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的二次安全控制措施
2020-11-06储昭睿孙军锁
储昭睿 孙军锁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进入了快速阶段,这对于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数据可以进行自动采集、自动处理以及自动传输,实现数字化的工作。随着硬压板电缆在应用的过程中,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小,使得虚回路光纤的应用效果变弱,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检修的安全性,使得检修方案可以得到优化,保证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使得智能变电站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二次安全;控制措施
引言
就智能变电站来看,其具有高度自动化特征,可有效实现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等工作,数字化水平极高。基于其运转需求,有必要进一步落实设备二次维护检修工作。而伴隨着硬压板电缆应用范围的逐渐缩减,为保障虚回路光纤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增强检修工作的安全性,优化既有方案,以保障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较强的变电设备与传统的设备有着使用方式方面的不同,总的来说,现代化变电设备可以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使电力以人们所需要的方式和质量进行传递,这些电力转换的方式可以提高电力质量和传输速度,有利于电力行业的快速更新,这种电力运输方式的不足之处就是一旦一个器件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全部的运作。针对装置实施检核维修的时候,需要看一下开关是否处在开启的位置,定值整理以及压板的结构实施检修的时候,杜绝人员离开现场。
2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特征分析
智能变电站在对信息进行收集过程中,其所依据的标准具有统一性,并建立一个通信网络来完成信息的录入。而作为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置体系,它具备良好的感应效能,将全部数据的接收工作都在内部就能完成,而且还能达到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保护,保证在规范操作之下完成。因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装备体系没必要采用多口接入装置,所以它的接口装备数量就明显的减少,如此来就能更好的避免了装置间的摩擦,以及爆炸事故的出现,进而保证二次回路运作的稳定性。当前智能变化电站内GOOSE的应用,更好的保护了二次回路,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完成数据收集过程中,其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来完成,与传统的变电站具有较大的区别,利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具有较好的监控和保护作用,有效的确保了信号传输效率的提高。
3设备检修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3.1软压板的漏退问题
全国范围的智能化变电站已经发生过多次安全事故,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事故原因在于软压板漏退。常见的软压板漏退问题多发生在故障发生后,检修人员急于对设备进行检修将故障排除,人为疏漏导致未进行软压板退出而进行后续操作,进而导致故障设备连接的一整条线路被迫启动保护装置,变电站被动停运。发生这种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变电站没有建立完善的检修操作制度,或制度没有落实,导致检修工作完全依赖于员工的经验和记忆,人为失误率较高。
3.2软压板的投退顺序出错引发母差保护误动
母差保护是变电站系统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稳定设备,其灵敏性、快速性、可靠性业内共知,然而智能变电站检修和故障排除过程中,经常发生因人为导致软压板投入或退出顺序错误,导致设备所在系统中电流比、电流相位等差值出现,进而导致母差保护被错误启动,导致了更大范围的安全事故。发生这种安全事故的原因一方面是安全制度落实问题,另一方面在于设备之上对于软压板及其状态位置的标识缺失或不清,无法为检修人员的误操作提供预先提示。
4提高二次安全控制效果的措施分析
4.1做好软压板编号设置
为变电站设备做好编号设置可以有效提高操作正确率,进而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率,降低人为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在设置编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保证全站范围内设备编号统一,其次保证不同层级的相同功能软压板按照操作顺序进行编号,例如功能压板,LP1、LP2……最后要保证检修人员操作手册上的软压板编号与设备编号一致,避免人为误操作。
4.2设置单元与终端的压板状态合并
变电站智能系统中的母差保护装置、智能终端跳闸保护装置等保护装置需要对接受到的状态命令与检修命令核对,一致时方可进行执行,若设备正处于检修状态,母差保护装置收到启动失灵要求启动的命令时则不予执行,如此可以有效避免变电站设备检修过程的误操作导致整条系统的安全事故情况,使母差保护等保护装置有效利用在真正出现安全事故时,可以有效提升智能变电站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
4.3优化安全保护措施
变电站智能系统应当设立状态核对功能,供检修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将保护装置状态与后台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核对,确保一致后进行后续操作,可有效提升人为操作正确性;变电站系统中应当在故障自检功能后关联维修流程,通过设备显示屏或监控后台对操作人员提供流程提升和状态核对,例如设备隔离检修时,每一层压板退出时运行提示灯熄灭,检修完成后跟随软压板的投入逐层亮起,为检修人员提供有效提示。
5对于改进方案的分析
5.1完善压板编号规则
因为每一个智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导致了软板统一编号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比如北京四方公司的CSC系列产品只能由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设置编号。为了贯彻“六统一”的标准,完善智能变电站软压板编号的统一制定标准,相关单位可以按照本文所提供的编号规则,在产品标准中添加上软压板的统一编号,确保在设备在研制阶段就能够达到产品标准。对于软压板名称的发动只需要按照实际的操作情况就行了。
5.2推进压板操作规则
开发单位可以在保护装置中植入操作规则,使得其能够严格按照规则运行。举一个例子:在加用保护前需要将“SV”软压板投入,如果先投入了功能压板的话,装置检测就会因投入错误响起警告并且对功能压板实施闭锁,工作人员在正确的操作之后解除警报。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杜绝人工的误操作。
6结语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存在根本上的差别,其检修行为的合理性只能以查看SCD文件进行确定,对此加强过程性安全控制非常有必要。另外,其中保护装置所使用压板与变压器等使用压板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应该设置完善的压板编号原则,切实落实编号工作,并依据编号结果,严格按照规范切实落实操作与检修安全措施,并加强对该过程的监督。还需要结合智能变电站本身构建,制定更为适宜的二次检修优化方案,以此通过提高二次检修的安全性指标,为其稳定运转给以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宋会平,杨东熏,王友怀,等.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及故障隔离措施研究[J].湖北电力,2016.
[2]邓皓元,陈思哲,肖婉清,等.关于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操作安全性措施的研究[J].广东科技,2016.
[3]张曼.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的二次安全控制措施[J].湖北电力,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