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

2020-11-06李唐宁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公民

摘要:本文根据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即提高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优化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环境;创新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式与内容;促进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统一等。

关键词:公民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提出以来就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公民社会崛起的背景下,公民教育课程主要承担着实现人的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使命。通过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及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分析并正确认识当下存在的问题。

(一)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调查问卷显示进行调查的200人中有55%的群众认为在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没有必要或者无需投入较多精力。针对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这一问题大多数公民对于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识较为淡薄,从而导致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无法开展,进而影响整个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

(二)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环境复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国外反动势力极力遏制我国崛起,企图破坏中国和谐统一的民族间关系,民族地区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目前在民族地区仍然存在国内外干预力量严重影响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这种形势下必须优化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环境,绝不能让敌对势力占据民族地区进而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

(三)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与形式单一

通过200份调查问卷显示目前针对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所占比重较大一些,但在社区的的涉及范围较小一些。同时总体的教育力度相对弱一些,教育形式也相对单一,在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范围、教育形式和教育深度还需要进一步加深拓展。长期单一的内容与形式导致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收效甚微。

(四)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当地具体情况不相符

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开展过程中,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认识的片面性和零散性,造成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与措施与当地实际情况脱节,具体内容与当地各民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景观文化等不相符,严重影响在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展和成效。

二、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公民教育是建设现代文明国家和社会的必要途径,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软实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必备条件。因此为了进一步地深入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有效开展,民族地区的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探索在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

各民族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是增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原则。目前需要自上而下不断提高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不仅仅将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停留在政策与制度之上,而应该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深刻认识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切实从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心理层面提升重视程度,这也是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与基础。

(二)优化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环境

优化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环境,通过综合改革、优化教育的内外部环境来促进资源共享,进而营造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风清气正的环境。同时不断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环境,及时面向广大公民对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加大对国内外非法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的言论和行为的排查力度,组织开展防范打击非法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言论与行为,为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优渥的的土壤环境。

(三)创新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式与内容

关于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与形式单一的问题,要创新在党政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教育。学校可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渗透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企事业单位可以在员工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宣传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定期举行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谊活动促进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团结友爱;另外社区可以将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重心,加强社区宣传栏的建设和重视其宣传和教育作用,定期举办民族团结的趣味活动;同时各个社区相互之间也可以经常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开展的群体活动,进一步搭建各民族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建立各族群众友好和谐的社区。

(四)促进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统一

促进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统一的过程中,积极引导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在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当地文化相统一,重视当地文化价值的表达形式,其中包括涵育人心的文化景观、文化工程、传统节日、休闲生活。同时立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励志培训,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催人奋进、充满正能量的谚语、故事、歌谣等编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训教材免费发放使用。正确处理好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具体实际情况相统一,这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01):10-28.

[2]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中国民族,2019(04):80.

[3]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5—25.

[4]   杜占元.教育是全民科学素质培育的引擎[J].科技导报,2019,37(02):48-50.[2]李满凯.

[5]党员教育引领全民教育的新路子[N].商洛日报,2018-09-28(001).6(001).

[6]孔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问题与实践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01):49-55.

作者简介:

李唐宁,陕西延安市人,北方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民族关系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公民
论公民美育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