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教学思考

2020-11-06韩朝柱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假分数聋校题目

韩朝柱

在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十二册第三章第二节“真分数和假分数”中,教材安排了“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把整数化成假分数”和“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教学内容后,教材中又出现了这样一道题:

例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按照教材上的方法,我讲完了题目,又复述了一遍解题过程,然后问了问学生:“明白了吗”?

“有点”、“不会”、“难”,看到学生打出这样的手语,还有他们一脸的迷茫,我也有些茫然了:没错啊,参考书上也是这么说的啊,可学生为什么不会呢?

于是,我重新调整了一下思路,便开始引导学生: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习的“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知识来解答这个题目呢?

同学们有的翻书,有的拿笔,有的开始和同桌讨论。两分钟过去了,全班最高的那个女生吴**第一个举手了。我赶忙示意同学们停止讨论,看她发言。她站起来,一边打着手语一边用不太清楚的发音说:“老师,我和你的方法不一样。”

“那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左边4×7+1=29,

右边4×6=24,

29-24=5,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我追问了一句。

她尝试了几次都没能说清楚。我示意她坐下,并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我想:多好的方法啊!这不正是利用了例7所学的知识,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把假分数化成了带分数吗?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种方法对不对?左边4×7+1=29,表示什么?右边4×6=24,表示什么?29-24=5,又表示什么呢?”我把它写在黑板上,引导同学们对照着进行讨论。

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

生3:4×7+1=4×6+(),所以()=5。

生4:因为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分母不变,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所以只要分子相等就可以了。

好家伙,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法则都搬出来了。看来这个方法学生们还是比较乐于接受的。毕竟这种方法紧紧承接例7,使知识的衔接紧凑了,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了,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

“非常好,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吴**的方法到底好不好用,我们做两道题目来试一试。”我故意强调了“吴**的方法”。

果然,一试就灵,对于这类题目,学生都能轻松解决了。于是,我又找了一道课后练习题:

学生又犯难了。是啊,对于上面的题目类型不在话下,但这个该怎么办呢?

有的同学参照例8得出结论:

当然,这是对的。

“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我环视了一下。

过了一会,有个男生站了起来:

“因为3×5+1= 3×X + 4

3X=16-4

3X=12

X=4

“很好,很聪明,把X都用上了,这也是‘吴**的方法”。我及时表扬了他。

“那现在你们感觉‘吴**的方法对不对呢”?

“对”!

“好不好用”?

“好用”!

“我们怎么感谢她”?

“啪啪啪啪啪……”教室里掌声一片。

一节课很快结束了,而我却依然沉浸在这片掌声里。我想:分数的转换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而在这节课上学生打破了教材中設定的思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深刻的。虽然学生摸索出来的方法未必是最简单、最快捷的,甚至可能还有些烦琐,但这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得出来的,是他们亲身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实践成果,这远比直接从书本上学来的更实在,更牢固。因此,数学教学更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思维入手,用学生的方法教学,让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从失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碰撞中闪现出绚丽的五彩之光。

猜你喜欢

假分数聋校题目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聋校多年坚持用心用手“唱”响国歌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
浅谈聋校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实施
初探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聋校语文教育教学
论聋校语文对话教学实施
假分数变身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