一,仅仅是作为实验课程的实施场所,实验设备使用循环率低。实验室技术教师因为岗位设置原因在专业方面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形成怠慢态度,甚至很多学校已经取消实验教辅岗位设置,实验人员短缺,教师一人身兼多职,精力分散,导致管理不到位,致使实验室管理成为专业教学的负担。并且,由于专业之间的权限问题,实验室归属始终限制着实验室跨专业综合利用。长此以往,整个实验平台就无法充分发挥它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摄影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有效搭建实验室平台,才能让学生进入实验性的实践中,养成其创作实践的自觉,从而为专业交叉研究提供支持。在今天的艺术教育大环境中,我们首先应该打破校内实验室边界,灵活实验室管理,制定良好的申请方式和使用规范,保证专业和非专业教学使用自然衔接,互不干扰,就像科学家对实验室的依赖一样,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创作实践中可以自由进出、有效利用的重要根据地。其次,合理配备优秀实验室师资,实验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合作共同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实现技术与艺术双重并进。实验员不但能对专业技术进行指导,还能与师生一起对相关技术进行优化、研究,联合企业进行设备和技术升级与测试。

2.“课程+项目”方式推进产学研平台有效建设

“产业也是一个反射镜,让我们看到社会形态,思考艺术现象,建立理性行业观念……一旦你能够看清楚整个行业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和现象,你就能够分辨出哪一些是伤筋动骨的大变化,哪一些是过眼云烟的小花招,哪一些是原生性的变量,哪一些是派生性的变量。”②国内摄影专业教学一直以来就很注意与相关行业联合,产业化一度也如火如荼,但是大多停留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本身,实践基地往往停留在名义上的合作,对于专业发展经常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意义。

近些年,随着整个产业结构变化,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行业去产品化、去工业化趋势明显,这些变化都在推动行业人才向优质人才需求发展,高等教育在这时候愈发显得举足轻重。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行业实践中,介入整个产业链的合作系统,而不成为流水线上的替代品,这才是专业对产业的责任。经过调研,结合专业教学基本模式,建立以产学研为目标的项目制教学平台或是模拟项目设置课程,是将课程制教学与行业衔接起来的有效方式。项目制方式能够整合专业知识与行业操作,例如商业摄影方面的课程可以与具体项目挂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有教学参与又有对当下产业的观察与体会,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现状,接触各种工作环境,建立知识传递和生产转化有机连接,并能有效整合利用产业人才资源,保证有实践经验、有行业背景、有社会影响力和推广力的人才能够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一个好的教学平台应该是在学校实验室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辅助与支持的基础上,吸引产业介入形成互动的共同体。另外当下我们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由单向式转向双向或者多向式互动,让专业学生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经济活动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四)开放的维度,跨媒介、跨专业教学的意义与思考

20世纪80年代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媒介的摄影在范式上的转向,多样化的摄影语言成为观念性的手段和方法参与到当代艺术、社会和文化中。美国摄影教育在80年代开始采取跨学科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摄影与录像、影像以及相关媒体的边界逐渐消失。法国除了阿尔勒美术学院依然是以研究当代摄影和影像创作为核心的独立专业摄影学校,其他艺术院校基本都是将摄影与艺术各个专业并行进行当代艺术跨专业教学。英国目前有70多所高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摄影课程,多所学校设立摄影专业本科、研究生与博士课程,课程中大多设有跨专业课程,自由度比较高。纵观国际高等摄影教学,虽然不同国家在课程结构搭建安排上有所差别,但是培养观念趋于一致:几乎没有明确的专业限制,支持并强调理论研究,通过调研等各种实践,鼓励学生拥有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精神。

虽然我国的摄影专业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摄影参与当代艺术教育的时间与国际基本同步。截至目前,所有院校摄影专业教学中除了图片摄影外,基本都会包含动态影像、视觉传达设计等相关方向课程,甚至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延伸到虚拟和互动领域。摄影专业教学跨专业、跨学科方式主要以课程与学分制结合的方式为主,这也与整体学院情况以及师资配备有一定关系。“课程+学分制”这种方式在国内专业教学环境中能相对较好地解决之前专业学习内容单一、受制于本专业有限师资配备等问题。随着本科教学整体对通识教育逐步重视,统筹利用学院或者学校资源开设的公共课和选修课程,得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研究指向选择人文社科课程进行学习,在师资结构和课程丰富性方面有所改变和提升,这也对专业教学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问题在于,学生对公共课和选修课的学习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多数时候是为了拿学分而选修课程。另外,因为课程考核机制的限制,虽然课时比重很大,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不尽如人意。很多学校因为学生基数太大,学生总是无法成功选到与自己的研究相关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授课教师和学生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为之,致使两者皆陷于困境。

公共课和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考核机制和选课方式来解决。而专业课程中的跨专业、跨学科教学方式还是有些简单化,教学设计不能仅将纳入不同专业课程看成是打破专业边界的标志,而是要从专业特征与需求出发,从当今图像生产方式多样化、应用领域专业交叉等多重特征出发,去考虑专业教学参与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验实践方式。例如摄影与信息技术领域的交叉,更多的是信息数据可视方面的图像化问题。专业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要超出专业、艺术这一单一体系,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只有意识到摄影、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才能让学生把握住它们之间的交集。跨越边界只是一种方式,核心还是在于思考专业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知识整合、学以致用方面的能力。上述情况除了在教学设计上要有远见,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管怀宾老师在《关于实验艺术教育的几个问题》中提到的,“教师是其中有意识的中介体,他的责任是在交流中催化、激发某些有意义的思考,提示多种可能和逻辑演变的创造性,所谓的汇通型人才的培养体现在思想的维度与深度以及遭遇问题的能力”。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和自己的研究实践中一定要不断自我完善,勇于学习,保证自身能够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现状、社会发展变化,持有开放的态度,乐于涉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保证教师在设计课程和项目等一系列跨领域合作中,既能让学生对本专业有明确的认识,真正理解专业特性和专业中不变量的价值,又能因势利导完美处理专业之间的交叉衔接。

当下我们正经历与未来的对视,由开始不断地希望通过制造机器使自己获得解放到今天开始担心被机器取代,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艺术,让很多专业面临新的问题。没有哪种教育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可以直接搬过来使用或者能对所有人有效。伴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摄影专业教学早就不是仅仅发生在以照相机为圆心,以拍摄为半径这个圈子里的故事。我们无须再去纠结传统还是数字、虚拟还是现实的问题,而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对摄影这一媒介的思考,这一媒介在人类和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摄影只有融入文化的议题,回到生活现场,拥有社会意识和人间情感,成为实验和实践的参与者,才可以获取真正的发展。

注释:

①海杰:《摄影成功学的歧途——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现状》,《南方都市报》,2012年7月22日,B12版。

②邱志杰:《失败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431—432页。

猜你喜欢

摄影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