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思飞扬的诗行

2020-11-06普显宏

金沙江文艺 2020年7期
关键词:土坡南华芭蕉

普显宏

文友徐社川在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诗集,书名就是他的新浪博客昵称《风声虫语》,也是他向外发表诗作时常用的笔名。社川的诗,内容多写南华的山水,写故乡的生活,写对父老乡亲的思念,一草一木皆有情意。我发现,平日里这位看似不温不火,与我同道的学医人,眼光敏锐,情感丰沛,细腻绵长,是一位心仪于诗歌的有心人。

乡愁,是我们曾经活过的日子,是后来被我们记住了的日子,是被文字记载于历史让人们怀念的那些日子。乡愁,也是《风声虫语》这本诗集中诗人向我们慢慢展示的一缕情愫,读来让人温暖温馨。

大山,长着我的根/山坡上长着木棉花……这首《山里的木轮车》,诗人睹物有思,借物喻情,写了家中至今土楼上用塑料薄膜紧裹着的一架用攀枝花树做的木轮车,还记得两个树杈三个木轮一块木板制作一辆木轮车的过程,他的童年也因这架木轮车而精彩。他在《故乡的红土》中写道:闭上疲惫的眼/便浮现出/红土坡/漫山遍野的红土/同朴实的乡亲/默不作声。社川故乡叫红土坡,名副其实。如果你站在牛丛隔江回望,红土坡的颜色更为触目惊心,那些山体滑坡的地方,更像刀砍斧劈,血淋淋的伤口。诗人既写家乡这种特殊的地理现象,也写出了祖祖辈辈默默无闻如同大山般沉重的父老乡亲。在另一首《梦返红土坡》里,诗人对故乡红土坡却是大为赞美:红土坡的夜,迷人眷恋/红土坡的山,芬芳秀美/我爱红土坡/情窦初开/秀发长长/似守候在南景公路旁的姑娘。而在另外一首《朴实善良》的诗里,他把在红土上打洞挖掘的蚯蚓,比拟成故乡亲人们的化身。

地处云贵高原大山中的子民,历经农耕文明养育的山里人故土观念极重,所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直根深蒂固到今天。每年春节期间,总会有数以亿计的游子奔跑在回家的路上。在《年三十的早晨》一诗里,母亲制作一筒饵块粑粑时的心情及过程,也写出了浓郁的乡愁:母亲,系好围裙/把一盆热腾腾的米饭/揉搓成椭圆的牵挂/切出一片片的思念/澆上香喷喷油渣/等着远方孩儿/喊妈妈。

乡愁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教导我们一个人不能“忘本”,更不要“变质”,甚至变成一个坏人。乡愁,是人们情怀、信仰、精神的寄托。社川的诗歌,大多融乡愁于物象,借物抒情,托物思乡。如《记忆中的老屋》《那盏古老的马灯》《老宅门前那条溪》《尘封的家书》《压岁钱》《大山里的麻雀》《遗留老宅的墙圈》《山尾那条小路》等等。这些“物”,在诗人的童年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满,山乡巨变,诗人并没有忘却那些“物”,至今还能清晰地记起它们,对它们仍有那么一些怀恋,我们就知道了他不是一个“忘本”的人。诗人就是诗人,诗人有诗人的眼光。社川的诗,是从他心里写出来的。

现实中的乡愁有很多种形式,忧虑、伤感、失落、悲伤、怀旧、欢悦、惊喜……社川的乡愁中也有自豪和赞美。一首《不死心的矮芭蕉》我一读就记住了。兔街长梁子/大沙坝/一些不死心的矮芭蕉/从小受人冷落/长出来长出来/就被锄掉头/一锄又一锄翻挖/提起来又按下去/有时被掩埋得很深/上面堆满厚厚的泥土沙石/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缺少养分/缺少肥食/只有延绵的泪水相拥/湿漉漉地浸泡/静悄悄地吞噬/躺在硬邦邦的地埂上/不知呆了多少年/始终长不高/只有每逢春来时/才撩起丝丝绿意/迎着轻风/微微摇曳。兔街长梁子我2017年3月采风时去过,大沙坝也看过,诗中写的矮芭蕉我也熟悉。芭蕉有两种,生长于河边或潮湿处的叫水芭蕉,高大还会结果。社川写的矮芭蕉,我们叫干芭蕉,常栽在地埂上防埂子倒塌,极耐旱,生命力顽强,就是冬天放火烧地埂,所有枯枝败叶都化为灰烬做肥料,这矮芭蕉外表也被烧得黑烀烀的,但它仍能存活下来。所以民间的“火烧芭蕉心不死”是十分准确的。这首诗,社川更多的是写矮芭蕉的卑贱,扩展到人类个体的渺小卑微,而没有写出它生命中顽强坚忍的一面。

