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教学的融合实践
2020-11-06杨帆
杨帆
◆摘 要:传统语文课程的理论基础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教学模式,这和现代中职教育课程“快餐式”的教学模式发生明显冲突。相对于大学课程,中职教育课程教学提前了三年,显然缺乏足够的课时来完成传统语文教学,这使得中职教育必须以快速掌握职业技能为目标。为解决这种冲突,中职语文课程必須进行理论延伸,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强化语文服务功能,有选择地提炼出传统语文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密不可分、且能速成的部分作为中职语文课程,让语文课程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去,提升学生专业内容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为职业生涯服务,是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师要研究的课题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中职语文;融合实践;对策研究
一、背景
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纪律散漫,学习成绩差,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和思想素质低下等现象。在语文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为阅读能力不强,书写表达能力欠缺,语言表达能力差等。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学习语文没多大用处,甚至说中职学校设置语文课程是多余的,简直是浪费时间。结果,教师在上课时不认真备课,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不出问题就行;学生在学习时心不在焉,不求上进,只求无过,不挂科补考就万事大吉。
中职学校主要教育功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不少中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错误地把它与义务教育绝隔开来,片面地将职业教育解读为专业技术教育,只学专业课程,不学文化课程,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只重视专业课程,忽视文化课程,割裂了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使得语文课程由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变成了可有可无选修课,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当前,科技突飞猛进,网络高度发达,互联网的应用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很多新型产业应运而生,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电商行业的出现,不用出门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以往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随着5G的出现,相信人们生活品味又上升到新的台阶。此时,如果我们中职学校不能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大军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会被时代淘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口号就会落空。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政策解读与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从大纲中可以看出,中职语文是一门必修课,其职能是培养和帮助学生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为职业生涯服务。
(二)中职生学习现状分析
第一,基础知识差,缺乏学习兴趣。
中职生大多数是小学、初中时期的“问题生”,他们从小缺乏亲情教育,容易受不良思想影响,对学习不感兴趣,要不是国家执行九年义务教育,他们早就辍学在社会上游荡。他们思想素质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是中考的失败者,普通高中的“弃儿”。
第二,纪律观念差,主动性不强。
中职学生课堂纪律散漫,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随意旷课,课堂玩手机,不认真听课,伏台睡觉多,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内不做笔记,课后不做作业,得过且过。
第三,注重专业操作实践课,忽视理论课和文化课。
大多数中职生进职校就读只想“快餐式”学好一门专业技术,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学到技术,以便他们能更早更快地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他们只钟情于学专业操作实践课,对理论课、文化课不感兴趣,造成了专业操作实践课以外的人文课程几乎遭到忽视,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品。
(三)中职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教学观念陈旧老套,缺乏职业特色。
时代在变化,但我们中职教师大多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依旧“忠实”地承袭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这一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唱主角是教师,演的配角则是学生,主次颠倒,扭曲了学与教的辨正关系。认为只要学生不出问题,能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知识接受与否根本不关心,这种“只管往地上撒一把米,小鸡是否吃饱不关己”的授课观念,缺乏教师应有的职业特色。
第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忽视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来职业学校就读目的是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大都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没有挖掘各专业的特性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授课,不能吸引学生,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导致对语文课心不在焉,厌读厌学,课堂气氛沉闷,即使课堂上讲得再好再生动也不能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乏专业融合。
大部分语文教师授课时仍然习惯于几十年前的教学模式:一本书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地念,一支粉笔在黑板上洋洋洒洒地写,一张嘴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固步自封,局限于教材内容和自己的知识体系,缺乏创新理念,忽視同专业课程的融合。
三、对策研究
针对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中职语文课程必须进行理论延伸,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强化语文服务功能,有选择地提炼出传统语文课程中和职业技能课程密不可分、且能速成的部分作为中职语文课程,让语文课程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去,提升学生专业内容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为职业生涯服务。
现本人就以“中职语文教学与汽修专业课程的融合实践”为案例谈谈自己的对策。
(一)针对学生专业学习遇到的知识难点,通过语文课堂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由于中职生语文基础差,阅读能力不强,对教材理解有限,尤其是一些专业术语感到十分的迷惑,易忘词又不容易理解,语文课老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配合专业课把这些专业术语放到语文教学中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汽车发动机“上止点(TDC)”和“下止点(BDC)”的术语,授课时就要让学生懂得这两个术语意思恰好相反,只要能记住“上止点”,那么“下止点”就不难记住。即“上止点”指活塞最高位置,即活塞在气缸中向上运动所能达到的最高点。而“下止点”含义跟“上止点”恰好相反,是指活塞最低位置,即活塞在气缸中向下运动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只要把两者之间的关键词“最高位置”“最高点”,“最低位置”“最低点”点透,结合动画图片说明,学生就能很快理解并记住。接下来专业课老师上到“发动机工作原理”时不用多讲,学生就能很快理解并掌握,授课也不用那么费劲了。
(二)针对专业及其就业特点,强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夯实学生就业基础
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说:“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仅有15%取决于专业知识和技术,而其余85%则取决于口才艺术。”这句话告诉明确我们,任何人际关系的处理都需要靠说话的技巧来协调,任何专业知识的发挥都靠说话的艺术来实现。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将来就业方向有可能是汽车销售行业、汽车维修行业的,就要了解和掌握签订销售合同、维修服务合同和与客户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把这些知识内容放到语文课堂去学习,应用文写作模块可以选择有关汽车销售合同、维修服务合同方面的写作来训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合同的基本格式、写作方法及学会写合同。口语交际模块可以选择《汽车销售指南》《汽车营销一体化教程》《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营销技巧》等学科里有关语言沟通方面的内容来训练,例如我们可以在《汽车营销一体化教程》教材中选择《与客户沟通的礼仪—语言表达》模块来做口语交际模拟训练来解决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欠缺、语言表达能力差的问题,使学生能在与客户的沟通交往中运用赞美、寒暄的技巧,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增进彼此间的好感与互信,为下一步的销售工作做好铺垫。
(三)结合专业特点,创设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为防止语文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氛围沉闷的情景发生,中职语文教学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制定出与专业课程相应的教学内容,创设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语文课程可以注重普通话训练,口语表达、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例如通过场景模拟、绕口令、相声表演、接龙游戏、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方式进行拓展学习训练,将语文教学和专业技能有效融合,使学生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既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又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正如英国作家爱德华·杨格所说:“语言,思想的渠道!语言,思想的标准!从思想之矿开采出来的也许是金,也许是渣,但如果用语言将它表达出来,我们便能知道它的真正价值。”
总之,语文课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结合专业各自特点,制定出有效可行的语文教学方案,有选择地提炼出传统语文课程中和职业技能课程密不可分、且能速成的部分作为中职语文课程,使语文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让语文课程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去,提升学生专业内容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是现阶段我们中职语文教师要研究的课题和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
[2]张卉妍.你的第一本口才书[M].江西美术出版社,2017:1.
[3]车小平.汽车营销一体化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