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厨师“半路出家”玩陶塑首创“孔门七十二贤”作品
2020-11-08
造型百变的茶具、花瓶,生动传神的名人形象……从酒店厨师改行“从艺”的济南陶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令涛,用灵巧的双手和别出心裁的设计,创作出了不同类别和题材的手工陶塑作品。不仅如此,“半路出家”的他还在中国首创“孔门七十二贤”陶塑。
半道入行从厨师蜕变为技艺传承人
1994 年,16 岁的王令涛考进一所烹饪学校学习烹饪,两年后进入高端酒店做雕花、盘饰等手艺。其间,因其雕刻的作品生动美观,不少顾客想带回家留作纪念观赏。
“在酒店雕刻的作品一般都是用萝卜、黄瓜等果蔬当原材料,储存性很差,没几天就会烂掉,达不到长时间观赏的效果。”瓜果的不易保存让王令涛思考,到底哪种材料既能雕刻成品,又能长时间保存。在广泛搜集资料后,儿时酷爱的泥巴引起他的注意,王令涛开始尝试泥塑创作。
烹饪雕刻积累的创作基础加上个人的努力和天赋,王令涛的泥塑技艺愈发娴熟。随后,他辞去酒店的高薪工作,赴全国各地调研学习,并确定自己的擅长领域,专心钻研泥塑陶艺技法。
2013 年,王令涛创办泥塑陶艺工作室,在山东章丘拥有了独立的研发基地、制作团队和陶艺窑炉。但他不满足于此,在现有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继承现代的釉色彩陶泥属性,不断研发创新,形成山东济南地区特有的工艺技法和表现形式。2018 年,40 岁的王令涛成功申报区级非遗项目——济南陶塑,成为济南陶塑技艺传承人。
融入山东元素首创“孔门七十二贤”作品
成功转行到陶塑行业后,王令涛不拘泥于传统的陶塑意象,而是不断尝试融入山东元素。“我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尝试将孔子跟陶塑结合后,收到了很多好评,更义无反顾地想把陶塑跟孔子结合的路走下去。”
从孔子雕像开始,王令涛逐渐将济南陶塑的题材锁定古代先贤。除孔子陶塑外,他首创国内第一套“孔门七十二贤”陶塑,创作改良“孔子圣迹图”“孔门六艺”、论语人物等儒家场景系列作品,不仅在多个大型展览上展出,还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多个奖项。
“创作‘孔门七十二贤’陶塑时,我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人物形象设计。”王令涛介绍,在设计孔子女婿公冶长的形象时,就充分考虑他通鸟语的特点,通过在人物手上雕刻两只小鸟的方式,生动展现出公冶长逗鸟的画面,从而使人物更传神。
让陶塑作品贴合人物形象的细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王令涛创作出逼真的“孔门七十二贤”背后,是大量、广泛地历史资料搜集与研读。“《论语》中‘一箪食,一瓢饮’的记载表明,颜回安贫乐道,所以我在他的衣服上做了打补丁的设计;子贡在书中被描述得比较富裕,又是一位‘外交家’,所以他的衣服就与颜回大相径庭。”王令涛告诉记者。
传非遗老手艺展时代新活力
当前,许多传统的非遗项目陷入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作为济南陶塑的青年传承人,王令涛积极寻求传统与新潮的融合,希望将老技艺传承下去,把济南陶塑推广出去。
在工艺技法方面,王令涛融合传统的泥塑与陶塑,成功创作出“彩陶塑”。“俗话说‘三分塑,七分彩’,传统陶塑更多是把泥塑进行彩饰,而我做的是‘彩陶塑’,比如衣服采用黄泥,配饰就用紫砂泥来点缀人物,甚至鞋子会用黑泥,鞋底则用白瓷泥。”王令涛介绍说,因为用泥类型不同,成型后的人物造型在烧制过程中会因为温度变化而断裂,所以经过无数次摸索,才能创作成功一件作品。
作品获得年轻人的认可,与新时代特色融合是王令涛努力的方向之一。“在孔子的造型上,我们进行了萌态化创作,让他表现出生动可爱的形象,年轻人会更容易接受。”王令涛认为,如今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给陶塑推广带来助力,通过“非遗项目进校园”等活动,也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接受陶塑作品。此外,他还将陶塑与摆尘、钟表等物品结合,进行文创产品开发,这同样使传承千百年的陶塑技艺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目前,王令涛不仅是济南陶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是山东儒学发展促进会理事、山东泰山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和孔子基金会文创产业委员会委员,他的陶塑作品已获第九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第十五届山东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