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分析

2020-11-06何玉勤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融入工匠精神

何玉勤

◆摘  要:思政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形势下,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已成为高职思政教育的新方向,本文则以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以工匠精神内容为切入点,重点针对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思政教育;融入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这一精神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等方面,将工匠精神融合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符合高职教育的实际要求,因为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以及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则针对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展开讨论。

一、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为此,在高职思政教育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例如,思政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设“诚实守信”教育专题,在专题教育中,首先对诚实守信这一道德品质进行全面概述和分析,然后向学生展示职场中出现不诚信行为的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讨。通过上述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其进入职场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之一,不诚信行为的出现,虽然能够为其带来短期利益,满足其眼前的私欲,但是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很可能是企业面临较大的损失,并断送自己的前途。比如企业中发生的会计舞弊、造价等行为,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管理者在经济业务决策中所参考的会计信息不够准确,进而影响到后续一系列经济业务的实施,并最终使企业面临巨大损失。思政教师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与其进行不断的说教,不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个个真实案例,使学生明确认识到违背职业道德对企业及自身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并在受教育阶段就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促使学生在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后,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指引,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从思政教育层面来看,为了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思想教师要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使学生明确认识到,不论身处何种社会环境,都要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在成才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唯有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在与他人的竞争中,不可见利忘义,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也才能在职场中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其次,还可以通过主题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其职业能力,比如可以开展“如何践行长征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教育中首先引导学生对长征精神的内涵进行回顾,并对长征精神的要点进行提炼,然后围绕如何将长征精神与将来的工作实践进行有效融合进行发言。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与发言中对长征精神的内涵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对如何在工位工作中更好的发挥长征精神的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为了不断提升其职业能力,在参加工作后要能够努力突显“关键在做”,针对所从事的工作,必须做到认真严谨,根据用人单位的相关要求,将每一项工作都努力落到实处。

再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高职思政教师要能够定期为学生安排实践活动,比如参观教育基地,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制定完善的计划,在计划中要明确实践活动内容及流程,在实践活动结束后需要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在报告中要能够将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实践来反思自身的学习情况,以此来发现学习中的不足。通过这一方面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将来进入职场后,要能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这对于其职业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学生职业品质的提升

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品质,高职思政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职业品质培养融合到思政课程中。在具体的教育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将来步入职场后,工作量可能会较大,工作压力会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所从事的工作,即使承受了较大的工作压力,也要努力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企业的认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时要学会自我调节,比如通过假期旅游放松、参加文化活动等,使自身承受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然后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工作实践中,并不断提升其工作质量。其次,注重忠于职守品质的培养。忠于职守品质的培养,則要求学生在步入职场后要能够始终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通过自己的出色表现,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在工作实践中,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要能够努力去克服。

四、总结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融入,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高职思政教师而言,要在明确认识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并充分突显工匠精神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融合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红.“工匠精神”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策略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05).

[2]胡娟.浅谈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02).

[3]储玲,张晓冬.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24).

[4]刘琪,罗旭靖.“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

[5]孙志林.“一带一路”背景下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J].国际公关,2020(02).

猜你喜欢

融入工匠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