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0-11-06龙先浪
龙先浪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的核心,而建筑工程又是建筑业发展的生命。建筑工程质量是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施工管理则是关系工程整体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所以,要注重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把好建筑工程质量关,提升建筑业企业的社会形象,促进经济效益的实现,推动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然而,达到以上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发展
1 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必要性
1.1 创新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科技的创新发展使得建筑行业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建筑使用的材料、革新的建筑技术等,但建筑工程对于革新的建筑技术、材料质量等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1]。因此,建筑行业管理创新应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筑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能保障建筑质量,提升行业竞争力,还对行业内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质量的有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整体可持续性发展。
1.2 创新符合建筑工程建设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工程建设的要求。这时,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推陈出新,将建筑工程的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模式相结合,才能不断往建筑工程项目要求靠拢。尽管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存在弊端,但不能否认它的优点所在。因此,在创新新的管理模式时,应符合现代社会、行业背景,使管理模式可持续、科学高效的发展。并将企业与建设工程项目连接结合,建立一个具有有效沟通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式。运用新的管理模式时,企业内部应明确上下级关系,权责对应,保证建筑工程的高效、高质的完成。问题出现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调整当前所运用的管理模式,提升建筑项目质量,确保项目的完整实施。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
2.1 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其发展和复兴建立在大量的基础工程建设之上。建筑业已经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工程项目管理本应该在建筑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很多建筑行业业主的工程项目管理意识很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的优势。使得项目管理的优势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建筑工程管理更多的是依靠行政手段达到目的。
2.2 工程项目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我国建筑工程还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性及系统性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只有少部分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关于这方面的课程。另外,大多数的建筑施工单位从未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手册,项目管理方法与手段还很落后,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
3 建筑工程创新模式相关方法
3.1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招聘
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与项目管理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保证项目管理质量的提高,我们需要重视对管理者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企业需要定期培训,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使管理者能够准确把握管理的重点、难点和重点。同时,企业还需要规范招聘流程,了解企业目前缺乏的管理者类型。同时,要创新招聘理念。我们不仅要重视人员的学历,还要参考他们的工作经验。无论分析师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所有员工都需要认识到企业文化。
3.2 创新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不仅要创新管理理念,还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认真审查各环节的施工工作。首先,管理人员需要仔细审查施工图,确保施工图中没有错误,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和程,同时做好施工各环节的衔接工作,注意隐蔽工程的检查和监督。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或工程变更。此时,管理者需要能够从多个方面讨论和开发有效的解决方案。
3.3 采用信息管理模式
建设项目管理包括材料管理、成本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它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给建设项目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这些信息和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将影响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甚至会增加施工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使用现代和信息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和平台来收集和处理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保证项目管理的有效性稳步提高。无论材料采购或工程施工产生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都能确保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在利用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制定有效的措施。
3.4 加强材料管理
我们了解到近年来的施工过程发生了很多改变,其使用的材料也不再单一而是更加多样化,专业化,科技化,因此对材料的科学管理也尤为重要,材料的多样化复杂化的变化为施工提出了一定的难度和要求,施工过程中也会遇到因材料而发生的阻碍,不利于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而对材料的管理重点工作都处于施工项目的前期,比如施工开始前对材料的采购,入库登记,合理发放以及质量上的检测检验,都是管理材料环节必不可少的应重视的问题。因为材料多而庞杂,人工管理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漏洞和失误,因此在管理材料时可以借助计算技术,形成专门的管理数据库,甚至从团队中抽取一定的人员组成专业的材料管理小组,对材料进行专项管理,在材料入库时由管理人员进行检查,从小组中安排合适的信息技术人员专门进行录入,施工中发放材料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发放,避免材料的浪费,这个过程也很好的降低了施工项目的成本,提高了施工团队的经济效益。
4 发展
4.1 若是要推动创新模式在国内建筑项目开展管理工作时的发展
需要从提高该行业从业工作者本身具备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这两个方面着手,选用专业素养方面能力更佳的人员,让其从专业以及科学的视角上开展管理工作,最终在确保建筑单位自身能够正常、良好运行的基础上,推动建筑企业的工作更加明晰化,让其自身的具体运行效率得到提升,对于建筑单位当中开展管理工作时的评估以及考核规划进行细分,最终在让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推动建筑单位在自身领域内的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2 在具体对建筑项目开展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这一流程内
需要改变之前开展管理工作时使用的理念以及开展工作的模式,由于目前将国内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观念具体使用到建筑单位运行流程中的情况不断加深,对于建筑单位而言,需要改变之前设定的发展道路,落实可持续科学化发展的这一模式,将其当作建筑单位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对于建筑单位在具体行业发展期间面临的情况进行明确,为建筑单位在未来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推动其顺利、高效的发展。
5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其竞争也不断激烈。我国的建筑工程虽历史悠久,但同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相比,管理模式中明显滞后,这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有不利的影响,阻碍了工程的进度。且大部分的建筑企业为了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实施都不够重视,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建筑企业若想在竞争强大的市场中突出自身优势,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创新必不可少。因此,企业应将时代发展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适合的工程管理模式,并不断更新发展,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
參考文献:
[1] 郑靓婧,庞俊勇.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106~109.
[2] 郭效文.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现代工业 经济和信息化,2014(14):39~40+159.
[3] 鞏利永.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江西建材,2017(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