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2020-11-06陈佳丽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初中阶段作文教学

陈佳丽

◆摘  要:写作是初中语文的难点以及重点内容,在经过小学的积累,初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写作能力,语言和生活经验更加丰富,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基础知识存在差异,其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分层次教学;分析

“写作难”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师的共识,在以往应试思维的影响下,教师学生对写作都缺乏重视,作文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语言平淡,不能带给读者焕然一新的感觉,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较多,期中教学方法陈旧是重要因素。初中学生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思维,并且在长期写作中不断积累语言和经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思路都存在差异,教师不能沿用“一刀切”的指导方式,要认识到学生群体存在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带给学生更好的写作体验,摆脱以往固化思维的制约。

一、分层次教学概述

分层次教学法以“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智力因素和知识基础,对学生开展分层指导和分层教学,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学生成长规律,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对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较大帮助。

二、分层次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教师在组织开展写作教学之前,要对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以及写作水平进行摸底测试,通过摸底测试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为分层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各个层次,第一层次,其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文章有内容、有情感、有思想,语言流畅富有新意,对写作充满兴趣,并且在長期的写作中养成了正确的习惯;第二层次,写作功底较好,对写作充满兴趣,但是文章在情感表达和构思方面存在缺陷;第三层次,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写作功底薄弱,并且没有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其次,在完成分层后,教师可通过课堂写作测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按照测试结果对学生分层;最后,在完成分层后,为了保证分层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教师还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倾听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适当的调整层次,促使教学更具针对新。

(二)对目标进行分层

由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中,也要实现目标分层,通过科学的制定目标,调动学生参与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这一主题中,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目标为:从新颖独特的角度发现身边的景物,文章素材要具有创新性,在保留常规思维的同时,求新、求变、求异,主题鲜明深刻、写作角度独特,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带给人们面貌一新、回味无穷的体验;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目标为:在文章语言、结构和立意方面尽量突出主题,内容别具一格,景物描写要详尽、深刻,将好词佳句应用到文章中,突出文章主题、明确写作思路;针对第三层次的学生,目标为:通过生活观察和发现,收集有关景物的写作素材,形成正确的写作习惯,在写作中准确使用汉字和标点符号,保证语句通顺、主题明确,避免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在明确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后,学生可以根据目标要求尝试写作,有助于提升其写作水平。

(三)对指导进行分层

写作是需要后天长期锻炼而形成的一种能力,但是一些学生对写作具有一定天赋,在经过教师的简单指导后,就可以根据主题要求写出一篇锦绣文章,并且富有创意和新意,一些学生想象力匮乏、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语感不足,写出的文章乏善可陈,需要教师耐心的进行指导,因此,在作文指导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指导策略。例如在“撰写演讲稿”这一写作教学中,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不必过多的指导,鼓励学生根据主题要求自由创作,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无拘无束的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创新,进而激发其写作兴趣;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从写作思路、标题立意、结构组成、语言组织等方面进行启迪,但是指导要适量适度,不能给予学生过多的帮助,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对其自由创作形成制约;针对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将指导贯彻于整篇文章创作中,从不同角度和方位进行挖掘,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思维,同时,为了便于学生写出更加华美的文章,教师还可以将第三层次的学生组建为“写作兴趣联盟”,学生可自由讨论,借鉴其他同学的写作思路,在共同努力、相互分享中提升写作水平。

(四)对评价进行分层

当代初中学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以及自尊心,希望赢得同学和教师的肯定与赞扬,教学评价作为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分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会打击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也要实行分层,发挥教学评价的价值和作用。例如在写作“学写故事”这一内容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针对第一层次学生,教师要关注故事的新意和创意,针对第二层次学生,教师要关注语言组织、文章内涵等方面,针对第三层次学生,评价重点为语言顺畅、语句通顺、故事完整等。同时,在评价中要尽量以鼓励和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避免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写作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要认识到当代初中学生的群体个性以及差异性,摒弃以往“一刀切”的固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积极引入分层次教学法,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合理分层、针对指导,促使所有学生都获得写作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海玲.初中语文作文分层教学的实践思考[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02):39.

[2]高建山.分层递进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12):41.

[3]游爱君.分层课堂里的作文梯度教学——由景及情 缘情入理[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1):23-24.

[4]陈素芹.试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9(11):61.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初中阶段作文教学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