乡愁中也可以表达思想,《南华燕子》一首便是。夏天南华街道电线上的燕子,成千上万集聚,是一道风景,也可以说是一种异象。二十多年前我进南华城见到这种状况,就感到十分奇怪,但至今没找到科学答案。我曾写过一篇随笔:《有鸟的城市是幸福的》,写的是曾经死绝掉的麻雀又现身城市,讲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南华燕子,有这么多的小精灵愿与我们同居一城,即便把街道弄脏了,又有何妨?社川写的《南华燕子》,应该就是这样一个场景。其中两句好诗便是:玩转天空/从不寄生于,某棵树/也不依恋于,某方土。

社川喜欢写短小精悍的哲理诗,这本《风声虫语》自然收录了一些。先挑选我满意的几首来读读让大家感受一下他的哲理诗写作风格。那一刹,非夭折/信念/无怨无悔(见《天边流星》)。不止是/看到向上/关键是/一生/清清白白(见《那缕炊烟》)。有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绝非好事/关键要看/是否走对方向(见《走路》)。若不改掉/追腥逐臭之嗜好/即使忙忙碌碌/到头来/也难免落个/损人毁己的名分(见《苍蝇》)。终于摆脱束缚/翱翔蓝天/与此同时/风牵着鼻子/开始走(见《断线风筝》)。你不仁/我不会义/善恶都在一念间/你一分钟,灭我/我一辈子,害你(见《香烟》)。别总以为/打破/就是灭亡/有时/打破/便是新生(见《蛋》)。大部分的快乐/好比鲜花/一经采撷/即告枯萎(见《快乐》)。人/就应该像字一样/双脚落地/永远向上(见《人》)。社川的这几首哲理诗,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了思考提炼,内蕴深刻,语出自然,不人云亦云,有一定的创见性,读来感觉有趣有味。

哲理诗其实也就是说理诗,是在给人们辩证地讲道理。哲理诗首先要明理,说理要柔软,不要太生硬。其次要有一点诗意,要写得像诗。如果讲出了好的道理,自然也就成了好的哲理诗。哲理诗与哲学共通的一点,就是以透视事物本质为天职,故哲理诗通常用不同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来揭示事物本质规律,读后受到启发。

社川哲理诗的艺术特色:鲜活、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应用先人的哲学观点,辩证的思维,总结人生智慧,传达生活理趣,每一首都包含着一个小道理,读懂受益一生。

总体而言,徐社川的诗,每一首都看似写小事,从很不起眼的小处着手,但集拢成一本书后,就有了一个完整、具体的形象,我们便看到了一条通往诗人精神世界的心灵之路。

当然,社川的诗歌写作,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文字平淡偏实,语言缺少个性特征,诗歌的文学性尚待提升;有的诗过短(不是说哲理诗),容量和力度均受到了限制;诗歌的烂漫与想象尚有欠缺。如果往严重方面说,我认为有些诗歌连标题都没起对,至少不像诗歌题目。如那首反响很好的组诗《魅力南华十乡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篇宣传报道的标题,而非诗歌题材。又如《在一街,老百姓不愿提起他》(写年仅34岁,倒在扶贫路上的起发平同志。原载《金沙江文艺》2019年第12期),标题过长不说,关键是主题不准确,有可能还会让人产生歧义。《有时起点并不重要》也不像诗歌标题,应该是一篇说理文的题目。那首写赤脚医生的诗有点意思,可惜只写了有趣的社会现象,主题没有很好的深化下去。赤脚医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赤脚医生是贫下中农自己的医生,背着药箱与大家一起下田参加劳动,行医只是附带,无私奉献,颇受人尊敬。记得有一首当年歌颂赤脚医生的歌是这样唱的:身背红药箱,阶级情谊长,千家万户留脚印,药箱伴着泥土香……至今读来不乏诗意。

现代社会,少有尊严。一个人,平凡世界的一粒尘埃,渺小卑微如蝼蚁,是不争的事实,想来徐社川对此会深有感触。但另一方面,一个人的潜质不能低估,内心也可以变得强大、高尚、伟大,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风声,可引发狂风暴雨,可掀起惊涛骇浪,甚至旋起十二级台风;虫语,可以唤醒整个春天!

责任编辑:李军学

猜你喜欢

土坡南华芭蕉
风和树的战争
爸爸跟我争芭蕉
芭蕉上练字
上海SMP公园土坡场
芭蕉琴
长相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