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初探

2020-11-06杨柳多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有效性小学

杨柳多

◆摘  要:德育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不可忽视地作用。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可引领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地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但纵观当前的小学德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方式灵活性的缺失、具体活动缺乏实践性等等,有所影响德育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开展策略,希望可调节教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迈入校园,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品德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和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触。新时期下社会日益发展,德育教学作用日益凸显,为保障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带领学生在活动中去感触与体验,促进学生又好又快成长。

一、分析当前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在德育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会利用疏导法和示范法开展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方式活鱼过于偏向于理论教育,未考虑到对实践教育的辅助作用,学生无法很好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除此之外,虽有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但往往活动中无主题、内容全是空洞,教师没有使用实际案例去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讨论,整个活动浮于表面,学生难以从中受益。

(二)具体活动缺乏实践性

在大力开展德育教育的进程中,很多学校将活动的目标设置的过高,组织学生参与时也不分年级高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联系并不紧密,且往往面向学生在宣傳真、善、美的事物时很少将反例也告诉学生,引领学生来进行判断和对比,这样的状况使教学缺乏实践性,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兴趣也愈渐愈低,活动中无精打采。

二、德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以宽容、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小学生是未成年群体,身心正处于发展过程,他们往往心思较敏感,自尊心也较强。教师的行为动作好的情绪和很容易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要每日以良好的面貌,热情的面对学生,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且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教师更要一视同仁,平日里可以贴心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心中的疑惑,想办法帮学生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邀请班级学生一起来制定班规和近期需要完成的小目标,如遵守纪律、保持班级卫生等等,鼓励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和表扬,真正促进学生意识的提升,以及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二)选择巧妙地进行批评的方式

每个班级中都有几个活泼捣蛋的男孩,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通常教师可以通过举反例对比,或者进行批评教育的形式,但在批评教育中应方式方法,应该遵循先扬后抑的原则,在每个小学生身上都具有很大的潜力,教师应使用委婉的语言进行引导。例如,面对某个活泼捣蛋的学生,教师可先表扬他最近作业完成较好,后再结合具体事情以委婉的语气向学生指出不足,希望学生能够及时改进,争做更好的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会感觉到来自教师真切地关心,愿意心悦诚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努力去改正。

另外,教师要尽量避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学生,否则易措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出现自卑心理,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

(三)保持与家长群体的有效地沟通

家长与孩子间有着血浓于水的关系,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亲切与孩子进行沟通,引导着他做正确的判断。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家长们的倾力支持。

教师是家长与学校间沟通的桥梁,应在平时主动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积极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关心学生近期在家的学习情况,了解家长在教育管理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后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其次,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新时期,教师可以和家长建立起微信群、QQ群,既方便平时的交流沟通,也方便文件图片的传输,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会对教师和学校充满信任,更愿意在之后努力配合教师的工作。另外,教师还可邀请家长一起为孩子制作素质报告册、前来校园观看孩子绘画展览等等,使德育教学效果提升。

(四)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强化效果

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实践活动,来优化更新德育教育方式。例如,班级在每周可收集学生兴趣点,以及结合社会热点事件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诚信教育、安全教育等话题,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互动当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配合,有的负责利用报纸、网络等搜集资料,有的负责总结要点进行发言,进而在讨论中将具体事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深入地进行体会和感受。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教师还可联合学校为学生举办大型的文艺表演、运动会、志愿服务等,为孩子们提供更大的舞台,使学生兴致勃勃的参与活动中去体验,在教师强有力的引导下接受德育教育,体会到到合作、善待他人等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学是一个长期性的教学任务。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担当起责任,贴心地关注学生群体,积极主动的联合家长,拓宽德育途径,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以此最大程度的推进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晓珊.小议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2):101-101.

[2]章智.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5):390-391+394.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有效性小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