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各国如何监管
2020-11-07联合报道
本报驻外记者 联合报道
编者的话:被暂缓上市之后,蚂蚁集团6日开始启动退款程序。日前,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统一监管规则和经营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外界评论称,此举给包括蚂蚁在内的网贷行业发展敲响警钟。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监管都是难题,《环球时报》驻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个国家近些年都在这一领域展开探索并逐渐建立起相应监管规范,填补法律空白,以服务于实体经济。
美国:网贷公司只能“戴着镣铐跳舞”
美国网贷市场本世纪初起步,目前已经形成以“繁荣市场”和“借贷俱乐部”平台为主的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网贷市场,并由联邦和州层面的证券监管部门和其他监管者共同参与监管。虽然是P2P网贷发源地,美国网贷却似乎一直是个小众市场。数据显示,美国使用P2P贷款人群不到1%。
美国网贷市场规模不大的原因之一,在于其推行的严格监管制度。可以说,美国网贷公司从一开始就只能戴着镣铐跳舞。以“繁荣市场”为例,目前其平均每天需要按要求进行约2.1次相关信息披露;“借贷俱乐部”平台目前每周都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销售报告,报告中包含了一周内所有成交的标的,而且具体标的信息也非常详细。
为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美国政府2010年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号称史上最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其出台背景是2007年次贷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巨大漏洞。
尽管监管力度加大,2016年,“借贷俱乐部”还是爆出丑闻,被指绕过监管规定,违规发放2200万美元贷款,还涉嫌内幕交易。事发后,美国监管部门开始酝酿升级监管对策,以加强行业透明度,避免恶性风险的爆发。
目前,美国正就如何监管金融科技企业进行激烈辩论。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近几十年来,美国的银行业监管体系未能阻止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这使美国至今仍是伤痕累累。美国货币监理署提议颁发一种金融科技特许执照,其实质是给金融科技企业制定一套全国性的监管规定,同时将它们排除在与吸收存款相关的、最繁琐的监管规定之外。美联储和各州监管机构都需要对这一措施的重要影响进行考量。
德国:网贷平台必须与银行合作
“今年最大的金融科技融资!”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近日报道称,德国最大的网贷平台Auxmoney获得1.5亿欧元投资。Auxmoney希望未来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但需要经过德国金融监管部门漫长而复杂的审查。
来自德国西部的斯特拉就曾在Aux⁃money贷款。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几年前,自己非常希望在家乡开一家餐馆,但却遇到资金问题。去了18家银行申请贷款,都遭到拒绝。之后,她决定到Auxmoney试一试,最终获得2.5万欧元贷款。
记者了解到,在德国网贷平台借款,必须通过资信评估。像Auxmoney为每个借款人设置一个专有信用评分,利率多少基于该评分。Auxmoney将审查借款人就业记录、银行账户及征信状况等。平台提供最高至2.5万欧元贷款,贷款期限从12个月到60个月不等。
尽管德国是欧盟最大的信贷市场之一,但德国目前仅有10多家主流的网贷平台。增长缓慢的最大原因是严厉而复杂的监管框架。德国慕尼黑金融政策问题学者君特奈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根据德国《银行法》,只有银行可以发放贷款。为了遵守这一规定,每个网贷平台公司必须与一家可以正式发放贷款的银行合作,平台再向投资者下放投资服务。“这是一种复杂的法律及技术结构,”他说,这就要求银行、网贷公司一起担负法律责任。
日韩:约束借款者,也约束放贷企业
许多从中国刚来到日本的人可能都会经历一些不适应,比如借记卡不能刷卡,而只有信用卡可以刷卡。在日本,除了三菱UFJ、瑞穗银行可以发行信用卡外,超市零售企业、铁道航空企业、通信企业都可以发行信用卡。目前,大多数日本民众依旧使用现金消费,对于信用消费、小额贷款的利用,仍旧局限于实物刷卡即信用卡。
日本用于规范信用卡公司、消费者金融业、小额借贷服务的法律是《贷金业法》。在2010年《贷金业法》修改前,个人可以向多家借贷公司借钱,但其结果是许多人无法偿还借款。于是2010年,日本政府对该法律进行修改,以抑制过度借贷,不仅约束借款者,也约束发放贷款的企业。《贷金业法》主要修改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总量限制,个人借贷的额度不可超过年收入的1/3。年收入为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万元)的个人,可借贷的最高金额为100万日元。不过,银行发放的贷款额度不受该法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严格限制贷款利率上限。
在韩国,P2P行业也是诈骗和贪污的高发领域。今年8月27日起,韩国《网上投资关联金融业及使用者保护相关法律》正式施行。该法规定P2P金融企业的营业行为和准入条件、遵守事项等,也是世界首部P2P金融法。
此前,韩国的P2P企业都是私贷企业(高利贷公司)设立,韩国金融监管部门仅对其母公司进行监管。随着新法施行,韩国也开始对P2P公司按照正式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该法规定,P2P企业要向韩国金融委员会登记,未登记开展网上借贷的行为,将被处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及1亿韩元(约合59万元人民币)以下罚金。对于个人,从2021年5月1日起,韩国P2P企业对包括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贷款上限统一调整到3000万韩元,进一步限制贷款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